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名方五种泻心汤有什么区别

 壁山柔水 2024-11-02
五个泻心汤的区别是什么
王亚红 主任医师
审核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五个泻心汤是指大黄黄连泻心汤,附子泻心汤,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及甘草泻心汤,主要区别为药物组成、功效作用亦有差异。 大黄黄连泻心汤由大黄,黄连组成,具有泻热消痞,和胃开结的功效,用于心下痞(主要指胃部胀闷不舒),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 附子泻心汤由大黄,黄连片,黄芩片,炮附子组成,具有温经回阳,扶阳固表,泄热消痞的功效,用于阳虚于外,热结于胃,心下痞满,而复恶寒(怕冷),汗出者。 甘草泻心汤由甘草,黄芩片,大枣,干姜,姜半夏,黄连片,人参组成,具有和胃补中,降逆消痞的功效,用于伤寒(感受寒邪引起发热的疾病)中风,医反下之,以致胃气虚弱,其人下利日数十行,完谷不化(大便中有较多没消化的食物),
甘草泻心汤半夏泻心汤的区别
王亚红 主任医师
审核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甘草泻心汤与半夏泻心汤的区别包括药物剂量不同、功效不同、适应证不同等。 甘草泻心汤与半夏泻心汤都是和解剂,组成成分相同,由半夏、黄芩、干姜、人参、黄连、大枣、炙甘草组成,都可以用来治疗由于寒热互结于中焦,升降失常导致的心下痞(主要指胃部胀闷不舒)满、恶心呕吐、肠鸣下痢等症。 但是甘草泻心汤和半夏泻心汤在药物剂量、功效、主治等方面有所区别。 1.药物剂量不同:甘草泻心汤虽然与半夏泻心汤组成成分相同,但是剂量有所不同,甘草泻心汤中甘草的用量多于半夏泻心汤中甘草的用量。 2.功效不同:甘草泻心汤加重了甘草的剂量,主要功效为和胃补中、降逆消痞;半夏泻心汤的主要功效为寒热平调,散结消痞。 3.适应证不同
半夏泻心汤一般吃几个疗程为好
杨巧丽 主治医师
审核
国药同煤总医院
三甲
半夏泻心汤服药时间需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等决定,无半夏泻心汤一般吃几个疗程为好一说,建议遵医嘱服药。 半夏泻心汤,具有寒热平调,消痞散结之功效。主治寒热错杂(同一病人身上同时出现寒证和热证)之痞证。症见心下痞(主要指胃部胀闷不舒),但满而不痛,或呕吐,肠鸣下利,舌苔腻而微黄。 临床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胃肠炎、慢性结肠炎、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等属中气虚弱,寒热互结者。 本方主治虚实互见之证,若因气滞或食积(食物消化不良而停积在胃里)所致的心下痞满,不宜使用。 如需要用药,建议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不可盲目自行用药,以免出现不良影响。
半夏泻心丸中成药主治是什么
夏昆鹏 副主任医师
审核
浙江康复医疗中心
临床上还没有半夏泻心丸这种中成药,只有名为半夏泻心汤的中药方剂,主要用于治疗寒热错杂之痞证。心下痞,但满而不痛,或呕吐,肠鸣下利,舌苔腻而微黄。 半夏泻心汤由半夏、黄芩、干姜、人参、黄连、大枣、甘草组成,具有寒热平调,消痞散结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寒热错杂之痞证。心下痞,但满而不痛,或呕吐,肠鸣下利,舌苔腻而微黄。 需要注意的是,本方主治虚实互见之证,若因气滞或食积所致的心下痞满,不宜使用。 患者在用药的时候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规范的用药,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治疗脾胃虚寒下焦湿热的中药方
王博 副主任医师
审核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脾胃虚寒下焦湿热多由寒热错杂,阴阳之气不相协调所致,或为阴盛于上,阳盛于下引起。脾胃虚寒下焦湿热可用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等中药方治疗。 半夏泻心汤由半夏、黄芩、干姜等组成,具有寒热平调,散结除痞的功效,可治疗寒热互结之痞证,改善心下痞(主要指胃部胀闷不舒),但满而不痛,或呕吐,肠鸣下利等病症。若因气滞或食积(食物消化不良而停积在胃里)所致的心下痞满,不宜使用本方。 生姜泻心汤由生姜、甘草、人参等组成,具有和胃消痞,宣散水气的功效,主要治疗水热互结痞证,表现为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腹中雷鸣下利等。本方不良反应及禁忌尚不明确。 如需用药,还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不要擅自盲目用药,以防出现不良后果。
