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闵祠八景 梅庆吉 在郑州参加完“孔子周游列国展览方案咨询会”,又马不停蹄地来到宿州,参加“闵子骞与孝文化研讨会”。外地代表都住在丰大国际大酒店,报到处也设在这里。10月11日是报到时间,主办方为每个人准备了一册十分珍贵的明万历年间的《闵子世谱》。我的老朋友冯佩介绍了一位名叫宫丽萍的曲师大学生,要来旁听会议,我给做了安排。她是中午到的,还带了另外一个同学常景剀。武新坦先生也为他们各准备了一本《闵子世谱》,并安排和我们一起吃饭。 午饭后坐上大巴,前往宿州学院,研讨会在该院礼堂举行。会议分两个阶段,前一个阶段为学院领导、埇桥区宣传部领导及其他相关领导致词,第二阶段为专家们的发言。大家就闵子骞的里籍、生活经历、行踪、品行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许多值得思考的内容。 会上有人提出一个有意思的话题,鞭打芦花的故事起于何时。据元郭居敬《二十四孝》讲:“周闵损,字子骞,早丧母,父娶后母,生二子,衣以棉絮。闵损,衣以芦花。”关于棉花的栽培历史,众说纷纭,有的说是外来物种,或汉代或南北朝时期传入中国,至宋才开始大面积栽培。那就是说,闵子骞那个时代应该没有棉花。但郭居敬那个时代已经有了棉花,但跟闵子骞无关。 我准备了一个题目:《闵子骞评说“鲁人为长府”》。武新坦先生说,这个你已经写成了文章,将来收到集子里,大家都可以看到,想让我讲讲对闵子骞文化遗存的调查。 我走孔子路,也走了许多孔子弟子,其中最多的当属闵子骞。闵子骞的文化遗存很多,在座的许多专家也都到过。但至少有三个地方他们都没有到过,我做了重点讲解。一处是河南省濮阳县的二贤祠,祠内供奉三个人,中间是孔子,两侧一位是闵子骞,一位是公西华。据当地文献讲,闵父娶的后妈,就是公西华的母亲,她是带着公西华嫁到闵家的。两个孩子长大后,一同到曲阜拜孔子为师。今在二贤祠西有公西和闵城两个村,分别住着公西华和闵子骞的后裔。 第二处是济南华不注山上的孝祠。据说闵子墓原来在此山上,后来想迁往东平,当走到济南市区时,刮起大风将棺材埋住,人们认为闵子骞自己找好了墓地,就地安葬,即现在百花公园旁的孝文化园。后人为保留闵子骞原墓的痕迹,在华不注山建了座孝祠。 第三处是山东沂源的闵仲祠。《论语》里讲,有人想让闵子骞为费邑宰,他说,再逼我,就要到汶上去了,即到汶河以北的齐国去。沂源是汶河的源头。当地的文献说,闵子骞真的到了汶上,隐居在这里。后来子路也在这里住过。为纪念孔子的两位大弟子,后人在此建了座闵仲祠,供奉闵子骞和子路。 第二天(10月12日)上午,参会人员前往曹村镇闵祠村参观。这个地方我来过多次,虽然前两年进行过一次维修,但整个格局没有变。我走孔子路,看到过多座闵子祠,这是规模最大的一座。该祠坐北朝南,三进院落,门外有口井,相传闵子骞时就饮此井之水,人称“孝泉”。井水至今仍然甘冽,村民仍在饮用。祠内前两座大殿,均为过厅,闵子骞像供奉在最一座大殿。 闵子骞墓在祠的后边,十分高大。前立有一碑,上书“周孔门高弟闵子冢”,为明代石碑的复制品。原碑遭到严重破坏,保存在闵子祠内。原来墓冢上长着粗大的松树,形成了一道奇特的景观,“闵墓松风”被列为宿州古八景之一。“文革”期间,将墓上的松树卖给了微山湖渔民做了渔船,换回来一台东方红拖拉机,还有一些瓦盆,分给村民,一家分几个都分不完,有些人家现在还保留着那种瓦盆。现在,墓上又栽了一些柏树,也长的挺大了。我问当地朋友:“为什么不栽松树?那八景不是'闵墓松风’吗?”他们说,其实就是柏树,松和柏常常是不分开的。闵墓后面还有两座小墓,即闵子骞后妈生的两个孩子,闵革和闵蒙。 