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肌痛(Fibromyalgia Syndrome, FMS)是一种慢性疼痛综合征,其特征是广泛的肌肉骨骼疼痛、疲劳、睡眠障碍和认知功能障碍。FMS的全球患病率约为2%至8%,女性患病率是男性的两倍。 这种差异可能与遗传、激素和环境因素有关。FMS可以在任何年龄发病,但最常见于20至60岁的成年人,由于FMS的诊断依赖于症状的识别,因此实际患病率可能被低估。 FMS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心理负担,患者常常因为疼痛和疲劳而无法正常工作,导致收入损失和生活质量下降。此外FMS的治疗和护理成本也给医疗保健系统带来了额外的经济压力。据估计FMS的直接和间接成本每年可达数百亿美元,这还不包括患者因疼痛和功能障碍而遭受的无形痛苦。 当前FMS的治疗面临多重挑战: lFMS的症状复杂多样,且缺乏特异性的生物标志物,导致诊断延迟和治疗不足。 l现有的治疗手段主要侧重于症状管理,而非病因治疗,这限制了治疗效果。药物治疗包括抗抑郁药和抗癫痫药,虽然可以缓解部分症状,但往往伴随着副作用,且并非所有患者都有良好的响应。 非药物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和运动疗法,虽然被推荐作为辅助治疗,但其效果受到患者个体差异的影响,且需要长期坚持。 尽管FMS的确切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但研究已经揭示了多种可能的机制,包括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异常、免疫介导炎症、神经炎症以及遗传易感性。此外微生物群、代谢特征、遗传多态性和自体抗体等因素也开始受到关注。 现有研究指出,FMS的核心病理机制是中枢敏化,即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对疼痛和非疼痛刺激的反应过度,导致广泛而持续的疼痛体验。具体而言,中枢敏化被认为涉及到神经递质的不平衡,例如谷氨酸、去甲肾上腺素和血清素等疼痛调节物质的异常,这些物质在调控痛觉感知和神经调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研究还表明,在FM患者的大脑影像中,可以观察到白质和灰质结构的改变,尤其是在负责疼痛感知的脑区,如前扣带回、岛叶和杏仁核。这些结构性改变提示纤维肌痛患者的神经回路可能存在异常,这进一步强化了FM作为一种神经病理性疼痛综合征的概念。 研究发现,FM患者的血清中存在自体抗体,这些抗体可能攻击外周神经系统,特别是小纤维神经,从而引起神经炎症和痛觉过敏。这一发现进一步表明FM可能是一种具有自身免疫特征的疾病。 此外,免疫系统释放的促炎性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被认为在神经炎症和疼痛的发生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这些细胞因子可以穿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导致神经元的兴奋性增加,并通过与神经胶质细胞的相互作用引起神经炎症。这些新认识为FM的免疫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 近年来,肠道微生物群的研究也揭示了其在FM中的潜在作用。纤维肌痛患者的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往往较低,并且某些益生菌水平不足,可能会导致肠-脑轴的异常。这种异常的微生物群构成会释放一些有害代谢物,通过血脑屏障进入大脑,进一步激活神经炎症通路。 此外,FMS与慢性疲劳综合症等多种功能性疾病共病的现象也表明,微生物群和代谢改变可能是影响多种功能性疼痛综合症的重要因素。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群以改善FMs患者的症状,成为未来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其他病理机制还包括遗传易感性、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等。 至2016年FDA仅批准第二代神经钙离子通道调节剂:普瑞巴林,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度洛西汀、米那普仑用于纤维肌痛综合征疾病治疗(共2类药物3种药品),均与中枢神经神经递质释放调节机制相关。 2012年《加拿大国家纤维肌痛综合征诊疗管理指南》从缓解疾病临床症状角度,基于临床研究证据等级,给予药物治疗推荐:三环类抗抑郁药(TEAs)、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可广泛用于纤维肌痛综合征患者治疗;普瑞巴林、加巴喷丁被推荐用于伴随有焦虑或睡眠障碍患者。NSAIDs及强阿片类中枢性镇痛药不被指南推荐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更多的证据提示弱,中强度阿片类中枢性镇痛药可能无效,研究者认为可能与发病机制相关。 2012年加拿大指南中给予纤维肌痛综合征药物治疗建议:纤维肌痛综合征临床表现呈多样化,需要根据个体症状考虑联合多种药物对症治疗,制定多种模式综合治疗策略。2011年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发布《纤维肌痛综合征诊断和治疗指南》指南中明确纤维肌痛综合征治疗原则“以药物治疗为主,但辅以非药物治疗”。指南基于临床中疗效安全性对纤维肌痛综合征常用药物给予推荐:抗抑郁类、肌松类药物、第二代神经钙离子通道调节剂、镇痛、镇静类等。 总之,药物治疗FMS需遵守以下治疗原则: 多药联用:多种药物的联合使用在治疗中占据重要位置,抗抑郁药与抗惊厥药的组合是最常用的方案。 个性化治疗:根据患者的不同病情,选择适当的药物组合和非药物治疗。 局部与全身治疗结合:局部麻醉剂配合系统性镇痛药物,以应对慢性痛与肌肉僵硬。 非药物疗法支持:药物疗法与瑜伽、心理治疗等非药物方法相结合,形成全方位的治疗方式。 纤维肌痛综合征(FMS)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这一未知因素限制了治疗策略的发展。尽管现有的治疗方案多种多样,但不同患者对治疗的反应存在显著差异,这导致了对FMS治疗的个体化需求。 此外,当前学界对于FMS作为一个独立疾病实体的存在及其分类也存在一定的争议,有观点认为FMS可能包含不同的亚型,这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探索。 目前寻找FMS的生物标志物是研究的热点领域,这一发现将有望推动疾病的早期诊断和实现更精准的个性化治疗,随着对FMS认识的不断深化,未来可能会开发出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的治疗方法,以满足患者的治疗需求。 参考文献 内容 | 李彦丕 编辑 | 刘梦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