分享

中宁的黄河水运

 杞乡青年 2024-10-29
图片

黄河是华夏文明的摇篮,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生活在黄河流域的人们,彼此间交流往来,必然有渡河工具以及相应的渡口。但由于时间久远,可供参考的文字很少。据《史记·夏本纪》载,大禹治水十三年“过家门而不敢入”,为了疏导黄河,“浮于积石(今青海省循化),至于龙门(今陕西省韩城县东北)西河”,大禹一路行走“陆行乘车,水行乘船”。途经宁夏时,有黄河之便,“乘船”而行当为首选。

在宁夏大禹治水的故事广为流传。后人为了纪念大禹治水之功,还在青铜峡口建起禹王庙(后淹没于青铜峡水库)。直到汉代相关黄河渡河工具才渐渐有了文字记载。据《后汉书·南匈奴列传》记载,在东汉时期,居住在河套地区的匈奴族大量使用马革船,这是有关宁夏使用“船”的最早文字记载。

图片

▲古老的羊皮筏子

宁夏段黄河开创大规模水运始于北魏时期(公元386~534年)。据《魏书·刁雍传》记载,北魏太平真君七年(公元446年),魏太武帝拓跋焘下诏,命令薄骨律镇(今吴忠市利通区)镇将刁雍将河西(今银川平原黄河以西)历年屯垦积存的粮食50万斛(斛,古容量单位,唐代以前1斛等于1石等于10斗,约120斤。)运至沃野镇(今内蒙古五原县西),以供军需。魏太武帝在诏书中指定由统万(今陕西省靖边县红墩界乡白城子)、安定(今甘肃省镇原县南)、高平(今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及薄骨律镇调牛车5000辆作为运输工具。

刁雍接诏后,上奏魏太武帝:“奉诏高平、安定、统万及臣守四镇出车五千乘,运屯谷五十万斛付沃野镇,以供军粮。臣镇去沃野八百里,道多深沙,轻车来往,犹以为难,设令载谷,不过二十石,每涉深沙,必致滞陷。又谷在河西,转至沃野,越渡大河,计车五千乘,运十万斛,百余日乃得一返,大废生民耕垦之业。车牛艰阻,难可全至,一岁不过二运,五十万斛乃经三年。臣前被诏,有可以便国利民者动静以闻。臣闻郑、白之渠,远引淮海之粟,沂流数千,周年乃得一至,犹称国有储粮,民用安乐。今求于牵屯山河水之次,造船二百艘,二船为一舫,一船(应为舫)胜谷二千斛,一舫十人,计须千人。臣镇内之兵,率皆习水。一运二十万斛。方舟顺流,五日而至,自沃野牵上,十日还到,合六十日得一返。从三月至九月三返。运送六十万斛、计用人功轻于车运十倍有余,不费牛力,又不废田。”

魏太武帝见到奏表立即复诏:“知欲造船运谷,一冬即成,大省民力,既不费牛,又不废田,甚善。非但一运,自可永以为式。今别下统万镇出兵以供运谷、卿镇可出百兵为船工,岂可专废千人?虽遣船匠,须卿指授,未可专任也。诸有益国利民如此者,续复以闻。”

刁雍造船开启了黄河上游大规模水运的先河。刁雍造船的“牵屯山河水之次”,是指牵屯山紧靠黄河之滨地方,约在今中宁县舟塔乡黄河一带。一冬造船200艘,次年三月开始水运,九月即将50万斛军粮运完。魏太武帝事后下诏,水运之法“永以为式”。

