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海十大第 文/应可军 科给事中,官名,明清吏科之属官,正七品。其有监察稽核,建言朝政,纠弹百官之责,亦称“言官”、“谏官”,故赵格宅曰“司谏第”。 赵格,号文洲,字一庄,祖籍江西安福,“乃宁撷英人也”。明嘉庆三十八年(1559)登进士及第,其祖父赵璜弘治三年(1490)进士,官至工部尚书。据《宁海赵氏宗谱》载,赵格于明隆庆五年(1571)二月撰文《西苍记》曰:余系宋裔自南渡,而子彪公分居台属之宁海,九传而顺公娶正学方先生之姑(名建奴),占亲被抄。惟顺庄公为湘广陵知州,谪戍卢龙子学吕公,奉赦回宁……余高祖学成公讳敏知安福,寓留其地至今五世矣。又载“方案”惨案中,赵氏株连108人。此谱不全,仅存此资料。 《光绪宁海县志》收载赵格《谒方正学先生祠》诗一首,曰:“草诏棱棱触怒威,乾坤正气属麻衣。不妨十族同生死,要与千秋论是非。夜月城空闻鹤泪,春花梦断怅魂归。祠堂瞻谒情何报,古柏森森照落辉。” 史载:天官第在治西三百步,为吏部郎中潘颖立。此第位于西城原城西小学东,西大街北侧,今柔石故居西北。拆于上世纪70年代。 吏部郎中,官名,亦称天官郎中,从五品。故潘颖第宅称“天官第”。 潘颖,字叔愚,号五山,西隅人。年少时与石简、华涵同学,“听松堂”称畏敬之友。嘉靖二年(1523)登进士。在江西丰城任职,“修学、浚河、剔弊、厘奸,颂声载道”。不久提升为南京吏部稽勋司主事兼摄四司。后“特旨宣见,奇其奏对,超擢郎中,未几,卒于官,年六十八”。 史载:都宪第在治西北三百步,为明副都御史石简立。位于小北门河头,已拆建。 副都御史,官名,正三品,为明朝都察院长官。出为总督、提督、巡抚者,其职多为总理一方军务。故石简第宅名“都宪第”。 石简,字廉伯,号玉溪,累官云南巡抚都御史。从小有“人生不读书,学为圣贤,以立身济世,何以生为”之言,发奋读书。嘉靖二年(1523)中进士。初任江西余干县令,百废俱兴,百姓感恩为其建生祠。石简为政,文修武治,所到之处,多有政声。在广东高州、安徽安庆、云南、贵州等地政绩显著。民间有“天下清官,石简何宽”之颂。简其学问,“文章行谊,论者称为方正学之后第一人”。 大夫,有固定职司的官署长官。知州,官名,从五品。故徐振宅曰“大夫第”。原有一块石碑是刻有貪的传说此物名"僋",身披绶带,功成名就,脚蹅八宝,财富万贯。但日思夜想,想拥有金光闪烁的太阳,便冲上云霄,直扑太阳,却被太阳烧成灰。古代官堂、庙宇,常见石刻砖雕此传说中的"僋",告诫人们施好行善,知足常乐。只可惜今人多已不知古意,误认称麒麟。也不知贪心会毁掉美好生活,无论庙堂之上,山野村庄,求物并无节制,追逐忘乎所有,太多例子触目惊心。今奉上三百多年前的青石刻"僋"实物形象,与大家共戒共勉,祝愿科学健康、幸福平安生活。此石刻现藏城隍庙内 徐振,字象振,康熙二十五年(1686)拔贡。曾任职于四川简州知州署、成都知府。事迹待考。 史载:中宪第在治西后街,为国朝(清朝)云南兵备道吴大雅立。位于城西后街中段北侧“中宪古井”边,以明朝官制看,全国159个府,府的长官称知府,其官正四品,与中宪大夫平级。而知府相当于现代的地级市的市长,所以中宪大夫也就是厅级干部。同时既然是散官就等于是闲职,也就是说中宪大夫相当于市政府或省直厅局巡视员。宁海清代有作中宪第的府邸,位于后街吴家道地北首,旁有中宪井一口。据《宁海地名志》载;“后街东起小北门路,向西证伸折南至西大衔。长680米,宽3米,卵石路面。该街大致与西大街平行,因在西大街(前街)之后(北),故称后街。南朝刘宋时迁住宁海三台山下之王澄后裔即居于此,世称“槐里王氏”。北侧有中宪第,为清乾隆(1736-1795)时云南兵备道吴大雅宅第。后街29弄有中宪井。沿街主要企事业单位有建设银行、商业幼儿园等。 兵备道,全称整饬兵备道,官名,从四品。明清道员之一,清曾称“中宪大夫”,故吴大雅宅名“中宪第”。 史载:司马第在治东,为国朝(清朝)署知州黄映庚立。位于城东南蔡家巷东侧司马第巷,已拆建。 黄映庚,字南金,号星浦,乾隆三十六年(1771)中举。曾任青浦(今属上海)和武进(今属江苏)知州、知县,后授文林郎,升任镇江府粮捕通判。第宅中堂挂有黄亲题“蒲密之化”匾额。 提督,官名,从一品。钱梦虎为高级武官,故其宅名“元戎第”。 钱梦虎,字茂林,号啸岩,谱名肇虎。官至广东提督,为宁海古代武官职别最高之人。 钱梦虎,乾隆四十四年(1779)中恩科武举人。初任定海镇标千总,后升提标水师游击。一次,梦虎率水师到象山淡水洋与数十艘进犯寇舰作战,击沉敌舰多艘,追敌至外洋,钱负重伤。因战功卓著,朝廷颁旨褒奖。 作者简介 应可军 □编辑:海燕文化 □摄影:愚者多闻 □题词:储吉旺先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