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谭宁华【散文】六朝古都,金陵几行烟雨

 凉城文苑 2024-10-30 发布于湖北



六朝古都,金陵几行烟雨
文//谭宁华湖北利川


题记:


7月5日至6日,企业组织党员同志南京旅游。乘高铁至南京,天公不太作美,烟雾朦胧。

旅游大巴从高铁站直达狮子山下,登阅江楼、看古城墙;傍晚泛舟秦淮河,觅“八艳”故地;近秦淮酒家;观夫子庙和江南贡院;乌衣巷里凭吊三国旧事;寻魏晋遗风寻王谢风流。

第2日前往钟山风景区游览中山陵,缅怀革命先驱孙先生、下午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和雨花台革命烈士纪念馆。

六朝古都,金陵几行烟雨
百年南京,岁月数度春秋


阅江楼上烟雨茫,狮子山头凭栏望

大巴从高铁站出发,直抵本次旅游的首站阅江楼的狮子山下,一行人沿着上山的路慢慢爬上去。这狮子山不是很高,山的四周有青砖筑起来的防卫墙,城墙上也有射孔。很多城砖上刻有制作者的姓名和居住信息。城墙边上有一行行的大树,只是没看到类似城楼的建筑。

沿城墙向上走便是一条长廊,长廊中有一块目前国内最大,产自北京房山的汉白玉巨石,整块巨石刻上面一南一北刻有朱元璋和宋濂各自所写的《阅江楼记》。这块石刻旁边廊亭是明代碑林,存放明朝的一些石碑。廊亭前面有块汉白玉大石,刻有 “阅江楼”三个红色醒目的大字。

据导游讲朱元璋大败陈友谅之后,在应天称帝(今南京)建立起“大明”王朝。为了展现象征帝王天威和歌颂其功绩,他想效仿历朝统治者修建一座天朝威严的建筑,并取名“阅江楼”。他自己写了一篇1198字的《阅江楼记》后,总觉不太满意,于是要求一众文武大臣都写楼记,最后大学士宋濂一举夺魁,写下一篇588字的《阅江楼记》。

当朱元璋等到《阅江楼记》写好了,一看国库因为年年征战已经没多少钱了。群臣又不替他说不修还是要修,作为开国皇帝,他见证了元末的民不聊生,百姓苦难深重才导致农民起义的烽火,最终把元朝推翻。他深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历史古训,直到洪武七年(1374年)开始建,但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完工。最后只得说为了不给天下百姓增加负担,还是以后再继续建。


众所周知朱元璋死后他的孙子朱允炆即位,就是历史上的建文帝。在其元年(1399年),因其四叔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他丢掉了江山,被夺了皇位。朱棣登基后改年号为“永乐”,并在1421年迁都北京,这个阅江楼后面 故事也就成了一段历史。直到1999年2月南京市才正式依据两篇《阅江楼记》的描述和历史文献记载,开工建造这座展现明代风格、彰显楼记盛景的现代楼阁,并在2001年9月竣工并对外开放。

沿廊亭前方的大道直上,前面就是阅江楼主体建筑群了,楼的周围苍松翠柏、绿树成荫。这个号称“江南第四大名楼”的阅江楼,其实是个地地道道的现代钢筋水泥仿古建筑,并且它和前三个江南名楼“黄鹤楼、滕王阁、岳阳楼”有着完全不同的经历和历史。前三个建筑都是先有楼,后有记和文人雅士的诗词歌赋,且尽管经历很多次的战乱被毁或无数次的翻修再建,但都或多或少有历史留下的痕迹和记忆,而阅江楼却是只有记而无楼,也无诗词歌赋等。

走过楼前大广场就是一坡长石梯,两旁护栏雕刻有精致的石狮子。走完长石梯便是阅江楼了,阅江楼的大厅和传统的三大楼不同的是,里面没有历代文人的诗词和墨宝,只有明代自太祖朱元璋到崇祯皇帝朱由检等历朝帝王的大幅画像与简介;一旁的壁面上有一巨幅天妃宫娘娘画像及介绍,边上就是郑和七次下西洋航海图及介绍。


楼中央是传统楼阁的楼梯,楼层上面分布有不同平面布局,有的陈列是仿明清时代的大批桌椅;楼层小商店有仿线装的唐诗、宋词、元曲等古代文学的书籍;还有民国时代的明星相册、书籍和讲述蒋宋爱情音像资料等;也有一个主体面墙悬挂着江泽民、李瑞环等领导同志视察南京时,在游览阅江楼上留影照片及记述。