唐天宝年间(公元742~756年),魏少游任六城水运使兼朔方水陆转运副使。此时发生了“安史之乱”,长安失陷,唐玄宗逃入蜀地,太子李亨北上。魏少游率千余骑兵在灵武西南的鸣沙县奉迎李亨至灵州。李亨在灵州登基,是为唐肃宗。魏少游大兴土木、营治宫室,《旧唐书》称其为“供应穷水陆”,水运所起作用极大。六城水运使管理河套地区的水上运输,六城为:丰安城(中宁县石空附近),驻军8000人,马1300匹;定远城(今平罗县南姚伏镇),驻军5500人;西受降城(今内蒙古自治区杭锦后旗、乌加河北岸);中受降城、东受降城、振武军(均在今内蒙古自治区的黄河外侧)。为供应这些地区的驻军,曾由北都(今太原市)起运军粮至黄河边,然后装船溯流而上,运至灵州界。贞元年间(公元785~805年)灵夏二州运粮使郑克钧由胜州(今内蒙古准格尔旗东北)往灵州运军粮,也全部用木帆船。从此宁夏的水运一直沿袭下来。

清代宁夏段黄河的木帆船运输有新的发展。康熙三十六年(公元1697年),康熙御驾亲征到宁夏,指挥平定噶尔丹战事。大军由宁夏沿黄河北上,到白塔(今包头市)离开黄河向北。这次军事行动,共征集运粮船只103艘,由左都御史于成龙专门负责将军粮由宁夏运至白塔。康熙及其随行官员、侍卫由宁夏城返回北京时,又征用船只101艘,其中还有“楼船”。乾隆年间,宁夏平原农业生产得到很大恢复和发展,大批粮食的入仓调运工作,常以水运方式完成。仅中卫县的宁安堡、宁安新堡、恩和堡3处(今宁夏中宁县)。每年装船的公粮就达5090石。当时宁夏平原共有151堡,大部在黄河两岸,粮食运量极大。直到民国时期,这条河道仍然是联结青海、甘肃、宁夏、绥远的一条交通大动脉,宁夏的水路货运量一直占整个货运量的70%左右。

1925年,被称为民国时期西北拓荒第一人的林竞在京绥铁路服务时,奉命调查兰州至包头一带水陆交通情况,并将调查情况汇编在《西北丛编〉(1931年由神州国光社出版)中。其中记载了有关宁夏水运各码头的商务状况。书中有“中卫,城内商店200余家。输入京津一带货物年约20万元。

输出以枸杞(约1500担,每担120千克)、甘草(1000余担)、皮毛(100余万千克)为大宗,还有红枣(1000千克,数百担)、白米1000余担。”的记载。

图片

▲20世纪50年代航行在黄河上的木帆船

黄河水运的主要工具有:高帮船、七站船、五站船、小划子、牛皮筏、羊皮筏等。书中还记载了黄河行驶船只的情况。其中,高帮船,往来河口(今内蒙古托克托县河口镇)、南海子(包头)、宁夏、五方寺(今甘肃省靖远县)之间。下水可装10000千克,日行40~60公里,上水可装2500千克,日行20~25公里。七站船,专行宁夏、河口、包头之间,上水装4000千克、下水装15000千克,行驶速度和高帮船差不多。小五站船,形式和高帮船相同,唯比七站船小,亦往来于五方寺、包头和河口之间。

宁夏与内蒙古的河套地区自古属同一天然航道,上起中卫县南长滩,经中宁、吴忠、横城、石嘴山、磴口、包头直达托克托县,全长1000多公里。宁夏船只都由宁夏装货运至包头,一般都是下水满载,上驶空载或最多装载1/3。

中宁地处宁夏中西部,黄河自西向东转北流过,河面开阔,水流平缓,开展黄河水运有着独特的条件。黄河自胜金关入中宁县境自西向东经余丁、石空、康滩、宁安、枣园、东华、长滩、长鸣至鸣沙北折,在白马乡和渠口农场入青铜峡于二道沟出县境,径流68公里,境内河道最宽处2000米,最窄处135米。水流平稳,河床固定,利于行船。

历史上中宁黄河南北有许多的渡口。黄河北岸自金沙至倪丁的石空段与南岸田滩到郭家滩是古今渡河的要津。唐代南岸有丰宁城,对应的渡口称丰宁渡,北岸有丰安军,对应渡口称丰安渡,西夏时称郭家渡,明清时称宁安渡,民国称石空渡,是境内水陆交通的要津。

