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逸然先生(1909-1969),张家边人,中山县名老中医。吴先生早年毕业于广州光汉中医学校,生前在张家边从事中医临床及教学工作。他毕生热爱中医事业,刻苦钻研中医经典著作,辨证论治法度严谨,从事临床工作三十年,临床效果卓著。遗下《诊余实录》一部,载有病案记录八十六例。 医案: 医案一:吴炳之子,约十岁,患急性热病之因于肠胃病变者,初起腹痛,发热,热渐高,痛亦转剧。余诊其热度在摄氏度四十度,神识半昏迷,腹痛剧与否,病人之感觉已模糊,但觉转侧呻吟不已。舌苔厚黄而燥,二便燥濇。余则投以葛根芩连汤二服,热即解;再投厚朴三物汤而愈。 医案二:马桂成之子马赞,年已二旬,亦患急性热病之因于感冒,渐成肠胃热者。初起头痛,发热,呕吐,热渐高,头痛亦剧,口渴甚,时有谵语,中医某,投以葛根芩连汤二服,无效。余诊时,病人已渐昏迷,舌苔厚黄,焦红而燥裂,闻见咳嗽,脉象浮大而数实。余投以白虎汤加蒌根二服,病情转好,再投竹叶石膏汤、清燥救肺汤而愈。 编者按: 以上两医案很有学习价值,值得比较分析。同是太阳转阳明证,吴老针对不同的病变发展趋势而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对经方辨证很有启迪意义。 医案一“初起腹痛,发热,热渐高达摄氏四十度,痛亦转剧,出现神识半昏迷,转侧呻吟不已,舌苔厚黄而燥,二便燥濇。”病在表时间短,旋即邪入阳明而见高热痛剧,热扰心神而见“神识半昏迷”,热在阳明,投以葛根芩连汤二剂热即解,再投厚朴三物汤而愈。 医案二“初起头痛,发热,呕吐”,亦是先患太阳表证,后来“热渐高,头痛亦剧,口渴甚,时有谵语”,邪热传里,渐成阳明热证。但某医投以葛根芩连汤二服,竟无效。吴老投以白虎汤加蒌根二服,病情转好,再投竹叶石膏汤、清燥救肺汤而愈。 同是太阳转阳明里热证,为何医案一用葛根芩连汤有效,而医案二无效呢?因为经方辨证除辨六经外还要辨方证,这就是胡希恕先生说的“辨方证是辨证的尖端”。同是阳明热证,医案一病势发展趋向向里向下,为阳明腑证,故投以葛根芩连汤二剂热即解,再投厚朴三物汤而愈。此即《内经》所谓:“苦寒泄热”法也。 医案二病势发展之趋向上向外,为阳明经证,故用白虎汤加天花粉及竹叶石膏汤清热泻火、养阴生津而愈,此即《内经》所谓“辛凉解热”法也。同是阳明热证,均投苦寒剂,而或效或不效,以病势之趋向不同故也。 两医案除均有阳明热证的共同特征外,其主要鉴别要点在于:医案一有腹痛无头痛,且兼有二便燥濇,故辨为阳明腑证;医案二有头痛无腹痛,且口渴甚,时有谵语,故辨为阳明经证。 温馨提示:本公众号文章旨在学术探讨与交流,不建议患者直接使用,如需使用应咨询医生为好。 |
|
来自: 金坛区 > 《髙低烧昏迷下午发热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