站在雕梁画栋的阅江楼外长廊上,凭栏远望,南京城市尽收眼底。不远处是连接鼓楼区下关和浦口区桥北的南京长江大桥,她是连接津浦铁路与沪宁铁路,使中国交通大动脉京沪铁路得以贯通,是南北交通要津和命脉,也是新中国第三座跨越长江天险的大桥,她以其独有的雄姿横跨在大江南北,把千年难以逾越的天堑再次连通。

烟雾蒙蒙锁大江,大桥也就这样成了金陵四十八景”之一,隔空远眺可见其伟宏,于是用手中相机长焦记下大桥跨越南北的英姿。大伙带着无限新奇和喜悦,凭栏欣赏着这南京的美景,不知不觉转完阅江楼已是中午12时,按照导游计划第二站是秦淮风光带。


一条秦淮河,千年沧桑史

大巴车从狮子山下出发,自集庆门进入南京古城区。午餐之后稍作休息就前往本次活动的第二站─秦淮风光带。

一上车导游便开启了讲解模式,这个女导游文学功底非常深厚,知识涵养也不一般,她讲了“秦淮八艳”的故事和夫子庙的前世今生,并和大家展开互动。最后她告知本站的旅游景区很分散,提醒大家分开之后务必在晚上8点准时在停车处集合回酒店。

导游将大家带到文德桥,站在这座承载历史和文化底蕴的桥上,身后就是“得月台”,向前望去,十里秦淮河缓缓向东流淌千年。关于秦淮河传说当年秦始皇第5次南巡,路过金陵,听术士讲“金陵有王气”,于是命人开山引龙藏浦的水绕南京入长江,破了金陵“龙气”,方才有了流淌至今的秦淮河。现如今,随着城市化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今天的南京城又有了秦淮新河,与古老秦淮河遥相呼应,形成了新人文景观。

而这条内秦淮河,她的历史要追溯到三国东吴孙权在此建都,经历东晋、南北朝的宋、齐、梁、陈一共六朝,因此史称金陵为“六朝古都”。有人说“天然的南京,建成的北京”。北靠“金陵毓秀”之称的紫金山,南临秦淮河。在世人眼里南京就是虎踞龙盘的天然建都之地。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又在此称帝,从此开起大明王朝276年历史。


过文德桥到秦淮河南岸向西便是“乌衣巷”,路口一块镌刻有伟人手书唐朝诗人刘禹锡诗词《乌衣巷》的黑色大理石碑。诗文:“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沿路向前不到十米,靠左侧就出现了“乌衣巷”三个字的巷门,往里望去,曲径通幽约有130米左右,据说现在的乌衣巷可能只是古巷的一部分。

巷门下方 “南京地名委员会”2009年12月所立的黑色大理石中英文的“乌衣巷”简介碑显得格外醒目。几十字的简述向来此游玩的游客们讲述乌衣巷的名字由来和她千年的辉煌历史及其深藏六朝的文化底蕴。这条古老的街道,最初是三国孙吴驻扎士兵们身穿黑衣而得名,后因东晋王导、谢安、王羲之、谢灵运等名门望族世代先后聚居于此而名声斐然,最终是刘禹锡的《乌衣巷》诗又让这驰名遐迩、声誉日隆。


巷道右前方就是题有“魏晋遗风”的王导谢安纪念馆,同样是一块黑色大理石中英文简介。纪念馆里珍藏有大量诸如对狮、砖印壁画、王谢家族资料、六朝历史和文化艺术陈列、东晋起居复原、六朝雕塑、东晋书法等大批珍贵的历史和文化遗迹和大批人文资料。王羲之雕像两边的柱子上刻有一幅:“文物自勘惊千古,史家何必嗤六朝”的楹联,内容令人回味无穷。

本想一路继续寻觅那野草花的朱雀桥,看到太阳偏西一行人决定回头去游古秦淮。行至路口,一个略带古香古色的古铜色牌坊出现在眼前,牌坊上方由赵朴初先生所题“古秦淮”三字,两旁行书楹联曰:“都是主人且领略六朝烟水,暂留过客莫辜负九曲风光”。牌坊内侧两行篆字楹联题有:“淮水通幽,灯摇画舫载歌去;桃津临市,月酿新诗带韵归。”牌坊两旁都是仿明清时的古建筑群商铺:有酒楼旅馆、百货商铺、特产品及工艺品店铺,可以说是应有尽有、琳琅满目,街上是人山人海、叫卖声络绎不断、此起彼伏,热闹非凡,仿佛置身到明清时期的古老秦淮河畔的商市里一般。



继续向前便是真正的古建筑、古民居聚集之地。其中就包括“秦淮八艳”之一的李香君故居,这里也是“秦淮八艳史料陈列馆”。门前很多游客前往观瞻,进去的人很多,因时间关系大伙只能选择离开;据说到如今还保留有李香君当年接待客人的表演乐器和寝室物品。

