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星星为梅引路,这是第658篇原创文章。植物的俗名可真是混乱!简直是让人眼花缭乱。 1 这两天,我在看簕杜鹃方面的文献,我立刻发现,原来簕杜鹃、叶子花、三角梅等都是一个属Bougainvillea所有植物的总称。他们都是一个意思。 真正要描述叶子花属某一个种的植物的时候,就要用拉丁文才能够描述的准确,根本就不能用中文俗名。 用勒杜鹃的中文俗名,肯定是指代不清晰,不知道说的是哪一个种。 光叶叶子花和叶子花,太类似了,普通人根本就无法区分。只会将它们当成是叶子花。 用中文俗名来描述植物的时候,就是模糊,根本就不知道说的是哪一个种。要么就是说的同一个植物,却用了不同的名字。 一个属内的植物太多了,用中文根本就无法区分它们。 这一种名字非常混乱的植物,如果在查资料的时候,勒杜鹃、叶子花、三角梅,宝巾、九重葛等等,都需要查一遍,这就非常麻烦。 只有拉丁文才准确,但是生活这根本就没有人用,就是写文章的时候,才用拉丁文。 第一次感受到植物俗名太多引起的麻烦,让人浪费很多时间。 检索文献的时候,最害怕遇到这种植物名字多的情况。 俗名多,等于要查找很多次,才可以查的完全。 2 关于用作者的名字来查文献,也是这样。 两个字的作者,或者重名多的作者,利用作者来检索,根本就找不到自己想要的文章,有的时候翻了几个屏幕,仍然找不到想要的文章。 如果要利用主题词,也不知道作者用的是“勒杜鹃、叶子花、三角梅,宝巾、九重葛”中的哪一个,如果全部尝试,就非常麻烦。 时间都在不断查找文献中浪费了。 我只有利用高级检索,找到作者的单位,才可以查找到某一篇文章。 重名的现象,对植物,对人来说,都是非常麻烦的事情。 重名的时候,根本就不知道说的是哪一个。 3 植物的拉丁学名很准确,但是,植物拉丁文的名字,人根本都记不住,也没有人会说。 拉丁文就是知识分子写文章的时候,用一下。不写文章,根本就不用。 平日里,根本就没有用拉丁文来说一个植物的名字。 难怪科学的起源就是欧美,科学的语言就是英语。 用汉语根本都没法准确说明是哪一个植物。 连是哪一个植物都无法准确说出来的语言,根本就无法产生科学知识。 模糊是无法区分,就是大杂烩。 语言模糊的时候,就无法产生细分的科学。 科学就是需要区分,需要细分。只有准确的语言才可以区分,才可以产生科学。 4 我想到,如果一个中国人说石榴的果实类型就是石榴果,哪怕就是有这样的想法,写出这样的文章,根本就无法发表。 因为没有一个国内刊物会认同一个中国人给石榴的果实类型起一个名字。 这样的文章写出来也没有地方可以发表。 但是,美国人就可以随便给果实起名字,哪怕就是100个新的名字,也可以在刊物上发表。 这就是为什么很简单的东西,给果实的类型起个名字的工作,说中文的人也无法做到。只有欧美的知识分子可以个果实的类型起个新名字。 中国人只能跟在欧美知识分子的后面,将英文翻译成中文。 在翻译的时候,感受到语言的不同,感受到字母语言的巨大的优势,可以随意创造出一个新的单词。 如果英文单词对应中文的字,就发现方块字根本就无法创造出一个新的字。 语言时时刻刻控制住人的思维,控制住人的创意。 看一个人的语言,就知道人怎么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