中午,曹村镇政府安排在一个叫“小竹园”的农家乐吃饭。菜上来的时候,把我们给惊呆了,那菜不是用盘装的,而是盆,整整四大盆,都是肉,一盆猪肉,一盆羊肉,一盆鸡肉,一盆黄鳝。这四大盆是核心,又配了些盘装的菜,满满的一大桌,怎么吃得了哇!也太实惠得过了头!就我们这七八个人,有一盆主菜,再配上几个盘装的菜,就足够了。可能这家饭店就靠着这种实惠,当然味道也不错,才吸引了四面八方的人到这来就餐。我查了一下,这个地方已经离开了宿州,属于萧县官桥镇。 闵祠村的闵子祠与闵子墓,在所有与闵子骞有关的文化遗存中,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除祠、墓外,还以此为依托,形成了闵祠八景,这种文化现象也十分独特。这个地方我来过多次,一直想全面考察一下闵祠八景。这次我跟武新坦先生又提出了我的想法,他给做了安排。午饭后参会人员都返回宿州,我则留了下来,由闵凡保作向导,闵新传给开车,开始了闵祠八景的考察。 我们出了闵祠村一直向南,不远就到了一处著名古代遗址——古台寺。这附近有个小村子叫么(腰)庄,为闵祠村的一个自然村,遗址在村南,可明显看出隆起的土丘,南北长约300米,东西宽约200米,高出地面10米,总面积约6万多平方米。经多次考古勘探,证明为新石器时期遗址,包含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是皖北地区最早的新石器时期遗址,距今已有8000多年的历史了。因台上曾有座寺庙,所以被命名为古台寺遗址,2013年3月,被公布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随后我们又来到一座小山前,闵凡保说,他根据明万历年间的《闵子世谱》上的记载,“摸儿寒山”就应该在这一带。该书记载: 从祠西南行四里许,曰寒山。其下平阜处,昔传为摸儿村。当子骞执靷冻仆卧地,其父不知其寒,比杖之而芦见,然后垂涕而摸之以手,故名。志以诗: 慈父摸儿尚有村,严寒摸罢几消魂。 但留诗在儿无恙,便著芦英也是恩。 从闵祠村向南,一直到海螺水泥厂,都是平原,从水泥厂再往南才开始有山,大致四里左右。说话一年的冬天,闵父带着三个孩子,赶着牛车出门,闵子骞赶车,因冷把鞭子掉在地上。父亲很生气,就用手杖打了他一下,衣服破了,发现里面都是芦花,再看另两个孩子,都是棉花。父亲立刻明白了,掉转车头,想把这个偏心的老婆休了。这时闵子骞跪在父亲面前说:“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听了儿子的话,父亲抚摸着冻得发抖的儿子,流出了眼泪。后人为纪念此事,便将此地取名为“摸儿寒山”。山下不远处原来有个村子,那就是摸儿村,现在合并到别的村里了。闵凡保说,按照《世谱》,这个位置大致不错。将来可考虑在这立个碑,记载下来。 这个地方,有可能就是摸儿寒山 从这向西北看去,那里也有座小山,即闵祠八景之一的两子山。《闵子世谱》上也有载: 自祠越晒书台石桥南行二里许,则两子山也。州志误作梁,当年或率作,或析异,两子居于其下,故名。然无所考订。山亦不甚高,亦无佳木奇卉。唯是远望,是跽似踞,相对骞山,有拱向之势。志以诗: 两子名山事若虚,骞冈草树怅离居。 自从底豫相忘后,愿作南屏护旧庐。 对两子山,清光绪《宿州志》卷三有载:“梁子山:山脊隆起,如屋之梁,距城八十里。或云以闵子骞两弟得名,曰两子山,在闵贤集。”武新坦《孝圣闵子骞》一书里,也有记载: 两子山:闵子祠西南约900米,有两座小山。相传闵子骞的两个弟弟闵革、闵蒙幼年时常到此山打柴割草,闵子骞的后母指山为人,故称两子山。 在闵子祠西,有一条小溪,那就是著名的洗絮沟。《闵子世谱》一书载: 洗絮沟:发源于祠西北半里之平原,万泉沸涌,久雨弥盛,旱亦不涸。