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 骁骑 的第 524 篇文章 近期一点感想。 小红书中受欢迎的博主中,“dating”博主正在成为一种流行。 什么是dating博主?Dating这个词来源于国外的dating文化,本意是在男女确定恋爱关系前,暧昧的一种交往方式。 这个方式可能非传统,包括一些双方同意的非排他接触、性关系等等; 但引入国内后,似乎只保留了“快餐”的特点,恋爱的色彩在快速消退,并且有了一种非定义的、突破传统的“先进”“前卫”“感觉至上”等标签。 我一直觉得小红书的产品调性已经变了,如果说最早它像一个城市中产女孩展现自己丰富生活与价值观的窗口,现在更像是下沉到了小镇女孩分享彼此之间对美好向往和模仿的生活平台, 这应该是一件好事,但也带来了一些本土化野蛮生长的冲击与略有尴尬的二次创造,比如“crush”这个词,也变成了一种流行,词意中小部分符合心意的色彩被抓住、强烈放大,成为了“暧昧对象”的代名词。 但可能最早的时候,crush只代表一种怦然心动,是单方面的瞬间体验,而非一种男女之间上头的模糊身份。 当“夸屎(crush)”开始流行,是不是意味着年轻人们对于亲密关系的观念正在经历新的变革,比如改变传统的女方在亲密关系中偏被动等待状态、对于确定关系前的亲密接触不排斥等等趋势? Dating博主,就是记录自己在频繁和异性约会过程中的点点滴滴的博主,这个赛道性别带来的文风迥异: 男性博主的约会体验明显停留在记录女嘉宾的颜值身材,与偏概括的女方条件叙述上边,约会的内容往往乏善可陈; 女性博主的记录就会丰富很多,更偏氛围感和内心活动的叙述一点。 二者的共同之处在于,越来越多的见过不同的高价值约会对象后,男性和女性对于亲密关系的期待值和满意度却都出现了大幅的降低,甚至不再觉得能遇到满意的亲密关系。 有一对男女dating博主,恰恰记录了他们约会的全过程。 男方是创业有成的青年才俊,在海淀中关村出没,帖子给人一种淡淡的见过世面感和高级感,非常能够拿捏到涉世未深的女孩子; 女方还在上学,也约会过不少男生,按理说对男性是能够去掉一些刻意包装的光环的,但明显沉沦的更多。 男方关于这个女生只记录了一篇帖子,并且说是在酒精的作用下凭本能行事,有一些暧昧贴近的肢体接触和语言,而女方从头到尾写了5篇帖子,整个过程像看了一场《花束般的恋爱》,上头、遗憾、不甘、又体面地感激...跃然纸上。 他们从一开始就知道两个人只有一个月的时间,因为一个月后男生就要离开北京,这种倒计时反而加速了他们的交往节奏,甚至体验了几天窝在家里打游戏吃外卖的近似同居的体验,还穿插一些女生去男生公司楼下送花的浪漫瞬间。 对比来看,果然应了一句话,爱情往往都是在跟自己的想象发生,对方越漫不经心反而越有魅力,因为留给你的想象空间更多。 我当然不是在说,年轻的时候不能冲动,不能上头,不能凭借自己的一腔爱意与孤勇去付出; 只是有些飞蛾扑火的火实在太不值得,虽说当事人心甘情愿,可那若本来是明眼人都能看到的鬼火,倒也大可不必在脑海中生发出一场单人的烟火,因为这本质是饮鸩止渴,是在用一种toxic的关系扭曲对亲密关系的理解,对于建立健康的亲密关系百害无一利。 越是渴望摆脱孤独找到依靠的时候,越容易盲目抓住一根救命稻草当作整个世界的救星。 甜蜜与上头的兴奋的确会随着年龄的增加,在爱情的需求比重里有所下降,早几年我会觉得这是一种可悲的“变老”,现在却觉得这是一个自然的心理成熟过程。 幸运的人跟同一个人体验这样的全过程,次一点幸运的人分阶段遇到不同的人也能安安稳稳,再没那么幸运的人终其一生追求前者的上头感,始终无法找对良人。 这有点像本来是为了磨练男女拉扯对弈的技巧而去不断地见识高段位选手,但在一次又一次的的峰值体验后,多巴胺很难再大量分泌,上头变得越来越难,技巧的部分越来越多,对于异性的语言与动作都形成了一种自动翻译的机制,很容易解读出逢场作戏的感觉从而生成本能的防卫机制。 最后就是吃惯了细糠的动物,也会有吃腻的一天,开始怀念校园时期没有任何技巧的本能爱恋,但在毕业后的社会这种感情已经成了可遇不可求的奢侈品。 Dating博主代表了一种对亲密关系的垂死挣扎,尽管见过太多人的他们,可能已经失去了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 但这类分享的增加,客观上可能会让更多人想要去尝试一种更大胆的和异性的互动,包括衍生的词“exclusive”“situationship”等等,本质却都有点逃避亲密关系本质,不愿承担彼此黑暗的一面,只想暂时抱团取暖享受当下美好的奢望在里边。 如果说两个人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彼此心知肚明双方对这段关系的定义还好。 但往往在现实中,只有dating博主本人知道自己的经历,和当下的心态,对方往往是抱着认真接触的心态来到面前的,这就造成了一种错位的降维打击,客观上增加了伤害的可能性。 Dating文化之风,确实也该有点理性的回归了,这是一种非常内耗的关系,不能简单将之当成拓展对异性认识、锻炼恋爱技巧与识人能力的一种手段。 这种快餐关系不适应对世界本身缺少认识的年轻人,更适合在亲密关系中已经有充分对自己认识的年龄偏大的人,对传统婚恋观试图有所反抗的人。 这不应该是认识世界的一种手段,顶多是在认识世界后一种选择回答的方式,出现在人生太早的阶段,或多或少会让后来的自己和后来真正喜欢的人遗憾。 最可怕的是,这还是一个潘多拉的盒子,打开就很难关上。 选择短期内快速把恋爱流程走完的人,就不会再愿意接受长期恋爱中的磨合和非享受的那一部分。 但任何关系一定是存在这些令人有些痛苦的部分的,全然的快乐与顺从,只代表某一方的降维包容和短期考量,没搞清楚这一点的dating博主们,或许还会长期出现在各类dating app上,彼此不断相逢。 职场 | 文学 | 探险 | 情感 校对/ 雪总 | 配图 /雪总 作者 / Marlow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