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同一篇课文出现在不同年级的语文教材上,让我禁不住对语文教材吐槽两句

 过河小卒2008 2024-11-05 发布于河北

    今天在考场监考七年级语文,我偶然翻开讲台上的一本语文新课本,看到朱德元帅的一篇课文《回忆我的母亲》出现在教材上。这也是我任教的八年级语文上册中的一篇课文,前一段时间刚讲过。同样的一篇课文出现在不同年级的教材上,我忍不住对语文教材的编写有一些意见,不吐不快。

          (八年级上册中的课文)

         (七年级上册中的课文)

  别的学科也许还有认知的台阶需要跨越,还有知识的难易层次需要考量。比如初二数学题不能出现在初一的数学教材上;初三的英语语法知识也不可能提前到初一去学。但是拿到语文教材上就可以。一篇课文今年出现在七年级教材上,明年就出现在九年级的教材上,甚至几年后一篇高中教材入选的课文,出现在初中的教材上(我当年上高中的时候学过的《送东阳马生序》现在就转移到初中了),也没有什么不可以。不用担心这样的知识会对学生造成降维打击,让他们学起来更有难度。

  有的课文前几年被拿下了,这几年又成了新课文添进去了(比如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贺敬之《回延安》、陈毅《梅岭三章》吴承恩《小圣施威降大圣》)。语文教材上课文的调整更换没有什么明白准确的理据,仿佛完全取决于当事人的偏好。

  课程标准推荐的名著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爱的教育》、《傅雷家书》、《童年》、《名人传》被拿下了,是它们不好吗?说不上来;《红星照耀中国》、《红岩》、《经典常谈》加了进去有什么好吗?也看不出来。

  教材一直在修订,修订一次就来一次各层次的培训,就有许多专家炮制出来的新的名词术语。以前的双基成了素质,素质又进化成了素养,语文分数却像学生的语文素养一样,看得见的退步和衰落。

  经典名著本来是想借助考试来刺激学生阅读的,可是结果是除了使得一部分书商获利颇丰之外,实在看不出有什么明显成效。

      (发下去等同废纸的书)

虽然每学期也有《国学经典读本》、《书法》混迹新课本中,可是有能胜任的师资吗?不是每个语文老师都能理解那些晦涩难懂的国学经典文字。不是每个语文老师能在指导学生练字上有话语权的。极少数人,他们的书写甚至还比不上学生。许多掺杂进教材的书发下去就等同废纸。倒是那些林林总总的课时练,经典试卷们大行其道。一群所谓的全国名师在各地中考试卷中搜集整理,胡乱拼凑出一堆堆文字垃圾,让学生深陷题海之中不胜其苦。学生学费书费免了,各类教辅读物,模拟试卷喧宾夺主,成了学生上学的重要开支。

  (折磨学生的教辅中的极品)

我们的教材到底要不要隔一段时间就来个无谓的折腾,像做拼盘一样,今天填几页,明天抽出几页,后天又把抽出去的再次放进去。以前曾经一度还有段时间教材实行循环使用,现在这样改来改去如何循环?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教材?教材的未来会更好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