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正定隆兴寺大悲阁宋代塑壁

 昵称68915313 2024-11-05

塑壁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中一种特殊的装饰手法,据记载,它创始于唐代的杨惠之。当时杨惠之和吴道子同师大画家张僧繇,因为吴道子在绘画方面成就卓著,“惠之耻与齐名,转而为塑”,后来成为与吴道子齐名的雕塑巨匠。当时中原地区很多山水塑壁出自杨惠之之手。后来 “郭熙见之,又出新意,遂令圬者不用泥掌,止以手戗泥于壁,或凹或凸,俱所不问,乾则以墨随其形迹,晕成峰峦林壑,加之楼阁、人物之属,宛然天成,谓之影壁”(邓椿《画继》卷九)。看起来这种塑壁很有点意象的趣味,很可能受到当时兴起的写意画影响。塑壁这种特殊艺术,自宋以后很盛行,“其后作者盛”。

大悲阁是全寺的主体建设,宋开宝四年(971年)建。原为七间三层五重檐的建筑,内供赵匡胤命铸的四十二臂大悲菩萨立像,高22 米,是现存最高的古代立像。阁两侧东西并列有御书阁、集庆阁,原与大悲阁以飞桥相联,整体造型宏伟壮丽。寺内大悲阁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铜像铸造于971年前,大悲陶的东、西、北三壁有观音、文殊、普贤三大塑壁,于端拱二年(989年)大悲阁竣工后造作,场面宏大,构图严谨,图景复杂,形成了以观音为主尊,文殊、普贤为辅的组合形式。

民国初年,社会动荡,隆兴寺的财源不济,寺院处于维持的状态,无力于殿阁的维修,致使规模宏大的宋代大觉六师殿坍塌,寺内一片荒废景象。民国二十年(公元 1931年),纯三和尚住持隆兴寺,目睹寺内殿阁倾圮,梁摧栋毁之败象,尤其是寺院的主体建筑大悲阁顶部坍塌,心中甚为不安,誓愿复兴。因工程浩大,力所不及。为保护大悲观音菩萨像,于1933 年采取权宜之计,在须弥座上兴建了一个十丈高的佛龛。民国三十年(1941年),任职当时河北省省长的吴赞周以及华北政务委员会的委员长王揖唐共同发起了隆兴寺的修缮工作,策划拆掉砖砌的佛龛并重修大悲阁。三年之间筹集资金达到240 万余元。并请北京的居士刘世铭先生提供了绘图、设计以及监督修缮等方面的支持,由北京阜民公司承接修缮工程。此项工程 1943 年农历正月初七开工,至1944年3月落成。然而,因财力不足,遂拆掉两侧耳阁(御书楼和集庆阁),将其旧木料用于主阁上。结果,不仅大悲阁面积缩小,风格改变,两侧耳阁也毀于一旦,致使大悲阁内宋代精美塑壁全部被毁,令人惋惜。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在寻找资料的时候还发现一篇《燕京大学考古团在正定始末》提到了大悲阁内还有壁画,我摘抄了一部分出来。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时任中国营造学社法式部主任的梁思成先后两次来正定考察测绘古建筑。由于当时兵荒马乱,滦东战事一触即发,梁思成原计划两周的正定踏查,只匆匆进行了六天就紧急返回北平。之后,他这次正定之行(4月16日至21日)的初步调查报告 《正定调查纪略》发表。之所以称之为 “纪略”,梁公在文中序言解释说:'归来竖理,觉得材料太多…·因纪而不考故曰纪,纪而不详故日略。”11月份梁思成第二次到正定调查,同行者有林徽因、莫宗江,用时半月余。回京后他计划将正定古建调查的详细报告,作为营造学社专刊第5、6期上下两集《正定古建筑:隆兴寺宋构》和《正定吉建筑:阳和楼及其他》连续出版。当时处于编著中的这两部详尽研究正定古建的专著,在以后的岁月里由于种种原因,未能面世,逃稿尽失,下落不明。

