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暑知识大全

 dongchang 2024-10-31

1. 大暑介绍

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通常在7月22日至24日之间。
大暑是炎热的顶峰,表示一年中最热的时期到来,然后高温天气会持续一段时间。
这个时期,太阳直射地面,白昼时间最长,热量最大,高温、湿热,让人感到闷热难耐。

2. 夏天的节气
立夏(5月5日或6日),立夏标志着春季的结束,夏季的开始,立夏时节气温逐渐升高,雨水增多,是农作物生长最快、最繁茂的季节之一,开始昼长夜短。
小满(5月20日或21日),小满表示“谷子渐满,麦子渐盈”,表示夏季农作物的生长进入了最为重要的时期,农民们开始忙于收割麦子、插秧、浇水等等。
芒种(6月5日或6日),指大麦、小麦等有芒作物种子已经成熟,抢收十分急迫,也正是播种最繁忙的季节,故称“芒种”,天气逐渐变热,气温逐渐升高。
夏至(6月21日或22日),夏至是夏季的中期节气,意味着夏天正式开始,气温会进一步升高,大部分地区气候晴朗干燥,阳光强烈,夜间温度也相对较高。
小暑(7月6日或7日),这个节气的名称意味着气温开始升高,标志着夏季进入了炎热的阶段,但还不是最热的时候,因此叫做小暑,各地气温也有所差异。
大暑(7月22日或23日),大暑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名称来源于气温高、热浪滚滚的天气,意味着气温已经达到了一年中的最高峰,但也伴随着强降雨。

3. 大暑的习俗
烧伏香:烧伏香接近于中医的灸,在伏天里用药香熏烤特定的穴位,可冶多种顽疾。还有一说百姓在伏天烧香祈福,祈求风调雨顺,百谷丰登。
饮伏茶:伏茶,顾名思义,是三伏天喝的茶,这种由金银花、夏枯草、甘草等十多味中草药煮成的茶水,有清凉祛暑的作用。
晒伏姜:三伏天时,人们把生姜切片或者榨汁后,与红糖搅拌在一起,装入容器中蒙上纱布,于太阳下晾晒。
斗蟋蟀:大暑是乡村田野蟋蟀最多的季节,中国有些地区的人们茶余饭后有以斗蟋蟀为乐的风俗。
吃仙草(广东):仙草又名凉粉草、仙人草,由于其神奇的消暑功效,被誉为“仙草”,是一种消暑的甜品。
喝羊肉汤(山东枣庄):市民会在大暑这天去到当地的羊肉汤馆“喝暑羊”,这是鲁南地区喝羊汤过大暑的一种习俗。
送大暑船(浙江):大暑这天,由二、三十位年轻力壮的渔民从五圣庙中抬出制作好的大暑船,送往江边滩涂,沿着葭沚大街游行。

4. 大暑的饮食
西瓜:排名第一的当然是西瓜啦,西瓜的水分含量高达90%以上,能够帮助人们及时补充流失的水分,同时缓解夏季酷热天气的不适。
绿豆汤:绿豆具有清热解毒、消暑止渴的功效,是大暑时节的理想食品。
烧仙草:烧仙草是炎热消暑甜点的不二选择,还可以加入喜欢的水果或者坚果,口感更加Q弹丰富。
冰粉:冰粉是西南地区最受欢迎的夏日特色小吃,晶莹剔透,嫩滑爽口,可以加入很多小料,清热消暑。
清补凉:清补凉在南方地区也是消暑饮品的代表之一,内含多种冰糖和水果(如杏仁、芡实、莲子等),由于糖分少,故而在夏季适宜饮用。
冷面、凉皮:这两种食品都能很好地适应夏天的高温天气,不仅清凉爽口,还有助于解暑降温,增进食欲。
酸梅汤:酸梅汤是我国传统的清凉饮料之一,具有很好的消暑解渴作用,其酸甜的口感在夏季格外适宜。

5. 大暑的起居养生
清淡饮食:夏天避免油腻、辛辣、煎炸食品,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和豆制品。
补充水分:高温天气容易脱水,应多喝水,适量饮用淡盐水、绿豆汤等解暑饮品。
防晒避暑:尽量避免正午高温时段外出,如需外出,应做好防晒措施,居家时保持室内通风。
舒适穿着:选择宽松、透气、吸汗的衣物,如棉质、亚麻材质的服装,以保持身体舒适。
饮伏茶:饮用伏茶,如用绿茶、荷叶、冬瓜皮等煮制的茶饮,清热解暑。
少食冷饮:虽然冷饮可以暂时解暑,但大量食用可能导致肠胃不适,建议适量饮用。
风降温:保持室内通风,适当使用空调、风扇等降温设备,但避免长时间直吹。
防蚊虫叮咬:夏季蚊虫较多,注意防蚊虫叮咬,保持居住环境清洁。

6. 大暑的物候现象
物候是指植物或动物适应季节和气候变化,并形成与此相适应的生长发育节律,这种现象称为“物候现象”,比如春季萌芽、秋季落叶、冬季休眠等,大暑的物候现象包括:
一候腐草为萤:大暑时节,由于气温偏高又有雨水,细菌容易滋生,许多枯死的植物潮湿腐化。到了夜晚,经常可以看到萤火虫在腐草败叶上飞来飞去寻找食物。古人误以为萤火虫是由腐草本身变化而成。‌
二候土润溽暑:即土壤浸润,空气湿热。大暑来临,天气开始变得闷热,土地也很潮湿,是农作物疯长的时刻。
三候大雨时行:大暑前后,时常有大的雷雨会出现,这大雨使得暑湿减弱,天气开始向立秋过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