生姜泻心汤原方是什么
韩盛旺 主治医师
审核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生姜泻心汤原方为生姜、干姜、黄芩、甘草、人参、黄连、半夏、大枣。 生姜泻心汤选自《伤寒论》,具有通阳、和胃消痞、散结除水的功效。 半夏配干姜散寒止呕(驱散寒邪,止住呕吐)。黄芩功在逐水、止痢,配以黄连苦寒降泄,加强其清热燥湿(清除热邪,干燥湿邪)止痢之效。半夏、干姜配黄芩、黄连寒热并用,有消痞,散结之效。人参、甘草大枣相配意在甘温补虚。全方配伍有消痞,止痢、扶正祛邪之功。 临床多用于治疗胃阳虚弱、水饮内停(水液异常停留于体内)所致腹痛、腹泻、心下痞满等疾病。 建议患者用药前需到医院就诊,明确疾病,在医生指导下选方用药,不可盲目用药。
甘草泻心汤配方与功效是什么
夏昆鹏 副主任医师
审核
浙江康复医疗中心
甘草泻心汤配方为炙甘草、黄芩、黄连、半夏、干姜、大枣;功效为益气和胃、消除痞塞满闷、止呕。 甘草泻心汤出自《伤寒论》,是由炙甘草、黄芩、黄连、半夏、干姜、大枣等组成。有益气和胃、消痞止呕的功效。 本方主要用于伤寒心下痞,表现为心下胃脘部痞塞满闷而硬、腹中雷鸣、腹泻、干呕、心烦不安等。 本方是由半夏泻心汤加重甘草的用量而成的。方中以炙甘草为主药,起到补中缓急(通过调理脾胃来缓解疼痛)的作用,使脾胃虚弱得补,腹中雷鸣、腹泻得缓。 甘草泻心汤、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都是治疗心下痞的方子,三方中药组成相同而中药剂量不同,使得各自治疗的偏重不同。 半夏泻心汤仅治心下痞;甘草泻心汤重用炙甘草,其作用偏于调
上热下寒适合喝什么汤
耿涛 副主任医师
审核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上热下寒指上部表现为热,下部表现为寒的证候,可辨证服用黄连汤、半夏泻心汤等汤剂。 1.黄连汤:由黄连、甘草、干姜等组成,具有寒热并调,和胃降逆(调和胃气,使上逆的气机下降)的功效,能够用于胃热肠寒证的治疗,表现为腹中痛,欲呕吐。呕吐腹痛为气滞或食积(食物消化不良而停积在胃里)等原因所致者,不宜使用本方。 2.半夏泻心汤:由半夏、黄芩、干姜等组成,具有寒热平调,消痞散结(消除体内结块)的功效,能够用于寒热错杂之痞证的治疗,改善心下痞(主要指胃部胀闷不舒),但满而不痛,或是呕吐,肠鸣下利等病症。因气滞或食积所致的心下痞满,不宜使用本方。 若合理辨证使用上述汤剂有利于改善上热下寒,但需要遵医嘱使用药
半夏泻心汤厥阴病
邢春清 副主任医师
审核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甲
半夏泻心汤主治寒热错杂(同一病人身上同时出现寒证和热证)之痞证,一般不用于治疗厥阴病(外感病邪侵入厥阴经引起的病症)。建议遵医嘱用药。 半夏泻心汤,具有寒热平调,消痞散结之功效。主治寒热错杂之痞证。症见心下痞(主要指胃部胀闷不舒),但满而不痛,或呕吐,肠鸣下利,舌苔腻而微黄。 临床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胃肠炎、慢性结肠炎、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等属中气虚弱、寒热互结者。 若因气滞或食积(食物消化不良而停积在胃里)所致的心下痞满,不宜使用。 如需使用半夏泻心汤,必须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
半夏泻心汤主治
赵鹏程 副主任医师
审核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三甲
半夏泻心汤为中医方剂,其主治寒热错杂(同一病人身上同时出现寒证和热证)导致的痞证。 半夏泻心汤主要由半夏、黄芩、黄连、干姜、人参、大枣等中药材组成,具有寒热平调,消痞散结的功效,主治寒热错杂导致的痞证,症见心下痞(主要指胃部胀闷不舒),但满而不痛,或呕吐,肠鸣下利等。 本方不良反应及禁忌尚不明确,若因气滞或食积(食物消化不良而停积在胃里)所致的心下痞满,则不宜使用。本方具体使用还应在医师的辨证指导下进行,不可自行用药,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泻心汤有几种类型