此外历史上还有几处重要渡口为水路运输和两岸往来发挥过重要作用。在黄河南岸的鸣沙渡,是北魏黄河通航以来的重要渡口。北岸称老鼠嘴渡,在铁桶堡。明嘉靖兵部尚书王琼《登广武远眺》有:“鸣沙古渡急征笳,铁骑云屯晓济河。”的诗句,反映了古老的鸣沙渡在西北边防的重要地位。在1986年中宁黄河大桥通车前鸣沙渡为鸣沙、白马与枣园、渠口的通道。张义渡又叫大码头渡,在关帝乡新桥村黄河沿岸。南岸为营盘滩渡。是县城与枣园堡往来的捷径。彰恩渡是彰恩堡到广武的渡口。自从青铜峡水库蓄水后,人口迁移,过往者极少。胜金关渡是胜金关、余丁一带到泉眼山或中卫县马滩的渡口,是黄羊湾火车站与黄河南岸的通道。这些古老的渡口见证了中宁黄河水运的发展历程。

据1942年宁夏省运输路线表统计,从宁安堡(中宁县城)计算里程,西至柔远130里,东至渠口堡60里,再东40里至广武,又30里至牛首山峡门,又东北40里至秦坝关,120里至叶盛堡,20里至仁存堡,又东北135里至王太堡。

中宁境内因多为石河道,故航运船口多为高帮船。此船船板厚,约2-3厘米,吃水浅,船身较小,适应境内石河道运输航行。高帮船结构简单,易于制造,杨、柳木材均可做为造船材料。高帮船长约10米左右,中宽4至5米,深1米左右,满载吃水0.7米,平底,艏尾收拢0.7至1米,呈尖形上翘,整个船像半只蚌壳浮于水面,两头上翘,又像扁担,故有高蚌船、扁担船之称。高帮船载重10~15吨,枯水季节日行80里,洪水季节日行120里,上水载重2~3吨不等。一船5人拉纤,1人掌舵,算是全班,便可行船。逆水日行40~50里,如遇激流,须合数船工拉纤才能通过险境。

民国朔方道时期,设实业科主管工商交通。但除了船捐局、筏捐局、车、驼捐局定期收取捐税外,并没有实际措施来促进水运交通的发展。水路运输实际也就没有统一的组织形式,水运事宜一般由船户(又称船主)决定,船户又分长途经营的行船户和经营摆渡的渡船船户。

船户是经营和管理船筏的运输者。较大的船户拥有较多的船只,雇佣破产船户或农民为船工,有专门经营运输的管家和伙计。但大多数船户一船一户,他们大多既是船户又是老艄(即艄公,类似船长),雇佣4~5人为船工,也有数人合伙经营一船,或指定一人为船户,盈利平分,消耗均摊者。

1929年,宁夏建省后建设厅管理交通事宜,对于民间运输仍沿旧习,很少过问。抗战时期,出于军事和政治的需要,宁夏省对民间运输作了一些编制管理措施。

1935年,宁夏省建设厅发放无息贷款,鼓励沿河各县船户制造木船42条。中宁由王天时、王崇安、李如松、孙喜贤、陈万义领取造船款1650元,制造造价300元船3只,350元船2只,由王定圣、王天水、刘复、黄光临、刘生香承包。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宁夏省政府为统治一切民间运输工具,于1938年春,令各县船户组织全省船业公会,所有船只必须入户,否则不准营运。1939年12月,建设厅拟定河运管理局组织章程,并于1940年元月正式成立宁夏河运管理局,下设河运队,中宁、中卫为第四河运队,4个队共划24个小组,3月18日正式任命各队正副队长。中宁人李金魁任委员兼队长,中卫人包天贵为副队长,管辖22~24三组,渡船13只、高帮船13只。

河运管理局成立后,对输出物资做了严格的控制。1940年宁夏财政厅规定“船筏、排子载运皮毛、当归、大黄、枸杞、发菜、甘草等物经过各局卡均行扣留。”宁夏历来以皮毛、药材为大宗输出物资。各货列为禁运,船筏运输只能运分文不付的军用物资。

