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又读《西游记》

 兰勇讲语文 2024-11-04 发布于重庆

《西游记》,百看不厌,《小圣施威降大圣》中有一个句子:
“大圣又将身按下,入涧中,淬入水中”
为啥是“淬”呢?而不是“跳”“跃”“潜”“藏”“钻”呢?
“潜”是一种状态,“藏”是结果。“跳”“跃”差不多,都是动作,“跃”的体态更轻盈而已。
“淬”呢?跟入水有什么关系呢?古人铸刀剑时烧红后入水叫淬水。
孙悟空烧红了吗?怎么烧红的?他还没入太上老君的炼丹炉呢?
他是因为和众天兵天将尤其是二郎神打斗太久,战斗太过激烈,以致身体发红、发烫,整个像一块烧红的铁。
他变成鱼儿入水,就像烧红的刀剑入水,即使变成了鱼也是浑身通红的,何况他还内藏金属(可大可小的奇异金箍棒)呢?
看官们,你听到猴子入水时,由于冷热相激发出的“嗞嗞”声吗?至少你能看到水汽升腾样子,速度快,过程很短,入水却很巧妙,快速冷却,迅速消失。
是不是很有画面感?
是不是很妙?
如何做到的呢?可以想象在吴承恩那个年代,冶铁业一定相当发达了,以致一个书生也对其技术了如指掌了。试想吴先生如果不懂冶铁如何能写出如此美妙的句子来?
它是如何发生的呢?
打斗激烈,如何表述呢?猴子逃得急,会是什么状态呢?鱼儿如何入水呢?儿子变成了鱼儿会如何入水呢?一个经过长时间打斗浑身发热、发烫的猴子变成了鱼儿会如何入水呢?什么东西会发烫发热呢?发烫发热的东西与冷水相激会出现什么状态呢?烧红的刀剑入水!淬!!!
联想是想象的骨架,这个道理再一次得到了证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