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鲁迅设计的中国国徽,“十二章”通行华夏十六载

 哈哈狮的信箱 2024-11-03

随着俄乌战争进入第二年,乌克兰首都基辅的地标——“祖国母亲”雕像,左手高举了几十年的苏联国徽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乌克兰“三叉戟”国徽。

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国徽、中华民国的第一个国徽“十二章”国徽(又名嘉禾国徽),曾经在华夏大地通行16年,成为北洋政府时期中国人为之奋斗、为之自豪的国家象征。

您知道吗?“十二章”国徽的设计人,是鲁迅先生,当然还有许寿裳和钱稻孙两位先生。

图片

十二章国徽

提起鲁迅,大家第一印象就是文学家、思想家,他啥时候设计了民国国徽?今天,“程奇夜谈”想谈谈这段鲜为人知的民国往事。

风云际会:袁世凯下令设计民国国徽,教育部官员鲁迅责无旁贷

清末,西学东渐,欧风美雨,在华夏大地蔚然成风。北洋大臣李鸿章出席外交活动时,看到欧美各国的国旗、国徽等国家象征庄严肃穆,大清却没有类似国家象征,感觉非常尴尬。

根据李鸿章的建议,大清朝廷确定黄龙旗为国旗,国徽图案为蟠龙,国歌为《巩金瓯》,国花则是牡丹,蟠龙国徽,则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徽。

图片

银元上的大清蟠龙国徽

1912年,中华民国在南京成立,确定五色旗为国旗。作为亚洲历史上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国万象更新,国家自豪感与日俱增。

“五色旗”国旗有了,尚欠国徽。

同年8月,临时大总统袁世凯,要求民国教育部,迅速设计新国徽。

图片

袁世凯

1909年,留学日本的鲁迅(原名周树人,为叙事方便,本文都称鲁迅)学成回国,先后在浙江两级师范学堂(今杭州师范大学)和绍兴中学堂任教。

1912年2月,应民国第一任教育总长(类似今天的部长)蔡元培邀请,鲁迅来到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任职。同年5月,鲁迅随教育部迁往北京,8月任北洋政府教育部佥事,兼任第一科科长,相当于副司级干部,负责管理文化、艺术、科技领域的工作。新官上任的鲁迅,接到的第一个重大任务,就是为新生的中华民国设计国徽。

图片

蔡元培

当时的鲁迅,只有31岁,刚过而立之年的他,在国内尚籍籍无名。但作为教育部佥事,设计国徽这个光荣而又神圣的任务,属于鲁迅的分内之事。

当然,“国徽设计小组”除了鲁迅,还有教育部同事兼好友许寿裳、钱稻孙,大家都是刚留学归来的“小海归”,都没什么名气,此后却都成长为民国大名人。

许寿裳是民国著名语言学家、传记作家,是鲁迅在日本弘文书院留学时的同学,他为中国确定了“注音符号”(相当于汉语拼音)的使用原则,台湾地区至今仍在使用;1945年台湾光复后的“国语运动”中,许寿裳做出很多贡献。

钱稻孙则是新文化运动中语言学家钱玄同的侄子,新中国“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钱三强的堂兄,他是著名教育家、翻译家,曾翻译了文艺复兴时期但丁名作《神曲》和日本名著《源氏物语》。抗战时期,他曾担任沦陷区北京大学校长,大节有亏,故后世名声不显。

说来也巧,鲁迅、许寿裳和钱稻孙,都是革命家、国学大师章太炎的弟子,又都是浙江老乡,彼此都是至交好友。三人中,鲁迅擅长历史、文学,许寿裳喜欢哲学和政治,钱稻孙则是在意大利留学归来的专业画家,“三人小组”堪称强强联合、优势互补。