哈燕社正定考古团比梁思成早来正定半月,他们用一周时间集中在隆兴寺考古,其他古迹只做了浏览和摄影。此行来正定的人员有:顾颉刚、博晨光、刘兆戀、荣希白、许地山、滕圭、张顾年、赵澄、翁德林、荣媛女士、熊正刚、郭等女士、香洁琼女士、顾起潜、车润孙。

第三天哈燕社正定考古团在隆兴寺正式开始分头工作:博晨光负责调查建筑、许地山调查佛像、荣希白考录金石、顾颉刚整理隆兴寺寺史(摘抄出《正定县志》中有关隆兴寺材料)、滕圭调查壁画、张顾年专做测量、翁德林负责拓碑、燕大专业摄影师赵澄负责照相。

哈燕社正定考古团离开正定一周以后,中国营造学社法式部主任梁思成携莫宗江手 1933 年4月16日专程来正定考察测绘古建筑。在隆兴寺,梁思成从纯三方文那里知道了燕大诸君的大佛寺考古之行。6月14日,染思成、林徽因夫妇曾到许地山家里做客,与燕京大学的许地山夫妇、顾颉刚、荣希白、博晨光、刘兆慧、雷洁琼、荣媛一起共进晚宴,并否哈燕社在正定拍摄的照片,商谈编辑《大佛寺》一书。同年8月,梁思成撰写的《正定调查纪略》中曾多次提到燕大诸先生的这次正定之行,其中关于隆兴寺大悲阁内精美塑壁的年代,梁思成文中说 “这部分大慨都是宋代原物”,就是引用的哈燕社正定考古团的调查成果〝许地山先生说燕大诸君在北壁上还发现了元佑四年(1089年)的题字”。

1933年《旅行杂志》第12期刊登有笔名巨渊发表的一篇文章《正定隆兴寺考古记》,其中刊登了燕京大学考古团这次正定之行拍摄的一些照片。巨渊正是燕京大学考古团负责摄影的赵澄,他在文中说,1933 年他在正定一共拍摄了 200 余张照片,这次投稿发布了十几张。

图片

燕京大学考古团在正定图片

舍利寺

图片

正定县政府内宋代建筑

图片

正定县政府内现存赵子龙饮马石槽

图片

隆兴寺山门外

图片

隆兴寺摩尼殿

图片

隆兴寺摩尼殿后壁泥塑观音像

图片

隆兴寺大悲阁东壁壁塑普贤菩萨

图片

隆兴寺大悲阁塑壁残毁情况

图片

正定开元寺塔

图片

隆兴寺大悲阁大悲菩萨座前浮雕音乐队之一

图片

隆兴寺现存古砖传为宋代之物

图片

正定城内最大唐代遗碑“风动碑”碑头

图片

最有价值的是赵澄提到在大悲阁东西两栏绘制有壁画,虽有剥落但还算完整。一周后,染思成来隆兴寺调查古建筑时没有提及大悲阁的壁画。哈燕社留下的这张老照片为首现的大悲阁壁画。此幅壁画从内容到绘制风格来看似明代水陆壁画中常见人物抑或是佛教某护法等众。照片上共有六个人物,主要四尊中,三尊均手持护板,一尊右手指捻须,左手不可见。四尊神众身后还可见两位侍从,右侧随从双手略上举持幡或旗盖类,左侧靠近中央的侍从面部肤色较深,俩侍从均张嘴跳牙、慾目圆睁。推测此壁画应当绘制在大悲阁正面抱厦东西墙壁某处。

隆兴寺大悲阁东栏明代壁画之一

图片

近日互联网上找到十几张隆兴寺大悲阁塑壁的老照片,其中有一张没出现过的文殊菩萨的照片可惜拍虚了,但是起码证明了大悲阁里的塑壁存在三大菩萨和壁画。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