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薜荔翠依垣,密雨又斜侵

 昆仑行者45 2024-11-02

图片

说起薜荔,想必脑海里便会浮现出屈原笔下的《山鬼》吧,内有句“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罗。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

那是一位女郎,她从山之畔经过,唯留倩影令人遐想。山角快要将她匿去,她嘴角噙着点点笑意,眼波盛着一泓秋水,披薜荔束女萝,满身翠微,直映得天光失色,猿鸣失声。

薜荔和辛夷、杜衡一样都是植物名,它们其实都是屈原辞里的常客,经常光临他的篇章。

《离骚》里的“揽木根以结茝兮,贯薜荔之落蕊。
《湘君》里的“薜荔柏兮蕙绸,荪桡兮兰旌。
《湘夫人》里的“罔薜荔兮为帷,擗蕙櫋兮既张。
《思美人》里的“令薜荔以为理兮,惮举趾而缘木”。

拿薜荔为衣、为帘,用薜荔来装饰,甚至还采摘薜荔充当媒介,薜荔浸染在屈原的辞篇里,跟着屈原见识到了南国不少崎岖,于是和屈原一样都有了高洁的意味。
薜荔绝不是高墙里被娇养的植被,它耐旱,生命力极强,断壁残垣、悬崖峭壁都能见其不屈的身影。它靠着顽强的意志从皲裂的地面蜿蜒而上,覆盖土墙,营造出生机勃勃之样。
南国的世界,荒无人烟的村落,茫茫无际的江面,它等到了欣赏自己的人。跟莲花一样,莲的美艳从未让其骄傲,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赢得了一大批文人的喜爱。薜荔也是如此,诗意的名字从未束缚它,它依旧活出了骄傲。

图片


薜荔和“幽居在空谷”的良家子一样,须得访才能遇见:

紫竹交阴处,微行接小轩。
辘轳声在井,薜荔翠依垣。
自有山林趣,何妨鸟雀喧。
公馀聊宴坐,方寸得澄源。
——韦骧《次韵推官东庵》

它居住在僻静之地与幽人为伴,循着巉岩盘旋而上,投射一地荫凉,营造山林野趣。

薜荔生空山,幽姿媚苔壁。
根封石燕泥,花似乳窦滴。
灵均没已久,荣落谁人惜。
——郑辕《游枋口》

“一切景语皆情语”,植物本无意,唯因诗作诉衷情。
黍稷在《诗经》里化成了国破家亡的残泪: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兰花又在文人的称颂里,变成了遗世独立的隐者:

兰生幽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
知有清芬能解秽,更怜细叶巧凌霜。
根便密石秋芳早,丛倚修筠午荫凉。
欲遣蘼芜共堂下,眼前长见楚词章。

梅花抱香于寒风里,变成了傲骨不屈的君子: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其实所谓称颂所谓贬低都是因其生长习性与文人的思想感悟所导致,因一人而书写,便由千秋万代而相传。

图片


薜荔也是如此,它本身其实并不显眼,绿藤乱七八糟缠绕在岩石上,曲曲折折无甚美感,“灵均没已久,荣落谁人惜”,自生自死,与屈原无甚关系,但屈原选中了它。

屈原那颗因报国无门、小人当道而痛苦不堪的内心借着这些香草植物表达出来了。于是薜荔的高洁,薜荔的不屈被传扬了下来,薜荔也和那些植物一样,有了自己的含义。

薜荔作禅庵,重叠庵边树。
空山径欲绝,也有人知处。
——顾况《薜荔庵》

这禅庵本身便位于世外,梵钟悠悠响动也抵达不了尘世。那么这山便是禅庵的第一道屏障。重重叠叠树木高大遮天,绿荫匝地,密密层层将禅庵掩映,这是禅庵的第二道屏障。这禅庵主人还嫌不幽静,他甚至任由薜荔肆意生长,让薜荔的藤蔓将整个禅庵牢牢裹住,远远望去,似一座翠绿山地,不辨最初模样。禅庵的主人借着薜荔,又围造了第三道屏障。

禅庵主人并不是借这三层屏障将自己囚禁于一方天地,他反而真真正正将自己从尘世的繁琐里剥离开来,与自然相依,享受自然,洗涤心灵。如果有一天薜荔庵迎来了世外的人,那么这人也一定是能享受寂寞的人,不然为何在一条快要隐迹的小路上,硬生生寻到了一幽静所在。

图片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罗”,因“香草美人”屈原的竭力引荐,“薜荔衣”也成了隐者所穿的衣服。

短松鹤不巢,高石云不栖。
君今潇湘去,意与云鹤齐。
力买奇险地,手开清浅溪。
身披薜荔衣,山陟莓苔梯。
一卷冰雪文,避俗常自携。
——孟郊《送豆卢策归别墅》

那些隐者希冀用空山为自己塑造一个清幽的所在,他们在里面饲养白鹤,他们种青松、围药圃,于云深不知处采药。他们自己将清溪规划成道,隔绝了尘外。

他们披着用薜荔制成的衣裳,行走在苔纹覆盖的石阶上。山上一年又一年,雨雪落了一次又一次,早间的居所也被岁月刻上了纹路,覆满了薜荔枝蔓。薜荔能一直伸展,只要墙壁够高,树木足够高大,它能与它们一同生长,直到彻底将居所掩盖,变成隐世的所在。

薜荔结出的果子其实便是我们俗称的凉粉果,可以拿它腹内的籽来制作美味的凉粉。薜荔青翠的藤蔓在墙壁上落户,“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风吹雨打,依旧脆绿。如此不屈的精神打动着文人,为此吸引着不少文人将它写入文中,但它并不骄傲,它仍能俯贴尘埃,将自己所结果实贡献出来,供人清凉。

屈原已逝,他那高洁的精神却长留世间,山里的薜荔开了又枯,枯了又开,却在《楚辞》里永世不腐。
-作者-
盈昃,一个爱诗词、爱江南的人。幻想是“且放白鹿青崖间”,愿望是“一生好入名山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