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匈奴、鲜卑、契丹、女真、蒙古 这些部落都是怎么来的? 一文讲清北方游牧政权千年更替(上)

 闰木 2024-11-04

提起历史上的中原王朝更替,喜欢不喜欢历史的都能顺口说出:秦汉三国晋,唐宋元明清但对于北方游牧民族是怎么演变的,好多人却傻傻分不清楚,总感觉好像就是在某个关口突然蹦出来一样。

本篇我们就重点讲一讲这块,一次理清楚北方各民族内在的联系。(文章较长,点关注不迷路)

壹:上古部落

其实自从黄河流域诞生文明开始,位于北方山脉之间的草原里也同时出现了一个个原始部落。

由于所处位置靠北,地理环境十分恶劣,天气寒冷且干旱,无法进行大面积的农业耕作,因此主要经济来源就是放牧。

而放牧所需要的草地和水源周期性很强,于是他们只能逐水草而迁徙,没有经常居住的地方,无法建造出来中原文明常见的城郭。

其实这都是应对大自然的选择,没有人天生就喜欢流浪。

司马迁在《史记·匈奴列传》中记载:他们没有发明文字,因此互相只能以语言进行沟通。

所有人在孩童的时候就开始练习骑着羊用弓射鸟和老鼠,稍微长大一点就能射狐狸和野兔为食。等到成年就可以身披铠甲,跨上战马去打仗。

图片

由于游牧经济的不稳定性以及草原资源的稀缺性,各部落之间多以掠夺为生。外出打仗时情况有利就进攻,不利了就撤退,不以逃跑为耻。整个部落从首领到子民都以牲畜为主食,用带毛的皮革做衣服。

没有尊老爱弱的习俗,往往是身体强壮的吃最肥美的食物,年老的吃剩下的。父亲去世了儿子就娶后母为妻,兄弟去世了,其他兄弟就娶他的妻子为妻。

后来随着部落之间互相兼并,等到黄河流域文明进入尧舜时代的时候,靠近中原的北方已经形成:山戎、猃狁、荤粥三个主要上古游牧政权。

其中山戎主要生活在燕山一带,也就是后来的幽燕之地。猃狁又名犬戎,主要生活在陕甘北部的河套平原。而荤粥就是鬼方和匈奴的别称,主要生活在北部阴山一带。

图片

贰:匈奴崛起

等到商朝后期,统治力量逐渐衰弱,此时位于北方的各个游牧政权就开始南下侵扰,边境不断爆发战争。

《易经·既济》记载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讲的就是商王武丁北伐鬼方的事情。

因为所处的时间较为久远,这个阶段的入侵记载都较为简单,没有具体细节。

随着时间的发展,到了西周末期的时候。申侯因为周幽王宠爱褒姒,冷淡了自己的女儿申后,联合北方的犬戎攻下了周朝首都镐京,杀掉了周幽王,灭亡了西周。

这是历史记载中原王朝第一次被北方游牧政权灭国。

图片

此时秦国的开国君主秦襄公率部主动救援幽王与申后的儿子姬宜臼,也就是后来的周平王

平王在洛阳建立东周后,为表示感谢就把秦襄公封为诸侯。可惜此时的周天子早已今非昔比,国土面积仅剩洛阳京畿四周一点点土地。

于是只能给襄公开了一个空头支票,把已经被犬戎占领的河套之地封给他作为领土。于是秦国开始正式立国。

虽然是空头支票,但毕竟也算有了创业的招牌。

此后秦国为了壮大自己,抢夺生存资源,不断在这块与犬戎死磕。到战国末期,河套平原这块的犬戎部落基本被秦国蚕食,其部百姓部分融入秦国,部分因不敌而北逃。

与此同时东北燕山一带的山戎也频繁南下骚扰燕国边境。燕国不敌,开始寻求南边的齐国帮助。

齐国君主齐桓公正有称霸之意,欣然应允。于是山戎在齐燕联军的不断袭击之下,元气大伤,逐步在历史上销声匿迹。

但由于晋朝内乱,分裂为韩赵魏三国,导致国力大幅度下降。因此它北边位于阴山一带的匈奴却趁机吸收其他部落逃亡势力,不断发展壮大。

等到秦始皇灭六国,统一中原的时候。匈奴的势力已跨越黄河,染指河套地区。

图片

而随着中原王朝领土不断外拓,原来更远的地方,蒙古大兴安岭山脉一带的东胡和甘肃青海一带的月氏也开始威胁边境的安全。

于是秦始皇为巩固国家统治,派蒙恬统领十万大军北击匈奴,一直将其赶到黄河以北。并在原燕国和赵国旧长城的基础上,修筑了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以防止北方游牧民族频繁南下入侵。