夏昆鹏 副主任医师
审核
浙江康复医疗中心
泻心汤有五种类型,分别是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大黄黄连泻心汤,以及附子泻心汤等五种。 半夏泻心汤:如果是出现脾胃虚弱,湿热中阻(湿邪和热邪聚集形成瘀堵),脘腹(腹部)胀满的人群,一般可以选择半夏泻心汤进行调理 甘草泻心汤:如果是出现腹中雷鸣,心脏不适,恶心,心烦气躁的人群,是可以用甘草泻心汤调理。 生姜泻心汤:如果是出现有伤寒(感受寒邪引起发热的疾病),肠胃不和的情况,可以服用生姜泻心汤进行调理。 大黄黄连泻心汤:主要有清热解毒(清除体内热毒邪气)的效果。 附子泻心汤:是能够调理阳虚的患者。 上述泻心汤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不可自行用药,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半夏泻心汤可以治什么病
何好臣 副主任医师
审核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半夏泻心汤主要用于治疗寒热错杂(同一病人身上同时出现寒证和热证)之痞证。 半夏泻心汤,属于和解剂,主要含有半夏、干姜、黄芩、黄连、大枣等药物,具有寒热平调及消痞散结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寒热阻滞中焦导致的胃气不和,症见呕吐或干呕、肠鸣、腹泻、心下痞(主要指胃部胀闷不舒)满而不痛等症状。 本方临床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早期肝硬化,慢性肝炎等见上述证候者。 半夏泻心汤的不良反应尚不明确,但是由于本方适用于寒热错杂引起的痞证,所以若因食积(食物消化不良而停积在胃里)或气滞所致的心下痞满,则不宜使用。 若需服用本方,建议患者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规范应用,不可盲目自行用药,以免贻误病情。
半夏泻心汤和半夏泻心丸的区别
张健 副主任医师
审核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三甲
半夏泻心汤为中医方剂,目前临床上尚无半夏泻心汤的中药丸剂。半夏泻心汤具有寒热平调、消痞散结的功效。 临床上,半夏泻心汤主治寒热错杂(同一病人身上同时出现寒证和热证)之痞证。症见心下痞(主要指胃部胀闷不舒),但满而不痛,或呕吐,肠鸣下利,舌苔腻而微黄。 临床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胃肠炎、慢性结肠炎、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等属中气虚弱、寒热互结者。 若因气滞或食积(食物消化不良而停积在胃里)所致的心下痞满,不宜使用。半夏泻心汤的不良反应目前尚不明确。 如需使用半夏泻心汤,必须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
半夏泻心汤的配方
王博 副主任医师
审核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半夏泻心汤的配方为半夏、黄芩、干姜、人参、黄连、大枣、甘草,需遵医嘱用药。 半夏泻心汤出自《伤寒论》,属和解类方剂,具有寒热平调,消痞散结的功效,用于治疗寒热错杂(同一病人身上同时出现寒证和热证)之痞证,症见心下痞(主要指胃部胀闷不舒),但满而不痛,或呕吐,肠鸣下利等。 本方主治虚实互见之证,若因气滞或食积(食物消化不良而停积在胃里)所致的心下痞满,不宜使用。 出现不适后应及时就医,在医师的辨证指导下选择药物治疗,不可自行用药,以免延误病情。
五种泻心汤的区别和用法
朱颖 副主任医师
审核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三甲
五种泻心汤包括附子泻心汤、甘草泻心汤、半夏泻心汤、大黄黄连泻心汤、生姜泻心汤,在药物组成、功效等方面均存在区别,用法均为水煎内服。 1.药物组成:附子泻心汤由附子、僵蚕、桔梗等药物组成。甘草泻心汤由甘草、黄芩等药物组成。半夏泻心汤由半夏、黄连、黄芩等药物组成。大黄黄连泻心汤由大黄、黄连、甘草组成。生姜泻心汤由生姜、干枣、人参等药物组成。 2.功效:附子泻心汤具有泻热消痞、扶阳固表的功效。甘草泻心汤具有益气和胃(通过补益气机来调和胃腑)、消痞止呕的功效。半夏泻心汤具有寒热平调、消痞散结的功效。大黄黄连泻心汤具有泻热消痞、和胃开结的功效。生姜泻心汤具有和胃消痞、散结除水的功效。 五种泻心汤均属中药