接到袁世凯设计国徽的任务当天,鲁迅等三人来到北京宣武门外的广和居,一边喝酒,一边认真研讨国徽设计方案。

图片

钱稻孙(左)鲁迅(中)许寿裳(右)青年时期照片

8月23日,鲁迅与钱稻孙来到北京琉璃厂,购买专业画纸。经过数次“头脑风暴”,三个人几易其稿,很快完成了中华民国国徽的设计工作。

国家象征:“十二章”国徽,寓意尽善尽美

1912年8月28日,鲁迅代表设计小组,通过教育部向袁世凯总统府、国务院,递交了由钱稻孙手绘的“十二章国徽”的设计图,鲁迅则负责撰写《致国务院国徽拟图说明书》,详细说明国徽设计的创意、内涵和寓意。不愧是大文学家,鲁迅撰写的文言文说明书,不但言简意赅,而且文采飞扬,赢得了总统府、国务院和教育部的一致好评。“十二章国徽”,很快成为中华民国第一个正式国徽。无怪乎钱稻孙曾感叹:“当时的图案设计虽不甚美善,但周树人(鲁迅)的一手古文则为教育部诸人所赞。”

图片

鲁迅

《鲁迅日记》曾记载载:“与稻孙、季茀(许寿裳字季茀)同拟国徽告成,以交范总长(当时的教育总长是范源濂),一为十二章,一为旗鉴,并简章二,共四图 ”。目前中国第一档案馆留存下来的仅有“十二章”国徽一个设计图案,其余三图均已流失。

鲁迅在《致国务院国徽拟图说明书》中,首先说明了西方各国国徽的历史由来、发展脉络:

图片

致国务院国徽拟图说明书

“谨按西国国徽,由来甚久,其勾萌在个人,而曼衍以赅一国。昔者希腊武人,蒙盾赴战,自择所好,作绘于盾,以示区别。降至罗马,相承不绝。迨十字军兴,聚列国之士而成师,惧其杂糅不可辨析,则各以一队长官之盾徽为识,由此张大,用于一家,更进而用于一族,更进而用于一国。故权舆之象,率为名氏,表个人也;或为十字,重宗教也。及为国徽,亦依史实,因是仍多十字,或摹盾形,复作衮冕旗帜之属,以为藻饰。虽有新造之国,初制徽识,每不能出其环中,盖文献限之矣。”

这篇文言文说明书,今人看起来比较费劲,简单翻译一下,大致意思是:

欧洲各国国徽历史很长,最初只是指代个人,逐渐用来指代一个国家。大战之前,古希腊战士往往会根据自己喜爱的形象,画到盾牌上,用来彰显个性。罗马帝国时期,也沿袭这一习惯。十字军东征期间,很多天主教国家一起打仗,由于士兵来源复杂不易辨识,就以各支军队长官的盾牌图样,作为这支部队的徽标,进而扩大到一个民族的徽标和一个国家的徽章。西方各国多信奉基督教,所以国徽内常有“十字架”图样,或做成盾牌形状,或印在礼服、旗帜上,象征一个国家的对内对外形象。后来的新兴国家设计国徽,大致都按照这个习惯,沿袭惯例而行。

图片

英国国徽

对于“十二章国徽”的设计创意和象征含义,鲁迅解释说:

“今中华民国,已定嘉禾为国徽,而图象简质,宜求辅佐,俾足以方驾他徽,无虑朴素。惟历史殊特,异乎欧西,彼所尚者,此不能用。自应远据前史,更立新图,鎬有本柢,庶几有当。考诸载籍,源之古者,莫如龙。然已横受抵排,不容作绘。更思其次,则有十二章。上见于《书》,其源亦远。汉唐以来,说经者曰:日月星辰,取其照临也;山,取其镇也;龙,取其变也;华虫,取其文也;宗彝,取其孝也;藻,取其洁也;火,取其明也。粉米,取其养也;黼,取其断也;黻,取其辨也。美德之最,莫不赅备。今即从其说,相度其宜,会合错综,拟为中华民国徽识。”