1940年7月,宁夏省政府第一次公布行船渡船价格表,以后各年又作了调整。由于物价飞涨,官定运价偏低,大多船筏无货可运,加之捐税日增,船户无利可图,相继另谋他业。1942年河运管理局撤销,所有船筏交由第17集团军运输处调配使用,建设厅和船业公会仅办理调查登记等事项,此时除必要的渡口和少数的行船在军警的严格控制下,大多数船筏被迫停驶。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宁夏省当局又提供并发放贷款,鼓励各县造船,但因大多数船户不愿再干,因此成效甚微,至1949年无大的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黄河水运才得到进一步的恢复和发展,先后制定了相应的管理措施。

1950年,宁夏省河运局成立,设石空航务段,辖六个渡口,石空设车渡。

1951年,在内河局直接领导下,通过船筏河业公会,掌握船只及货源,按船只报班、货物报运的先后次序统一承运。船货结合的方式为:货主—内河局—公会—船户。由于内河航运管理制度的确定,有力地促进了黄河水运的发展。

图片

▲2014年康滩渡口的渡船

1953年,中宁以小麦为大宗,向包头运粮250吨,向银川运粮3000吨。由中卫莫家楼向中宁康滩码头运察盐1875吨,在康滩码头设置盐务局机构。

1955年,中宁有木船26只,总吨位725吨。其中七站船25只、714吨位,高帮船1只、11吨位,每船7人。船只分属于一区(区政府设县城)8只,二区(区政府设舟塔)4只,三区(区政府设恩和堡)5只,四区(区政府设鸣沙州)2只,五区(区政府设石空堡)7只。

1956年,为加强黄河运输力量,加快内河航运周转量,由银行贷款给石空渡口和渠口乡黄兴农业社2250元,新造渡船3只。全县新增长途船7只,有长途运输皮筏179只,短途皮筏38只。

1958年为大炼钢铁运送货物的皮筏41只,木船18只。同年国营石空渡口正式成立,区航运局投资5万元造汽划子1只,渡船1只,拖船1只,为境内使用机动船之始。石空渡设在石空堡以东的倪丁码头,南岸渡口设在宁安堡北面的黄滨村。

1960年,宁夏交通局内河航运公司下河沿管理站辖中宁木帆船17只,总吨位4670吨,羊皮筏148只。

1964年,全县农副业船13只,船工89人,农副业筏子20只,渡工20人。年内水路运输量12611吨,货物周转量315430吨公里。

图片

▲2014年康滩渡口的渡船

1965年,全县有木帆船18只,羊皮筏95只,船工130人。将羊皮筏编为5个组,分渡运、长途航运、自货自运三种类型进行营运。渡运和长途航运,经审查批准,发给长期通航证,参加营运。自货自运发给临时通航证,准予自货自运。

1967年,青铜峡水坝建成后,船只不能下行,水路运输限于宁卫至青铜峡间。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后期,田滩大队9个生产队中有5个生产队都有一只载货木船活跃在卫宁黄河段,大多时间从每年的3月至12月大雪前,运行在下河沿至莫家楼渡口间,为中卫各工厂、砖厂运输烟煤,每船可装煤20吨,挣运输费58元,运费交生产队,生产队为跑船人员记工分,参与生产队口粮、现金分配。当时每船配备9人,一人掌舵,一人做饭并配合舵手处理紧急事项,其余7人负责拉船。跑船是一种很辛苦的工作,从中宁至下河沿溯河而上一般需要三四天时间,期间如遇水情或航道变化,拉船路线会在航道两侧交替进行。遇有逆风拉船人各个佝偻着背,头几乎靠近地面,艰难前行,如若船只搁浅需各船人员相互协助抬船至正常河道,解除航行障碍也是常有之事。

如风向顺利,扬帆上行,一天便可到达,船工可在船上休息。1986年7月15日,中宁黄河大桥正式通车,石空渡口撤销。黄河运输仅见于康滩、余丁、鸣沙、枣园之间零星皮筏摆渡。今境内黄河已无船筏营运。(信息来源:杞程中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