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经验”这四个字,基本上淡出了课堂阅读教学与学生习作训练的视野,也基本淡出了语文教学研究的视野,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却对其反复进行了强调。 新课标中提出了不少关于“语言经验”的教学要求,如:“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积极的语言实践,积累语言经验”“了解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形成个体语言经验”“在语文课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审美创造、文化自信都以语言运用为基础,并在学生个体语言经验发展过程中得以实现”“丰富语言经验,培养语言直觉,提高语言表现力和创造力,提高形象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语言材料和语言经验”······这种反复的强调有极其重要的教学指导作用。语文学科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学科,“语言经验”是形成学生语言能力的基本因素,“个体语言经验”则是凸显语文课程育人目标的核心内容之一。 “语言经验”,可以简单理解为语言表达的习惯、形式与方法,即人们在语言表达中规范、简洁、流畅、生动且符合具体语境、符合思维规律的表达技巧。 想要学生拥有良好的“个体语言经验”,需要着力于学生语言材料的丰富积累,培养学生的良好语感,引导学生体会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在形式多样的语言实践活动中训练其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在提高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同时提升他们的语言表现力和创造力。 日常教学中可以主要在两个方面着力,丰富学生的语文经验。 一是给学生传授更多的“知识性语言经验”。 所谓“知识性语言经验”,是漫长岁月中人们总结、提炼出来并在生活之中得到广泛运用、在语文教材之中得到充分体现的语言表达技巧方面的知识。如学生熟悉的比喻、拟人、排比、反复、夸张、设问、反问、引用、对比、对偶、双关等修辞手法在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中如何运用的知识;如学生常常接触到的“首先、其次、再次、最后”“第一、第二、第三”等语言表达的逻辑顺序知识;如教师在教学中常常给学生讲解的记叙的要素、议论文的要素、说明的顺序、小说的要素、新闻的结构特点、文章的总分总结构等章法知识;如学生在阅读品析中了解的在记叙中穿插议论、抒情,从视觉、触觉、听觉、味觉的角度写景,以及记叙中的顺叙、倒叙、插叙等知识;还有教学中常常提到的开门见山、开篇点题、叙议结合、夹叙夹议、埋下线索、描绘细节、炼字炼句、议论抒情、卒章显志、承上启下、前后照应、详略有致、正面描写、侧面烘托、直接描写、间接描写、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工笔描绘、白描手法、事例论证、事理论证、铺垫渲染、映衬烘托、主次分明、抑扬有致,虚实结合、对比鲜明、写景状物、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以物喻人、物我相融、欲扬先抑、宕开一笔、设置悬念、埋下伏笔等的笔法、手法知识······ 这些知识的“背后”,就是不同形态的“语言经验”;凡“知识性的语言经验”,其载体都是语言表达的实例。学生对此越是有更多的了解与积累,对语言现象的观察与感受就越是敏锐,越是能够更好地进行知识背景下的语言实践。 二是让学生有更多的“例证性语言经验”积累。 所谓“例证”,就是实实在在的语例;在教学与训练之中让学生有更多的“语言经验”表达实例的理解与积累,就能让学生有更多直观的感性收获,从而在“例证”示范与启迪的基础上进行灵活的学用。 “例证性语言经验”,表现于现代汉语的语言材料,大约有六个方面的具体内容:一是大量字词短语的组合运用,二是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等基本句型及其丰富的变化,三是以辞格运用为特点的各种形式的美句,四是主要以关联词语连缀的用法不同的句式,五是以段为单位的形态各异的“段落形式”,六是精美短文的章法结构及其灵动的变化。它们彼此交融,汇聚成“语言经验”的浩瀚大海,形成取之不尽的语言学用的宝藏。 让学生积累更多的“例证性语言经验”的材料,依凭的重点是课文,课文中能够显示“语言经验”的材料层出不穷;教学的有效性则在于教师的发现与提炼,没有经过教学提炼的语言材料表现不出其教学的价值。在课文教学之中,教师可以撷取“例证性语言经验”的材料顺势进行“突现精华、点示规律、指导学用”的课堂训练,可特别关注句式与段式的积累训练,以使课堂教学的内容更显本色、厚实、丰美。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一个句式的学用: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这是一个美妙的句式,结构巧妙,语言精致,容量丰满。“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有······”像一条彩线,牵动了作者所要描写的景物。“不必说······也不必说······”是反复进行的、内容丰美的简笔描绘,先静后动,先短句再长句,写的是“面”;“单是······就有······”表示后续的内容将是详写,写的是“点”,即泥墙根一带的无限趣味。这样既表现出作者景物描写的取材艺术,又显现出描写抒情的重心所在。 像这样美好的实例,是学生需要学用的语言经验的精华。 如《安塞腰鼓》的精段美读训练: 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活动一 朗读训练。 教师指导学生激情朗读、读清层次、读好句中停连,读美抒情重音。 活动二 背诵训练。 请同学们像朗读一样当堂背诵这段文字。 活动三 品析训练。 话题是“寻求这段文字中的语言学用资源”。 学生静读思考,评点批注,课中发言,教师概说本段中重要的语言学用资源: 1.全段层次明晰的整体构思。第一层是“描叙舞姿”,第二层是“议论抒情”,这是典型的“叙议结合”“先描叙再抒情”的段落表达形式。 2.舞姿的描写由“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这个中心句引领。围绕这个中心句,作者对“舞姿”展开了由总而分的细节描写。 3.比喻、排比句的表达效果。“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等五个齐整的句子,围绕中心句展开,激情赞美了后生们健美的舞姿和宏大的气势。 4.精短句式的综合运用之美。段中的五个比喻排比句,表现出句式美、修辞美、层次美、角度美、语音美、情感美的丰富语感,表达出作者不可遏止的赞美之情。 以上四个方面的提炼与整合,表现出来的全是“语言经验”的实例,有足够的“资源”让学生朗读背诵、学读学写。 让学生充分积累并拥有丰富的“语言经验”,理应成为语文教师读写教学中最重要的教学理念。这不仅表现出对语文课程本质特点的重视,也能够促进教师对语言教学的深刻钻研,这些,都在等待着我们继续挖掘与努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