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一法师临终前的一番话,令人深思!他说:“我死后请勿触碰我的遗体,锁门八小时。八小时后,不必清洗,不必整理,只需将我的衣物包裹好,送往后山坳。若能被虎食最好,若无,则就地火化。火化后请再通知众人,切勿提前。” 李叔同,1880年出生于天津一个官宦富商之家,父亲李世珍是晚清著名的才子,与李鸿章、吴汝纶齐名。自幼生活优渥,李叔同展现出非凡的才华和艺术天赋。他曾游学日本,成为杰出的教育家和艺术家,作品闻名海内外。李叔同的诗词不仅仅是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切关怀。然,尽管才华横溢,李叔同在成年后却屡尝情感的挫败和人际关系的冷淡,这让他倍感孤独与无助。 在39岁时,李叔同选择了出家,法号弘一大师,抛弃了世俗的富贵与名利,决意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他的这一选择,令人感到既遗憾又震撼,似乎是对世间纷扰的最终放弃。 弘一法师在临终前的那段话,简洁而深刻,展现了他对生死的深刻理解与超然态度。在泉州温陵养老院的静谧环境中,病重的弘一法师凝视着窗外的青山绿水,时光似乎在这一刻凝固。 他用低沉的声音说道:“我命终后勿动我体,锁门八小时,八小时后,不必擦体洗面,随身衣被裹了,送往后山坳中即可,历三日有虎食我最好,虎不来则就地焚化。化后再布告周围,万不可早通知。”这段话如同清泉,流淌出他一生的哲思,字字句句承载着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弘一法师在说出这番话时,周围的弟子们默默倾听,脸上流露出悲伤和不舍。他的声音虽微弱,却充满坚定。阳光透过窗帘洒落在室内,映出斑驳的光影,仿佛在为这位高僧送行。他的指示简单而直接,毫不拖泥带水,透出一种清晰的理智和决绝。弟子们深知,这不仅是他对自身死亡后的安排,更是他对生与死的深刻认识,彰显了超然的心境。 弘一法师将“放下”作为他一生的信条。无论是对于世俗的繁华,还是对于亲情的牵挂,他都能做到心如止水。在他看来,人生的无常是一种必然,生死不过是自然的轮回。他所理解的“告别”,不仅是与身边的人和事的告别,更是与自我内心的纷扰作别。为了迎接新的开始,他选择以淡泊的态度面对生命的终结。 在弘一的身边,弟子们开始为他的后事做准备。院子里,一片宁静,只有偶尔传来的风声和鸟鸣。阳光洒在院中的菩提树上,树影摇曳,似乎在回应法师的深邃思想。弟子们轻声讨论着弘一法师的遗愿,心中虽有惆怅,却也明白这是他一生所追求的宁静。 法师交代完毕后,弟子们按照他的指示开始整理他的遗物,室内的一切显得格外简单朴素。墙角的香炉依然飘散着淡淡的香气,几本书籍静静摆放,记录着弘一法师一生的智慧与哲思。弟子们小心翼翼地将法师的衣物整理妥当,心中不由感慨万千,他们知道这位高僧即将离去,带着他们无法弥补的遗憾与感动。 弘一法师在这临终时刻,面对生死的选择,显得异常从容。他的声音平静,甚至带有一种淡淡的微笑。他似乎看透了一切,深知生死不过是万物法则的轮回。与其在世间的纷扰中纠结,不如将自己交付给自然,追求内心的安宁。此时的弘一,已然超脱于生死之上,展现出一种难得的内心平静。 最终,弟子们按照法师的遗愿,锁上了他的房门,静静守候。在八小时的时光中,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庄严与肃穆。众人不敢打扰,只能在心中默默祈祷,恳求法师在这最后的旅程中,能够顺利安宁。房间外,几缕清风轻轻掠过,带走了些许忧伤,也仿佛带来了祥和的气息。 时光缓缓流逝,直到八小时后,弟子们小心翼翼地打开门,确认法师已无声息地进入了另一个境界。此时的弘一法师,似乎仍在微笑,面容安详,仿佛在告诉众人,他的灵魂已然飞升,回归自然。在那一刻,弟子们心中升起一种无以言表的感动与敬仰。 火化仪式在弘一法师的安排下如期进行,简朴而庄重。弟子们依照法师的遗愿,默默守护着这位他们心中的明师。火焰徐徐升起,照亮了整个院子,映出每一个人的脸庞,充满了庄严与肃穆。火光中,弘一法师的身影渐渐消逝,留下一缕青烟,化作无尽的怀念与思念。 弘一法师的一生是从世俗纷扰到内心安宁的转变。他用自己的经历告诉世人,真正的智慧在于懂得放下,只有放下,才能迎来新的开始。林语堂曾评论他,“他曾经属于我们的时代,却终于抛弃了这个时代,跳到红尘之外去了。”这句话深刻揭示了弘一法师追求超脱的决心和毅力。 李叔同的经历与弘一法师的选择形成鲜明对比,前者的风流倜傥与后者的深邃宁静,构成了他人生的完整画卷。正如他所言:“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今日种种譬如今日生。”无论过往如何,放下执念,活在当下,才是人生最宝贵的智慧。弘一法师的教诲,至今仍激励着无数人思考生命的真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