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想知道男人的骨子里缺少了些什么,那么,看看海明威。提到海明威,一定绕不开这几个词语:“迷惘的一代” “硬汉形象”“冰山理论”。三者单就概念而言可能风马牛不相及,但内在联系其实很紧密。我想通过“硬汉形象”,带出另外两点。本文节选的部分是最能体现“但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这句硬汉宣言的。我们需要思考一个问题:中国有句老话叫“识时务者为俊杰”,圣地亚哥早料想到会失败,可依然抗争到最后一刻。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一部分剑走偏锋,说自己会把鱼分割成块装船里带回去。这种想法乍一听很聪明,仔细一想让人忍俊不禁。反对的同学有的说圣地亚哥是主角,海明威就是要通过他和鲨鱼的搏斗体现他的精神,切成块怎么体现?难道要写一个老渔夫和一条死鱼搏斗?这个解释挺狡猾,看起来是从创作意图的角度分析,实际上避实就虚。有学生说,圣地亚哥是个经验极其丰富的老渔夫,他不分割可能是因为文章并未交代返程时间多长,如果时间久,那么切完后肉容易变质;也有学生分析一条5米多长将近700公斤的鱼切起来并不轻松,而且切割过程中的血腥味一样会引来鲨鱼。这个解释有理有据。我觉得似乎应该加一点,一个84天没有打到鱼的老渔夫,非常需要带回这样一条完整的鱼树立他对生活的信心。这条鱼的精神价值可能远超实用价值。就像海明威在创作上曾一度衰竭,但1952年发表的这篇中篇小说《老人与海》,挽回了他的声誉一样。一部分学生觉得应该果断放弃与鲨鱼的搏斗,因为经验告诉圣地亚哥,有一条鲨鱼就会有无数条,明知必败就应该放弃,别把自己搞得精疲力尽甚至还有生命危险,也算是及时止损。不是所有的坚持都是有意义有价值的,有的时候,所谓的坚持到底不是执着,而是莽撞、执拗,是不撞南墙不回头。当然,意料之中的反对声再次出现。他们认为,圣地亚哥的搏斗正是硬汉精神的体现,一个人,并不是事事都向实用主义看齐,应该具有一种超越实际的伟大的精神。说得有理,但是又没说透。明知结局必败还坚持下去,有的时候确实可以称之为莽撞。但我们要弄清楚这种坚持的大方向是否是正确的,这种坚持的意义是否真的存在。如果在错误的路上坚持,那叫犯浑,叫死不悔改,叫“怙恶不悛”。可老渔夫的坚持错在哪了呢?他的坚持难道一点意义都没有吗?再来考虑一个问题:圣地亚哥为什么料想到会失败?因为无数年的打鱼经验。那是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够依据已有的经验推断出未来的结局?很明显不是。经验从实践中来,如果经验能够推断出未来,那也就没有未来了。经验主义可以提供借鉴,但也仅此而已。经验告诉人们,个人无法移山填海,但是我们有愚公移山,有精卫填海;经验告诉人们,杂交水稻是“米不养人,糠不养猪,草不养牛”的“三不稻”,但实际呢?杂交水稻以百分之七的耕地,养活了百分之二十二的人口。如果只是看客观上能看得见摸得着的条件,那么战略物资、战术素养不如日本军队的中国军队就不会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那么武器装备不如国民党全美式装备的人民解放军也就无法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那么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也不会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事实是我们大获全胜!无数事例告诉我们,永远不要忽视人的力量。人在困厄险阻乃至绝境中迸发出的巨大力量,将无数“不可能”化为可能,这就叫做“奇迹”!评价一个人的成功与失败,可以看两点:一是看结果,他捍卫了什么、失去了什么;二是看奋斗本身的意义,它是仅限于本身,还是能产生社会意义。在世俗的眼光看来,圣地亚哥也许是一个失败者, 老人每击退一次鲨鱼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最后遭到无可挽救的失败。但是,从另外一种意义上来说,他绝对是一个胜利者。因为,他不屈服于命运,无论在怎样艰苦卓绝的环境里,他都凭着自己的勇气、毅力和智慧进行了奋勇的抗争。虽屡遭厄运,却从不服输。他的身上体现了人的自尊自强的巨大精神力量。因此他是一个胜利的失败者,一个失败的英雄,是一个“硬汉”。说到这,我们不妨再来讨论一下:海明威以“硬”著称,但是他晚年却因为忍受不了病痛的折磨,选择用心爱的双管猎枪对着自己的下巴扣动了扳机。请问,海明威是硬汉吗?其实,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比如项羽乌江自刎,可他明明可以渡江逃命,“卷土重来未可知”是不是比“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更有意义?闻一多明知演讲必死,还是选择“最后一次讲演”,他活下来是不是比死掉更有价值?说白了,这就是“好死不如赖活着”和“赖活不如好死”的PK。