故道自祠后引至东骞山之下,约百余步。南折又百余步,至祠东。再折而西,与洗砚池水汇,经祠内入大沟,湾环曲抱。至台东,与西泉水合流入淮,居民资其灌溉。洗絮者,洗涤芦絮,恐父之再见而伤其心也。志以诗: 洗絮当年意若何?尚留遗迹在山涡。 尘缨不敢临沟洗,怕有神龙为护呵。 作者的意思是说,闵子骞怕父亲见到芦花伤心,所以到河里将芦花洗掉,因而称洗絮沟。武新坦先生则另有说法: 洗絮沟:闵子祠西有一小溪,此溪虽小,但终年不涸,溪水常年清澈见底。每当春夏之时,两岸奇花异卉,鲜艳夺目。翠绿的杨柳,倒映池中,分外妖娆。当年闵子骞每日清晨蹲在溪边,刷洗胡须。传说闵子骞胡须长尺许,粗硬像梗,寒冬腊月,冰封小溪时,闵子骞一到溪边,面对小溪,冰冻即刻融化。闵子骞倒映在溪中,而胡须却直竖在唇边。闵子赞叹曰:美哉!不是溪洗须,而是须洗溪。 是说闵子骞有一口好胡须,经常到溪中去洗,所以又有“洗须沟”之称。据村民讲,当年洗絮沟里长满了荷花,全是洁白的颜色,十分好看。藕也十分好吃。只是因为种藕费时费力,又不挣钱,就没有人再愿意种了,使闵祠村少了一道景观。 洗絮沟 从洗絮沟往西不远,有一片不大的水域,水边长满芦苇,名字叫“芦花湖”。据说闵子骞后母就是从这里采芦花给他做棉衣的,因此也成为闵祠八景之一。武新坦《孝圣闵子骞》一书里写道: 芦花湖:闵子祠西北约500米处,一望无际的湖水碧波荡漾,湖边芦苇丛生。每当秋末季节,白茫茫的芦花如晨霜,如白雪,微风乍起,如粉蝶飞舞一般,名曰芦花湖。使人悠然忆起'鞭打芦花“的孝贤故事。 沿洗絮沟向南约二里左右的西岸有个土堆,相传那就是闵子骞晒书台。《闵子世谱》里有载: 晒书台:由祠西南行二里许,岿然高,郁然茂者,曰晒书台。台平阔,可二十余亩。中为兰若,丰碑古木,杰阁幽楼,不知何代所创。台东有井,不知何代所凿,比丘不饮其水。台东洗絮沟,自东北而环绕。台西泉水,自西北而抱络。水经台前石梁下,东与沟水汇流入淮,浮屠冬夏赖之。岂闵子尝晒书其上欤?志以诗云: 今年重到晒书台,闻有人从汶上来。 寄说诸书俱不晒,常将印板日边开。 武新坦先生的《孝圣闵子骞》一书,对晒书台有更详细的描写: 晒书台:闵子祠南约500米有一古台,高出地面10米,方圆占地0.47公顷有余,台顶平坦,尚有古阁之痕迹,四周草木繁密。相传闵子骞每到中伏之季,便套用三辆马车,运送书简,搬至高台阳光暴晒,以防虫蛀及腐蚀书简。名曰晒书台。 从以上记载来看,当年的晒书台很有规模,上面曾有佛寺、丰碑、古木,今已无存。在闵子祠东有一水潭,那就是闵子骞洗砚池。《闵子世谱》有载: 洗砚池:在祠正东,有止水一涡,深而黑。又接所引洗絮沟活水,由祠仪门外正门内甬道中,寒涧西流而入大沟。世传闵子于此洗砚,故名。经今堙塞,无复议浚泽,致令古迹漫灭,是亦奉祀者之责也。志以诗云: 洗砚池承洗絮滨,帝鸿一浴一番新。 墨云赚得蛟龙起,散作甘霖大地春。 洗砚池 武新坦《孝圣闵子骞》也写到此事: 洗砚池:闵子祠堂东侧有一小溪,宽约7米,长约27米。池水呈青黑色,池泥黑之如墨,小池周围泥土为黄褐色。古人云,此池是闵子骞洗砚之池。池周围用毛石圈成,古朴典雅,赏心悦目。 在闵祠村以东有座小山,距祠约200米,海拔187米。相传闵子骞常到山上读书游玩,后人便以闵子骞的“骞”字命名此山。明嘉靖《宿州志》卷一载:“骞山:在闵子墓左。”光绪《宿州志》卷三亦载:“骞山:距城八十五里,在闵贤集。山前有闵子墓,左有龙涴潭。墓前有祠,傍有洗絮沟、晒书台。”《闵子世谱》也写到了这座小山: 骞山:在祠东百余步,石磴巉岩,赑屃而跻,上口口口三处各亩许,遗有瓦砾,盖亭台废址也。传闻山多松柏,望之蔚然。金兀术南侵,恐设伏其间,削代(颖为伐——引者)焚毁,山为之赤。近有典守,严禁樵牧,周回草树渐就蒙茸。