匈奴一看秦朝不好欺负,就率部往北迁徙。

可好景不长,秦朝建国仅十几年便开始天下大乱,北方名将蒙恬这时候也因政治斗争被杀。没了军事压力,匈奴很快又卷土重来。

此时匈奴内部也诞生了一位雄主:冒顿单于。他率领军队往东打败了东胡,杀了东胡王,兼并了他的土地和子民。往西赶走了月氏,往北兼并了丁零等小部落。并趁中原大乱,往南再次跨过黄河,占领了河套地区。

图片

到刘邦建立西汉的时候,冒顿已经成为拥有引弓之人三十万的北方雄主。两个雄主相遇势必要干一场,结果刘邦在白登之战中落败,不得不采用和亲政策向匈奴妥协。

而此时一部分被灭国但不愿意加入匈奴的东胡部落往东迁徙到鲜卑山和乌桓山脚下,建立鲜卑和乌桓两个小政权。

匈奴虽然答应与汉朝和亲,约定互不侵犯。但由于北方环境恶劣,物资匮乏,加之游牧民族掠夺的习性,每年仍频繁南下骚扰边境,抢夺物资。

而汉朝此时由于国家新立,需要休养生息,只能用忍耐换时间,慢慢发展积蓄力量。等到汉武帝刘彻亲政的时候,国家实力大幅度上升,开始着手解决这个北方隐患。

而此时正好匈奴的单于去世,他的弟弟伊稚斜自立为单于,派兵打败了太子於单。於单无奈跑到汉朝投降,匈奴内部开始分裂。

刘彻充分利用这次机会,开始派大将军卫青、霍去病北征。不仅成功的夺回了河套地区,还大大削弱了匈奴的实力。

图片

后经过汉朝历任皇帝持续用兵,加之内部因夺权频繁内乱分裂,匈奴开始逐渐走向衰落。一部分南下归附汉朝,被汉朝安置在北方逐渐被汉化,一部分率部北上深入大漠或依附于其他部落政权。等到汉朝末期,基本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叁:东胡继承者

随着匈奴势力被汉朝不断削弱,曾被灭国的东胡后裔们,开始重新走向历史的舞台。

鲜卑和乌桓因为与匈奴有灭国之恨,在汉朝灭匈奴的战役中一直扮演着敌后根据地的角色,在后方不断袭扰分散其兵力。而当时的朝廷也很倚重这两个部落政权,封他们首领为王,给钱给武器帮助他们发展壮大。

在西汉昭帝的时候,乌桓王还趁机掘了匈奴单于的坟墓以洗刷当年被冒顿灭国的耻辱。

到了东汉和帝刘肇的时候,汉朝出兵击败了北匈奴,匈奴单于逃走,整个北方草原出现了权力的真空。

鲜卑人就迅速占领了这里,北匈奴留在这里将近十万个小部落全部归附了鲜卑。鲜卑从此开始变的强大,逐渐不再受汉朝控制。

图片

而乌桓由于势力较小,且距离汉朝边境较近。于是选择依附汉朝,开始送人质到朝廷,朝廷设置乌桓校尉的官职管理他们。

等到东汉末年,汉王朝开始走向衰弱。而此时鲜卑部落里面却诞生了一位雄主——檀石槐。檀石槐身体强壮又有谋略,非常符合游牧民族选主的标准,于是各部落纷纷推他为首领。

檀石槐制定法律禁令,在弹汗山的仇水边(今内蒙古东洋河)建造了王庭。并率领鲜卑各部东征西讨,基本上占领了原来匈奴在北方所有的领土,成为继匈奴之后第二个北方大一统政权。