简单翻译一下,大致意思是:中华民国,最初确定嘉禾(一种双穗禾,古代的吉祥象征)为国徽,但这个形象过于简单、质朴,需要以其他形象进行辅助、衬托。中国有自己的独特国情,肯定不能用西方的文化符号。中国的古代文化符号,最著名的当然是龙。但随着清朝灭亡,其标志性的黄龙国旗和蟠龙国徽,随之已经烂了大街,也不能使用。接下来,最具中国特色的文化符号,当然就是“十二章纹”了。“十二章纹”,最初见于《尚书》,源远流长,自从汉唐以来,其寓意,可谓尽善尽美:日、月、星辰,象征照耀万物,光耀中华;山,象征不动如山、镇定自若;龙,象征高贵神圣、神奇变幻;华虫(五彩之虫,指的是雉鸡,指的是有五彩羽毛的野鸡),象征美丽又文彩;宗彝(古人祭祀用的酒器),象征供奉、孝道;藻(水藻),象征洁净、冰清玉洁;火(火焰),象征明亮,光明磊落;粉米,象征重视农桑,滋养万民;黼(斧头状花纹),象征决断,干练果断;黻(红色亚型图案),象征明辨是非,知错就改。这十二章纹,可谓汇集各种中华美德,可谓尽善尽美。按照“十二章纹”的说法,通过艺术设计,准备作为中华民国国徽的主打图案。

图片

十二章纹

最后,是“十二章”国徽的设计思路——

“作绘之法,为嘉禾在干中,是为中心。嘉禾之状,取诸汉“五瑞图”石刻。干者,所以拟盾也。干后为黼,上缀粉米。黼上为日,其下为山。然因山作真形,虑无所置,则结缕成篆文,而以黻充其隙际。黼之左右,为龙与华虫,各持宗彝。龙复有火丽其身,月属于角。华虫则其咮衔藻,其首戴星。凡此造作改为,皆所以求合度而图调和。国徽大体,似已略具。复作五穗嘉禾简徽一枚,于不求繁缛时用之。又曲线式双穗嘉禾简徽一枚,于笺纸之属用之。倘更得深于绘事者,别施釆色,令其象更美且优,则庶几可以表华国之令德,而弘施于天下已。”

废话少说,直接上图——

图片

十二章国徽解析

简单剖析一下:“十二章”国徽,最上方是“日”(太阳图案),傲然雄踞正上方;画着“嘉禾”图样的“干”(盾牌),占据最核心的“C”位,所以也称“嘉禾国徽”,延续了西方徽章以盾牌为核心的理念;而“龙”、“华虫”,中华文化的两大主角,一右一左,作为“扶盾者”分据两侧,护卫、扶持国家利益;右侧“龙”戴“月”,披“火”;左侧“华虫”头戴“星辰”,嘴里衔“藻”,构成国徽的基本形象;“粉米”,作为“黼”(决断里)的内核,象征着“民以食为天”的国家利益;“山”“结缕成篆文”字黄色饰带,展现方式却完全是西式的。客观而言,彼此独立的“十二章纹”,难免看起来呆滞、刻板,设计者妙手匠心,将其解构、重组打造成的和谐灵动的整体,看起来高贵、典雅,既静中有动,又生机勃勃。

图片

电视剧《走向共和》中的十二章国徽

简而言之,鲁迅三人,其实用西方的纹章学,重新解构、诠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十二章纹),融汇中西,贯通古今,的确是难得一见的上佳之选 。

1913年2月,经过参议院审批,中华民国国徽正式发表。《教育部编纂处月刊》第一卷第一册发表了《致国务院国徽拟图说明书》,文中说明国徽采用了十二章,并附有国徽图。

图片

《北洋画报》中的十二章国徽

1913 年11 月,外交部总长孙宝琦署名发出“交字第二十二号” 训令,要求中国驻各国使领馆大门上方,必须悬挂“十二章”国徽,“以壮观瞻”,大大方方地向世界展示中国魅力。各国使领馆给华人华侨开具的身份证明、发出的正式文件和照会的正上方,必须印有“十二章”国徽。

图片

北洋政府对驻外使领馆悬挂国徽的训令

袁世凯洪宪复辟期间,改了国旗,但仍沿用“十二章”国徽。

1927年9月26日,陆海军大元帅的张作霖下令“制定大元帅旗”。大元帅旗是在国旗五色旗靠旗杆一侧上方的白色方块中嵌入“十二章”国徽。

1923年,天津造币厂试铸了一批金银币,该币图案即采用“十二章国徽”图,民间误以“华虫”为“凤”,称之为“龙凤币”,是收藏市场藏家的至爱,每枚银币的价值,都价值200万至500万元人民币。