一行人急行走完这条曾经承载千年的商街,与这明清胭脂水粉的烟花之地擦肩而过,便从来燕桥到夫子庙景区。

此时天色已晚,秦淮河两岸的画舫早已上灯,排成长龙在等待游客上船夜游古渡。站在“天下文枢”的大牌坊下,看到一河之隔的秦淮南岸,“秦淮人家”的客栈早已灯火通明,旁边的长墙照壁上双龙戏珠的金色巨龙在灯光的映衬下非常壮观美丽。

客店门前的临河高台,仿佛就是当年的客船码头。晚唐大诗人杜牧有《泊秦淮》诗云:“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面对此情此景,我们似乎看到了当年杜牧乘舟夜泊,江面袅袅升起的薄雾,让诗人想到大唐王朝从盛极一时到如今的这般境地。岂不是和六朝的陈朝一样的宿命吗?陈朝皇帝陈叔宝确实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有才华的人,能写出《后庭花》这种靡靡之音,但他却不是一个合格的帝王。杜牧是一个凭吊古今的高手,在他笔下在金陵这地方还有他的盛赞南朝的诗《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从“天下文枢”牌坊向北行走十多米,过棂星门便是夫子庙,旁边就是明清两朝的江南科举之地——江南贡院的古建筑群。

夫子庙庙门上方悬挂着金色“大成门”庙牌,庙牌的正前方悬挂的是赵朴初先生题写并镌刻的“夫子庙”三个金色匾牌。金色大字在傍晚灯光照耀下熠熠生辉,彰显大气、庄重。和传统的黄色主体的庙不太一样,南京夫子庙主体颜色主要是褐红+金色,更显她深藏千年的历史厚重感和难以超越的文化底蕴。走过大成门,里面便是一尊孔子雕像,雕像后面便是大成殿,里面供奉着孔老夫子的牌位和历朝历代留下关于孔子的历史文物及历史文献等。


夫子庙旁就是闻名遐迩的江南贡院建筑群,贡院牌坊边上是一条白色墙廊,上面镌刻的是明清两朝在这里高中的状元、榜眼、探花的姓名,姓名下面是对应的一个个大大的姓氏,设计之巧妙,用心之良苦可见一斑,只要踏进牌坊大门就能立马看见,非常的抢眼。这是现代旅游业发展给历史的过往增添的又一浓墨重彩,南京市给予这个人才圣地的名片文字是:“自古出状元的宝地;中国最具特色博物馆;中国最大科举考场”。据说,当年这里前来参加科考的莘莘学子们,考前都会进夫子庙虔诚地拜一下孔老夫子,希望保佑高中。大考完,放榜前他们也和现代参加完高考的学子们一样,走过文德桥到秦淮南岸尽情放松自己,寻找自我。

因天色太晚,在导游再三催促下,团队只好略带遗憾,依依不舍地离开这个科考圣地和满是故事的秦淮河。


后记:

从狮子山到秦淮河,从阅江楼到夫子庙。六朝古都的金陵,演绎过浪花淘尽英雄的风流;见证过王谢堂前燕的繁华;回响过南朝四百八十寺庙的晨钟暮鼓;呈现过“天子守国门、君王守社稷”的大明雄风。

一条秦淮河,千年沧桑史。自建邺到建康,从建康到应天再到金陵,直至后来的南京,每一个名字都是一段历史,每一段历史都有很多个故事,每个故事也都有无数鲜活的角色。他们在这历史的舞台上你方唱罢我登场,闪亮之后却又如流星一样划过天际,消失在历史长河的烟云之中。

是金陵的烟雨,搅动了那王气之地的春梦;是秦淮河的胭脂水,滋润了六朝权贵们温柔的富贵乡。记得历史老师在讲中国朝代史时,总是刻意把南京这个六朝放在一起来讲,分析出的结论就是金陵是历代王朝的短命之地,他们辉煌过,也曾无限风光和威武过,但却总是跳不出王朝宿命的周期。

历史已成过往,人物皆尽风流。留下来的都是故事,看到的全是风景。

(游记待续)



—— 编审:粟贵贤 ——



作者:谭宁华,湖北利川人。1994-1996服役于武警湖北总队五支队政治处,负责新闻报道工作;退役后,长期在企业从事人力资源和行政管理工作。2013-2024在浙江某集团总裁办做过两年企业内刊编辑;在荆州某集团企业也参加过企业内部征文比赛,获得过1等奖。酷爱古代文学,尤其古诗词。偶尔也会随笔写写类似古体小诗词和现代的诗。






点击右下方“在看”,发表你的评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