即闵子旧庐,故得名焉。志以诗云: 桑田沧海几纷更,惟有骞山不世情。 地主从他青白眼,可能容易掩声名。 而武新坦先生则说,是因闵子骞少时曾到山上读书、游玩而得名。并引清朝诗人董鸿图《骞山颂》诗一首: 山以名贤重,钟灵不计年。 蜿蜒环龙树,岚霭映祠烟。 绝引岩增峻,衣芦石解怜。 登临怀古迹,惆怅白云巅。 骞山 闵新传的哥哥在一座山上建了个农场,自己修了索道。我们坐索道上去,整个闵祠村尽收眼底。在村里看着挺高大的骞山,原来十分的矮。 从山上俯瞰闵祠村 从山顶上看到的骞山 在闵祠村周围,还有两处地名与闵子骞有关:一为没绵贤山,二为姚婆山,《闵氏世谱》中均有记载。关于没绵贤山,该书写道:“俗传闵子儿时,尝偕二弟游嬉于此。二人口口口口之曰:此闵公三子没绵者,当是贤者。山在祠南五里许,与两子山相越二百余步。”这个说法,似乎闵父还有一个叫“没绵”的儿子,是个贤人,所以叫没绵贤山。两子山是个孤零零的小山,与周围的山距离都很远。据闵祠村的朋友说,海螺水泥厂那个位置原来有座小山,因建厂而削平了。也许那就是没绵贤山吧? 关于姚婆山,该书记载:“为闵子后母姚氏而名之也。后有近是山者,纳继室亦姚姓,既贤且惠,抚前妻二子不异所出。比二子显贵,感其恩而讳其姓,更名赵婆山。古迹昭然,似不得徇私情为存灭也。”没有说明具体位置,但据《世谱》里的地图来看,距离骞山不远。在闵墓图上,看到墓东标有一座小墓,闵凡保说,那就闵子骞后母的墓,现在有人家在上面盖了房子。 关于闵祠八景,历史文献中曾有记载,但都语焉不详,是武新坦先生在《孝圣闵子骞》一书里,有史以来第一次进行梳理,并一一进行论述。武先生归纳的闵祠八景是:洗絮沟、芦花湖、洗砚池、骞山、两子山、铁板桥、石羊湖。其中对铁板桥的表述是: 铁板桥:在落霞河上,立有一块青石板桥,坚固如铁,别树一帜,曰铁板桥。这座桥由闵子骞亲领百姓修铺,为方便百姓出行之桥。 在《闵子世谱》里,有闵子桥的介绍: 在州治北八十里,闵子集闵子铺北四十步许。桥为古址,不甚阔大。山水冲突,往来病涉,圮而再修。越桥有小山,立泰山行宫。旧闻唐宋时为闵氏家庙,岁时伏腊,聚族人于其中,盖闵祠之南屏也。 不知说的是不是同一座桥。开上先生的书中对石羊湖介绍说: 晒书台前地势低洼,每逢雨季,便积水成湖,湖边杂草丛生,犹如绿色地毯,直铺大地。相传每逢湖边青草茂盛季节,便发现一群雪白如银、身体肥大的绵羊在湖边吃草,当百姓想捕捉它时,便无影无踪。闵子骞称这羊是神羊,有神羊,周围村庄便年年丰衣足食。当地人为镇住神羊,不使其逃走,闵子骞就雕八只石羊,矗立在湖心。人称神羊湖,也称石羊湖。从此以后,周围的庄禾便风调雨顺,百姓也丰衣足食了。 在有些文章里,提到闵祠八景,还有“血水河”。据闵凡保和闵新传讲,这里还有一处奇特景观血水河,实际是两个泉子,一个流出的是清水,一个流出的是红水,不知为什么是红的。闵新传讲,小时候经常到泉里喝水,但只喝清水,不敢喝红水。后来建海螺水泥厂,破坏了水源,红水就不再流了,清水也流的不多了,也没有人去喝了。那条水沟就在古台寺南。但他们没讲与闵子骞有什么关系。 这说明,在闵祠村周围,与闵子骞有关的地名与景观不止八个。但到现在,许多都被破坏,今已所剩无几。我这次来,也没有看全,只是大致看看。我在想,若能恢复闵祠八景,那将为现有的闵祠、闵墓锦上添花,使这一带的闵子骞文化更加丰富多彩,也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笔重要的文化遗产。 10月12日下午,在闵祠村看完“闵祠八景”,又回到宿州,在快客附近找了家旅店住下。 2024年10月25日第一稿 2024年11月5日第二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