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单位,不进则退。 很多人忙活了大半辈子,却还敌不过一个初出茅庐的“小伙子”、“小姑娘”。究其原因,是他们很不“成熟”。 可见,职场上的“成熟”与年龄并没有多大关系,而在于,一个人是否懂得“吃一堑、长一智”,在经历过重重打击之后,能够“破茧成蝶”,再也不犯一些“低端的错误”。 01 按照自己的想法办事。 人在单位,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执行”。对于上级指令的执行,对于主管上司的无条件服从,这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要求。 但在那些张扬个性的员工看来,他们最为关注的并不是如何执行到位,而是“为什么非得这样做?” 于是,他们常常会觉得:领导决策有误。并不遗余力地向领导提出意见和建议,强烈要求他们采纳自己的想法。 一来二去,得到的正面或非正面答复是否定,不满情绪便涌了上来,认为领导是在故意为难自己,这种不支持,就是一种变相的排挤。要么干脆把这“没水平”的决定放到一边,置之不理,按照自己的想法,放手去干了。 现实不是影视剧。在影视剧中,那些“饱受挫折”的男女主角,或许一出场,就有这样“出众”的行为,而后来的剧情也证实,别人都是铺垫,都是为了凸显主角的能干,结局则是,大家由不理解、不支持到口服心服。 一个成熟的员工,哪怕心中有一百种反驳领导决策的理由,也不会开口说一个字。因为他很清楚,自己只是站在一个普通员工的角度,而领导把控的是全局。凡事都不可能十全十美,只能选取利益最大化的一个方案,有舍才能有得。 02 总在忙,却没有可圈可点的业绩。 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人在单位,想要稳稳地立足,就像建房子,要做好规划,打好地基,然后再按部就班依次施工。 所以,即便是分工不均,有大量耗费时间、不受待见、难出成效的工作,但他们总能结合自身所长,将某项工作打造成自己的“招牌”,让领导和同事一旦遇到与此相关的场景或问题,就自然而然地联想到他,认定只有他才能解决。 比如,单位招聘了一名硕士研究生,他学历高,眼界也高,领导也十分看重他,就安排他写材料。大家都以为初生牛犊不怕虎,沉下心来写上两年,也就能顺顺当当被提拔任用了。 谁知,他在一番尝试之后,觉得写材料这个活,实在太苦了,每每都应付了事。看到他的不思进取,领导也很是生气,就转而让他到办公室当了一名普通办事员,接打电话、上传下达、办文办会、负责考勤,事无巨细,样样都要他亲力亲为。 这些琐事,让这位硕士研究生忙得团团转,他既不擅长与人合作,也不擅长归纳总结,找到一些省时省力的办法。 年终总结会上,他一副生无可恋的样子,说到,忙碌了一年,没有功劳,苦劳也没有人提及,感觉很委屈。 03 对领导低三下四,还刻意保持距离。 想要提拔得快,并不是工作能力有多强,而是与领导关系有多“近” 一个“不成熟”的职场人,总认为,只要自己踏踏实实做事,成绩有目共睹,领导自然也就会“高看一等”、“厚爱一层”。 所以,他们只顾埋头做事,从不抬头“看天”。在领导看不见的角落里,不遗余力,力求把工作做得尽善尽美。 好不容易有个机会,能够在大庭广众之下,跟领导接触,领导也满怀期待地想要听到这个人对于工作的详细汇报,结果吧,他却三言两语,连个大概都没有说清,就结束发言了。 这种“冷漠”的表现,在他自己看来,是“不邀功、不讨赏”的低调表现。在领导看来,却是一种能力的欠缺,在同事看来,就是一种软弱和好欺负的表现。 如果自己都不懂得为自己“代言”,一直指望着其他人帮自己在领导面前多说几句好话,简直是做白日梦。 领导最迫切需要的人才,是有“干事”的本领,有“来事”的智慧,还有会“说事”的灵活。一味低三下四,甚至刻意与领导保持距离,领导也会心灰意冷,离得要多远有多远了。 人在单位,想要干出一番业绩,当然需要过硬的本事,但比这更重要的,便是如何处理好与领导、同事的关系,尤其是赢得大领导的重视。 这个蜕变的过程,就是逐步走向成熟的过程,也是一步步靠近成功的过程。 所以,不要想太多,也不要觉得各种看不惯,生活就是如此,现实就是这般。 作者:如风轻似云淡。 您的幸福,我的祝福。 图片源自网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