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士达篆刻!

 栎阳钓晚 2024-11-04

马士达 Ma Shida(1943-2012)


著名书法篆刻家。别署玄庐、骥者、老马。生于江苏涟水,后移居太仓,1987年调入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任教。生前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书协理事、沧浪书社社员,西泠印社社员,为南京印社副社长、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
马士达印(附边款)
青田石/4cm×4cm/1994年

边款 | 雕饰乃作印之大弊,时人多不知,故大失旨趣。老马


论及“篆刻”,我喜以“金石铭心”四个字概言其创作过程。心为何物?此处虽难以一语道破,但反映在具体作品之中,却分明可以使人体察其对篆刻艺术本质之理解与契悟,此即“心识”;也分明可以使人体察其对篆刻艺术用心、趣味追求及技法作用——即心手相应之气格表现。


言及我于“气格”之追求,刻亟欲表露雄浑正大之风。感触至深的是,为艺自当以“性情为本”,舍此必将沦为手技。难于作品流露之真性实情,而见诸人之本色。

看出人格力量,方有格调可言。格欲高,量要大,复由“高”和“大”显示艺术之“深刻”与魅力,否则必流于虚假和浅薄。然高、大、深颇具“玄”义,若能澄怀观道,自能破除妄执,以求正见。诚然“正见”断非教条,更当已适己、适性,发乎情、止乎理者为无上正觉。

既言“正觉”,必有所本。不可否认,它一方面是来自作者自身对于篆刻艺术本质属性的直觉与体验;也毋庸置疑,另一方面则是有赖于作者对于古代印章史和明清篆刻艺术发现史的综合考察。前者可谓之作者对于“创新”的主观意识与把握,后者则意味着“传统”对于篆刻艺术发现规律的制约,二者理应兼顾。顾此而失彼,不是无本之木,便是离经叛道,终难有所建树。

马士达

选自《当代篆刻名家精品集·马士达》后记,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来自田间(附边款)
青田石/4cm×4cm/1993年

边款 | 昔日宋丁吾师尝语人“阿达来自田间”,予愚钝而不解其意。今味得意旨刊此,唯念师恩矣!老马五十



我是谁(附边款)
青田石/4cm×4cm/1998年

边款 | 此三字近禅话也。机锋何在?容人自参也。戊寅七月,老马



五十尚有惑(附边款)
青田石/5cm×5cm/1994年

边款 | 是作神趣迥然,缶翁、齐公视之,想必称许。老马自谓




洗尽心中俗气
青田石/4cm×4cm/1993年


有容乃大
青田石/3.5cm×3.5cm/1994年


萧红(附边款)
青田石/3cm×3cm/1995年

边款 | 乙亥冬日,老马擬汉封泥

巴金(附边款)

青田石/2.5cm×1.6cm/1995年

边款 | 此刻颇见奇趣。士达
菊山武士之印(附边款)
寿山红芙蓉石/4.5cm×4cm/1996年

边款 | 菊山学弟索刻,时丙子年清明节前一日。老马。观前作但觉气散而少风神,因磨去重刊。以此当可博赏鉴也。同年秋,老马又记





毋坏败(附边款)
青田石/3cm×3cm/1993年

边款 | 易旧作刊此白文,似有超常处。癸酉,老马


半个印人(附边款)
寿山高山石/4.5cm×4.5cm/1995年

边款 | 九五之春,因有感时下书界同道多见重声名,且与利双收;以此自况,唯可甘以半个书手印人自嘲矣。士达


得理且饶人(附边款)
青田石/4cm×4cm/1997年

边款 | 得理且饶人者积德,不饶人则失德。丁丑之夏,士达感怀刊此
贫家少迎送(附边款)
青田石/6.5cm×6cm/1997年

边款 | 目睹此刻,委实仍自觉不甚得意。唯因是石质性顽固,攻之不易,重刊则未免耗神费力。故非吾所愿,且随他去矣!丁丑二月,老马


云归(附边款)
萧山猪肝石/5cm×5cm/1993年

边款 | 吴佳兄别署云鹤,喜予拙刻,嘱予奏刀。兴酣成此,未知可否聊博老兄一笑?癸酉三九第一日,老马


园丁(附边款)
寿山石/3.2cm×3cm/1992年

边款 | 壬申之秋,老马

来源西岭山房
■  END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