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万象《相玉书》最终整理版(四)

 睫毛上的风尘 2024-11-02

2.全面综合的学习关于高古玉的的知识,尤其重点留意关于鉴定的知识。

杨建芳师生古玉研究会的《玉文化论丛》系列丛书是一套外关于高古玉文化、历史演变、纹饰演变、工艺鉴定等高古玉相关知识的综合书籍,目前国内外没有一套书能与其比肩,在这套书里,陈启贤先生关于微痕工艺研究是关于高古玉鉴定划时代研究文章,具体如下:

一.《玉文化论丛1》:线性工具开料之初步实验--玉器雕琢工艺显微探索之一、管形工具钻孔之初步实验--玉器雕琢工艺显微探索之二、片状工具开料之初步实验--玉器雕琢工艺显微特征探索之三,最后一章的实验篇,工艺鉴定高古玉的开山之作。

二.《安徽省出土玉器精粹》:安徽省出土玉器工艺显微探索,对春秋、战国、汉代玉器阴线进行了细致归纳与特征分析。

三.《玉文化论丛5》:论陕西神木新华遗址出土玉器工艺显微特征。石卯玉器篇,对理解锉磨工艺和古玉皮壳非常重要,尤其是对商代至战国中期玉器的皮壳。

四.《陕西出土东周玉器》:秦式玉器工艺技术研究,最后一篇是关于砣具论述的重要篇章。

五.《三星堆研究》:广汉市三星堆遗址出土玉器工艺技术与显微痕迹探索。

六.《张家坡西周玉器》:张家坡西周墓地出土玉器工艺特征与微痕探索,锉磨工艺细分并归纳的重要书籍。

七.《山东济阳刘台子玉器研究》:刘台子西周墓地出土玉器工艺技术与工艺微痕研究,锉磨工艺细分并归纳的重要书籍。

八.《荆州楚王陵园出土玉器精粹》:荆州楚王陵园出土玉器碾琢工艺分析,战国玉器阴线详细解读,主要看砣磨结合。

.《玉雕工艺显微痕迹导读》:陈启贤先生微痕工艺集大成之作。

关于高古玉的书籍,国内外各博物馆出版的,个人出版的,研究机构出版的等等,甚至还有研究生论文什么的,总的来说,古玉这方面,无论早期的国外著录研究,还是后来的港台图册著录,近些年国内的机构研究都是碎片化的知识,都属于比较片面的水平。只有杨建芳师生古玉研究会的《玉文化论丛》系列丛书,虽然不能说完美,但是把古玉所有的内容都包含了,是关于高古玉研究最系统,最完善,最科学的书籍。目前国内所有出的关于古玉年份、器型、纹饰、工艺的书籍,距离这套书的水平,还差很远很远。

图片

杨建芳《砣具始用年代试析》

图片

杨建芳去世后,陈启贤出了很多本书,后边还会继续出版,陈的研究发源点从这里看就是杨建芳的这句话引出来的。因为老师的一句话,能坚持研究20多年,在古玉这个行业里,估计再也没有第二个人会投入这么大的精力和时间。
古玉工艺痕迹的研究,或者石器痕迹的研究已经被前人探索了很多年了,陈启贤基本上把古玉的所有工艺环节都研究透了,虽然在《安徽出土玉器精粹》里,他讲到最初的目的是为了断代而研究的,实际现在更多是运用在了鉴定上。

图片

安徽出土玉器精粹》这本书成书较早,这个时期陈启贤的理论还没有形成完美的璧环,很多东西还在探索,但是在这本书里,他已经高度概括了每个时代玉器的基本特征,如果粗略鉴定的话,这本书已经是够了。

图片

图片

这本书成书已经21年了,很多理论观点依然是坚不可破,很多人总觉得古玉鉴定有窍门,有独门绝技,甚至要研究一招鲜,实际来说,看看前人写的内容,很多东西压根不需要自己再去瞎琢磨,这些理论和观点来自对于馆藏的大量研究和对比,这是坚不可破的标准。
2005年,《陕西出土东周玉器》成书,在这本书里,陈启贤对砣在玉器纹饰上的加工特点进行了归纳和提炼,虽然他没提及是鉴定内容,实际上这些内容是对春秋--战国中期砣具特征的归纳和整理,如果结合市场仿品的观察,鉴定逻辑就在其中。

图片

图片

图片

这篇文章细读的话,会发现陈启贤不仅归纳了春秋砣痕,还归纳了秦式砣痕,砣后修磨的特征,虽然每句话看着不是那么重要,但是这在玉器鉴定中是非常重要的细节。有人总觉得工艺鉴定能有多细,能有多难仿,看懂这篇文章就知道今天的砣再如何高效都仿不出古代的砣痕特征,这是生产力和时代背景决定的,当然,对杠精可以不予理会,因为这些话是对有辨别能力的人说的。
陕西出土东周玉器》这本书是砣具始用年代那篇文章的再升级,对于砣工艺,砣后修磨工艺结合痕迹特点,体现在《荆州楚王陵园出土玉器精粹》里,关于砣工艺的文章,就这三本。
古玉鉴定之所以众说纷纭,实际是很多人缺乏宏观的视野,看一本书不能仅把他当一本书。比如看陈启贤的书,就需要从最初的文章连续往后看,这样才能看到一个理论如何是从无到有,从单一到全面的发展过程。当这种全面的学习眼光确立后,就会屏蔽很多鉴定知识的无稽之谈,对方一开口,基本上你就会了解他是什么水平,这就是系统知识的力量。
确定砣痕对古玉来说是一个伟大的确定,里程碑似的发现,陈启贤用了三篇文章说清楚了这个问题,相比来说,锉磨(刻画)工艺虽然著述很多,包括最近出版的系列书籍,实际上都是在重复《张家坡出土西周玉器》的知识,因为锉磨(刻画)工艺在《张家坡西周玉器》:张家坡西周墓地出土玉器工艺特征与微痕探索里已经完全讲完了,如果有新的理论,就是风化淋滤这个观点了。

图片

图片

张家坡出土西周玉器》这本书虽然很便宜,才1-200元一本,但是这本书的重要性要远超很多很多后期出的书,这本书对古玉工艺痕迹的定义,理论贯穿了文化期--西周晚期漫长的历史,所有这个时期的玉器,张家坡这本书的理论都适用。
张家坡出土西周玉器》成书于2006年,距今也小20年的时间了。也就是说,在那个时候,陈启贤关于高古玉中的锉磨(刻画)、砣加工玉器纹饰的理论已经完全成型,作为今天的玩玉人,只需要反复去看这些理论即可,通过对理论的了解,然后去做市场的验证,这是最高效的学习方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