半夏泻心汤药方
郭雪峰 副主任医师
审核
山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三甲
半夏泻心汤的药物组成为半夏(洗),黄芩,干姜,人参,黄连,大枣(擘),甘草(炙)。 半夏泻心汤,具有寒热平调,消痞散结之功效。主治寒热错杂(同一病人身上同时出现寒证和热证)之痞证。症见心下痞(主要指胃部胀闷不舒),但满而不痛,或呕吐,肠鸣下利,舌苔腻而微黄。 临床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胃肠炎、慢性结肠炎、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等属中气虚弱,寒热互结者。 因气滞或食积(食物消化不良而停积在胃里)所致的心下痞满不宜使用。 如有不适建议及时就医。如需用药,应经过医生辨证,遵医嘱规范治疗。
脾寒胃热中药方剂
李国政 副主任医师
审核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脾寒胃热中药方剂有半夏泻心汤、甘草泻心汤、黄连汤等。 1.半夏泻心汤:具有寒热平调,消痞散结(消除体内结块)之功效。主治胃气不和之痞证。心下痞(主要指胃部胀闷不舒),但满而不痛,或呕吐,肠鸣下利,舌苔腻而微黄。 2.甘草泻心汤:具有益气和胃,消痞止痢之功效。主治伤寒(感受寒邪引起发热的疾病)中风,消化不良,腹中雷鸣,心下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等。 3.黄连汤:具有平调寒热,和胃降逆(调和胃气,使上逆的气机下降)之功效。主治上热下寒症。胸脘痞闷(胸腹部感觉胀满憋闷感),烦热(烦躁闷热),气逆欲呕,腹中痛,或肠鸣腹泻,舌苔白滑,脉弦者。 以上方剂不良反应及禁忌尚不明确,若有脾寒胃热等症状时要到中
半夏泻心汤的功效与作用和剂量
李国政 副主任医师
审核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半夏泻心汤的功效为寒热平调、消痞散结,作用是主治寒热错杂(同一病人身上同时出现寒证和热证)之痞证,剂量因个人病情轻重、医师用药经验等因素会有不同的变化。 半夏泻心汤由半夏、黄芩、干姜、人参、黄连,大枣,甘草组成,具有寒热平调、消痞散结的功效。主治寒热错杂之痞证。 半夏为君,散结除痞,干姜温暖中焦脾胃以散寒,黄芩、黄连泄热开痞,又以人参、大枣以补脾虚,以甘草补脾和中。 临床常用于治疗心下痞(主要指胃部胀闷不舒),但满而不痛,或呕吐,肠鸣下利,舌苔腻而微黄等症状。也可用于慢性结肠炎、慢性肝炎、急慢性胃肠炎、早期肝硬化等属寒热互结者。 半夏泻心汤因气滞或食积(食物消化不良而停积在胃里)所致的心下痞满
三种泻心汤的异同是什么
王亚红 主任医师
审核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三种泻心汤相同点都属于调和肠胃剂,组方大部分一致;不同处为或药物组成有差异,或加重一味药的剂量,功效偏重不同。 三泻心汤为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都属于调和肠胃剂,治疗痞证,即胸膈胀满,触之无形,按之柔软,压之不痛的病证。半夏泻心汤组方为半夏、黄芩、干姜、人参、黄连、大枣、炙甘草;生姜泻心汤用生姜替换干姜;甘草泻心汤加重炙甘草的剂量。 半夏泻心汤适应于外邪入内,寒热互结导致的痞证。生姜泻心汤即半夏泻心汤减干姜,加生姜,偏于宣散水气消痞,适应于水热互结中焦、脾胃升降失常的痞证。 甘草泻心汤即加重炙甘草用量,偏重补虚,适于胃气虚弱,寒热错杂(同一病人身上同时出现寒证和热证)的痞证。 中
附子泻心汤可以治上热下寒吗
白雪 副主任医师
审核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附子泻心汤可以治上热下寒(上部有热,下部有寒)证,但是药物的使用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附子泻心汤由大黄,黄连、黄芩、附子组成。具有泄热消痞,扶阳固表的功效。临床上多用于治疗阳虚热结,心下痞(主要指胃部胀闷不舒)闷,怕冷汗出,脉沉的人。 附子泻心汤为寒温并用,补泻兼施之剂。方以黄芩、黄连、大黄的苦寒清泻治疗上焦之火,附子辛热,可温补下焦的阳气,以达到阴阳调和,水火相济的目的。 上热下寒是寒热错杂(同一病人身上同时出现寒证和热证)表现之一。一方面寒邪感于上,而见怕冷、恶心呕吐、舌苔白等症;另一方面,热邪结于下,而见腹胀便秘、小便赤涩等症。因此,附子泻心汤可以治上热下寒证。 用药需由医师指导,切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