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解读《挺经卷七 英才》,本篇命名为:磨炼而出。原文内容如下「天下无现成之人才,亦无生知之卓识,大抵皆由勉强磨炼而出耳。《淮南子》曰:“功可强成,名可强立。”董子曰:“强勉学问,则闻见博;强勉行道,则德日进。”《中庸》所谓“人一己百,人十己千”,即强勉功夫也。今世人皆思见用于世,而乏才用之具。诚能考信载籍,问途已经,苦思以求其通,躬行以试其效,勉之又勉,则识可渐通,才亦渐立。才识足以济世,何患世莫己知哉?」。原文中所提到的董子即为董仲舒(前179—前104),西汉思想家,儒学家。“子”是对其的尊崇,如老子、孔子、墨子一般。汉景帝时任博士,讲授《公羊春秋》。他把儒家的伦理思想概括为“三纲五常”,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从此儒学开始成为官方哲学,并延续至今。其教育思想和“大一统”、“天人感应”理论,为后世封建统治者提供了统治的理论基础。著有《春秋繁露》。原文中所提《淮南子》为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所著。本名《鸿烈》,鸿,大也;烈,明也;以为大明道之言也。另外引用的“《中庸》”二句出自《礼记·中庸》:“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本段的大意是,天下没有现成的人才,也没有生来就具有远见卓识的人,人才大多都是努力磨炼出来的。正所谓“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相自苦寒来”,人成才的过程亦是如此。《淮南子》说:“功劳可强迫威逼而使之成就,声名也可在强迫威逼的环境中立起来。”。董仲舒说:“努力做学问,那么所见所闻就会广博,持之以恒地寻求真理,那么道德修养就会日益进步。”。《中庸》里所说的“别人一次能学好的,我就学一百次;别人十次能学好的,我就学他一千次”,就是要勉励自己多付出工夫,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工夫。现在人人都期盼自己能够为世所用,但自身却又缺乏社会真正所需要的才能谋略。如果真正能从古代典籍中得到验证,再向那些事业有成就的人学习,苦苦思索通用于当世的途径方法,并亲身去实践,检验它的成效。努力又努力,精进再精进,那么就可以通达识见,才能也就逐渐培养起来了。才能见识足以有益社会,还用得着担心世上不知道自己吗?正如唐代诗人高适在《别董大》里说所的那样“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曾国藩不仅有知人之明,用人之智,而且还有树人之道。对于发现人才、造就人才的方法,曾国藩概括为八个字:“得人不外四事,曰广收、慎用、勤教、严绳。”广收,就是广泛访求、网罗人才;慎用,就是分辨良莠、知人善任;勤教,就是善于磨砺、促其成才;严绳,就是严加督责、清慎诚戒。曾国藩认为,领导者对于下属,除了识别人才、知人善任外,还肩负着师长的职责,需要因材施教,助人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