前者是“最穷不过要饭,不死总会出头”,是“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也是即便生如蝼蚁,弱如苇草,也要展现顽强的生命力。后者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是“宁可站着死,绝不跪着生”,也是生命尊严的决绝捍卫。项羽的死出于“霸王”的自尊。闻一多赴死,是出于对阴险恶毒的抨击,对正义的捍卫。他们“把带血的头颅放到生命的天平上,让所有的苟活者失去了重量”。海明威为尊严赴死,谁又能说他不是“硬汉”呢?其实,谈到生死,我们有太多的话要说。是否死得其所,要看从哪个角度来衡量。从个人角度看,海明威不愿意在行将就木的时候,浑身插满管子,彼时心脏的跳动不再是他搏击、捕猎时荷尔蒙分泌的跳动,也不再是他站着写作时思虑澎湃的跳动,所以他鼓起勇气选择自我结束。身患渐冻症的蔡磊,则选择坚持到底。他要在最后一块肌肉失去动力,窒息而死之前,做不懈的抗争。在命运扼住他的咽喉之前,尽最大的努力掰开那只手。都是战士!再来看战士。冲锋号响起的那一刻,无数战士前赴后继。从个人层面看,冲锋在前的战士们面对着炮火覆盖,死亡概率极大。如果趴地装死,那冲锋号就变成了熄灯号。但是战士们无畏地将自己化作一块块铺向胜利的基石,他们的死真正地诠释了什么叫做“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也指引着我们“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之所以讲这些,是因为上课过程中,有很多很多同学赞同“识时务者为俊杰”,明知必败就应放弃。这种价值观其实是可怕的,更可怕的是它普遍存在。知败则弃,当死何为?我怕出现一群“奸贼”。我们再来带出下一个问题:海明威笔下的“硬汉”是如何展现的?这就得说说冰山理论了。海明威在他的纪实性作品《午后之死》中,把文学创作比作漂浮在大洋上的冰山,他说:“冰山运动之雄伟壮观,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文字和形象是所谓的“八分之一”,情感和思想是所谓的“八分之七”。前两者是具体可见的,后两者是寓于前两者之中的。这种创作理论就是“冰山理论”,即用简洁的文字塑造鲜明的形象,并把自己的感受和思想蕴藏在形象之中,使情感充沛又含而不露,让读者通过对鲜明形象的感受去发掘作品的思想意义。而这种简洁的文字又有独属于自己的名词——“电报式风格”。看看《老人与海》,结构和情节简单,人物少到不能再少,主人公性格单一而鲜明。“老人把双手浸在海水里,尽量保持头脑清醒。”“系紧帆船索,卡住舵柄,然后拿起绑上了刀子的船桨,尽量轻地举起来。”“张开手,轻轻地握住船桨,双手松弛下来。他又紧紧地攥起手,让它们忍着疼痛不畏惧。”避免使用过多的描写手法和形容词,特别是华丽的辞藻。“跟它们斗”,他说,“我要跟它们一直斗到死。”句子简短,对话简洁,语汇准确生动。 这些都是冰山显露出的八分之一。另外的八分之七呢?是隐藏其内的情感和象征意义。老人的形象极具概括性和代表性,他是一个老人,也是一个世界。圣地亚哥就是“硬汉”的代表,象征了经受多灾多难的坎坷命运去百折不挠,永不言弃的完美的人格;大海则是命运的象征,是我们生存的环境和人生的战场,它变幻莫测可能带给人们大马林鱼,也可能带来一群鲨鱼;而鲨鱼代表着人生中的挫折、厄运和劫难;人只有经历与“鲨鱼”的较量,才能成为强者,“流血的手指才能够弹奏出世间绝唱”;大马林鱼则象征了人的理想,是人们追求的境界;狮子象征着力量与勇气;小男孩儿象征着希望与精神的传承,就像高玉宝《红军树》里的“我”……是不是很熟悉?我们所做的句子赏析题,诗歌炼字题,不都是这样吗?只不过海明威先提出了“冰山理论”而已。也许是因为“迷惘的一代”吧。迷惘的一代”,是美国文学评论家格特鲁德·斯坦因提出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出现的美国一类作家的总称。这一代人的传统价值观念完全不再适合战后的世界,可是他们又找不到新的生活准则。他们认为,只有现实才是真理,可现实是残酷的。于是他们只能按照自己的本能和感官行事,竭力反叛以前的理想和价值观,用叛逆思想和行为来表达他们对现实的不满。我是“80后”,父母经历了“大跃进”“三年自然灾害”“文革”,可以说是身经百战的一代,他们眼中的我们手不能提,肩部能抗,调皮贪玩,是“垮掉的一代。等到“90后”茁壮成长起来,还不如我们,然后就成了“烂掉的一代”。“00后”我不知道叫什么,也许是“废掉的一代”?但就像班主任们老是说“你们是我带过的最差的一届学生”一样,每一届都是最棒的。“80后”没有垮掉,“90后”没有烂掉,“00后”也没有废掉,然而我们都曾“迷惘”过。我之前在《敢问路在何方——我讲<论语>十二章》中说过,“乌卡时代”“巴尼时代”的叠加,让普罗大众越想努力寻求出路就越觉得无路可走。但是从《论语》中,我们也许能够寻到“出路”。海明威塑造的硬汉们,也许就是就是在迷惘的迷雾中,建造一座灯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