图片

而此时的汉朝内部由于国力衰微已经处于分崩离析的状态,各个政权之间相互攻伐。虽然看到鲜卑日渐强大十分忧虑,但是却没有能力制止。

等到汉灵帝熹平六年(177)的时候,凉州太守夏育上奏,当年才刚过半,鲜卑已经南下入侵了三十多次。

后来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与冀州牧袁绍在官渡(今河南中牟县)决战,袁绍大败。曹操继续北伐,袁绍之子袁尚不敌,带领冀州和幽州的百姓十万多户投奔乌桓。

建安十二年,曹操亲征乌桓,在柳城(今辽宁朝阳市)大败乌桓首领蹋顿,杀死俘虏二十余万,将其全部迁到中原,乌桓基本覆灭。

曹丕建立魏国后,意欲解决北部边患,多次派兵北击鲜卑,但均失利。于是听从幽州刺史王雄的建议派刺客刺杀了当时鲜卑的首领轲比能。

虽然此举不甚光明,但鲜卑各部突然失去了首领,变成了一盘散沙,各自攻伐,无法再南侵。一定程度上算是解决的魏国的边患。

图片

到晋朝建立,鲜卑已经分裂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股主要政权。其中东部主要由慕容、宇文和段三部主力组成,占领辽东,中部主要为拓跋部,占领内蒙古草原,西部主要为秃发部,占领河西之地。

由于此时晋朝已经结束了中原割据的情况,国力开始强大起来,所以北方的鲜卑各部开始依附。晋国君主也利用他们之间的矛盾互相制衡,边境之间基本还能维持和平。

但晋朝仅传两代就爆发了八王之乱,国力再次走向衰微。北方的鲜卑以及羌胡等各部落再次看到入侵的机会,开始纷纷南下。

由于此时北方游牧民族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统一,所以南下后各部落各自为政,纷纷成立自己的国家。

中原北方一时间群魔乱舞,前前后后冒出十多个政权,史称:五胡十六国。

图片

肆:鲜卑的统一

公元383年,短暂融合北方各部的前秦苻坚率联军南征,却在淝水之战被退守南方的东晋打败。此时曾经被苻坚收服的鲜卑拓跋部迅速脱离前秦,自立魏国。

后在国主拓跋珪的带领下,开始兼并周边势力。先后收服了柔然、高车、贺兰等部落,又在参合坡之战大败东鲜卑慕容部所建立的燕国,开始变得强盛。

等到第三代国主拓跋焘继位,带领国人继续南征北战,彻底完成了各部落的统一。并把国土边界直接往南推进到长江一线,与退居江南的中原政权对垒。成为继冒顿和檀石槐之后,又一位草原霸主。

图片

然而作为第一个完全占领中原区域的游牧民族政权,北魏很快遇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难题。

就是两方民族的融合。

中原的土地肥沃,无论温度还是水资源都非常适合农耕,再也不用回塞北的草原风吹日晒。而且这里还有灿烂的文化,丰富的娱乐活动,让人流连忘返。

但中原天气炎热,没有大面积的草原可以放牧,风俗民情与游牧民族相差很大甚至完全相反。这又让部分习惯了草原生活的人难以接受。

于是很快拓跋鲜卑内部很快就形成了割裂。一部分人接受汉化,想留在汉地享福,成为了改革派。一部分觉得这样做违背祖宗和自己的草原信仰,拒绝汉化,变成了保守派。于是双方争论不休。

到孝文帝拓跋宏的时候,受冯太后从小的影响,他特别痴迷中原文化。于是不顾保守派的反对,坚持在全国推行激进的汉化政策,以汉语代替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装。甚至以南征的名义,把国都从平城(今大同)迁到了洛阳。

孝文帝的举动直接导致了两个后果,一个就是内部斗争白热化,最终导致北方六镇作乱。另一个就是国家重心的南移,让原来的小弟柔然、高车等部落在草原不断强大。

发展到最后,自己成了游牧民族南侵的对象。

图片

北魏正光四年(523年),由于文帝迁都导致地位大幅度下降的北方六镇发动叛乱,北魏内部开始分裂,国力衰微。

后各股军阀势力逐渐与中原当地士绅结合,陆续组建了东魏、西魏、北周等国家,彻底走向了汉化政权。

而此时北方白雪皑皑的阿尔泰山脚下,一群打铁的奴隶开始慢慢走出家园,开始寻找属于自己的新天地。

(未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