图片

“龙凤币”上的十二章国徽

在北京鲁迅博物馆,至今仍然珍藏着“袁世凯时期国徽团铅模一件”,钱稻孙先生捐赠,铅质,阴文,这是鲁迅三人同拟国徽的历史见证。

融汇中西:用西方理念诠释中国元素,鲁迅设计理念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鲁迅不愧是学富五车的大家,目光如炬的他,一眼就看出:从某种意义上说,“十二章纹”就是中国上古各部落的部落徽章和先秦各朝代的“国徽”。

图片

首饰盒上的十二章国徽

据《礼记▪明堂位》记载:“有虞氏服韨(黻),夏后氏山,殷火,周龙章”,也就是说有虞氏(中国上古部落)崇拜黻(指古代礼服上黑、青相间的花纹,也指象缝处纵横交错之形),夏朝崇拜大山,商朝崇拜火,周朝崇拜龙,而“十二章纹”,很有可能就是中华上古各部族信奉的部落和先秦各朝代的国家图腾,从某种意义上说,“十二章纹”,就是中国各部落徽章和先秦各朝的“国徽”。

“十二章纹”最初是各自独立、互不相关。自从秦灭六国,建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帝国,“十二章纹”越来越受到皇家、贵族的高度推崇,成为国家的权力象征。

图片

明代宗朱祁钰龙袍上的十二章纹

历朝历代,只有皇帝,才能穿绣“十二章纹”的龙袍;太子、亲王的服饰,只能绣“九章”;九卿(中央各部门一把手)服饰只能绣“五章”,依此类推……

受中华文明影响,朝鲜李朝时期,国王作为中国皇帝策封的国王,规规矩矩地穿“九章冕服”,王世子(太子)穿七章冕服;同为中国藩属国的日本却“不讲武德”,公元701年文武天皇发布的《大宝律令》规定,天皇在正式场合必须穿“十二章冕服”,谓之“衮龙御衣”,直接等同于中国皇帝,直到明治维新日本脱亚入欧,天皇的“十二章冕服”才被废弃。

图片

上海北京东路盐业银行门首上至今仍保存十二章国徽

清末新政时期,满清皇族贵胄受西方徽章影响,曾委托奥匈帝国设计了维也纳版本的《大清帝国勋章图》,设计了供皇帝佩戴的顶级勋章——大宝章,其设计思路,也是把“十二章纹”集中到一个徽章之上,象征皇帝的至尊无上。与鲁迅设计“十二章”国徽,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平面设计领域,鲁迅的确有过人的天赋。除了设计民国国徽,鲁迅还应北大校长蔡元培之邀,设计了北京大学校徽。

图片

鲁迅设计的北京大学校徽

除了平面设计,鲁迅还是柔道高手。1902年,日本东京师范高等学校校长嘉纳治五郎创立弘文学院,鲁迅是第一批进入弘文学院的学生。嘉纳治五郎不但是著名教育家,更是当时日本柔道开山鼻祖,据说鲁迅跟着校长学柔道,是否达到黑带级别不敢说,但至少证明鲁迅是最早练习柔道的中国人之一。

“五色国旗”、“十二章国徽”,与北洋政府相始终,从1912年开始使用,到1928年退出历史舞台,一共使用了16年。

图片

1927年发行的张作霖就任陆海军大元帅纪念银币

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服从南京国民政府。“十二章国徽”从此被废弃,消失在历史尘烟里。

1950年9月20日,毛泽东发布主席令,由梁思成、林徽因等人集体创作的国徽被确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徽。

图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

“程奇夜谈”认为,“十二章纹”,对传统社会的文人来说,可谓耳熟能详;在网络时代新新人类看来,难免讽刺为生僻古怪的“封建残余”。鲁迅等“三人组”的高明之处,就是用西方理念、西方审美,重新认识传统元素,认真发掘其闪光点,从而实现中西合璧,化腐朽为神奇。用今人眼光来看,“十二章国徽”更体现了中国的民族自信、文化自信,展现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在新的历史时期,仍然蕴含着厚积薄发的文化底蕴。

读史有滋味,只要用心阅读,常能发现更多惊喜,请各位动动小手,点一个免费的关注,“程奇夜谈”一定持续带给您更多的惊喜。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