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孔子去旅行之260:王寿村有本珍贵的《董氏族谱》 梅庆吉 因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才使孔子思想定于一尊,在我国历史上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所以他在我国思想史上,乃至儒学发展史上,都占据着特别重要的地位,被称为“群儒之首”。我的衡水之行,就是为董仲舒而来。他的故里在枣强县旧县村。 12月14日上午,我们离开孔颖达墓,直奔枣强县。在县委县政府院里,见到了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刘子敬,由他带我们去王寿村。我知道董仲舒故里在旧县村,不知去王寿村干啥。大概是刘部长看出了我的疑问,就说,王寿村是董仲舒二子生活的地方,村里保留着两本十分珍贵的《董氏家谱》。这让我产生了极大有兴趣。 王寿村属唐林乡,在县城的东面,距离不是很远,不长时间我们就到了村里。之前刘部长给村支书董振昌打了电话,他正在村口等我们。村里,为村史建了一座很像样的宣传墙,上面写着《前王寿村史》: 据《世说新语》载:董仲舒(公元前189-前103)有一儿名符起,因故投奔距旧县村五里路的董仲舒好友王善友家。董符起将这位孤独贫寒的儒士养老送终后终生生活于此并传宗接代。明《枣强县志》载,确有王善友此人,因“善友”谐音为“寿”,后来此村改名为王寿村。后又沿(演)变为前王寿、后王寿。现两村百分之九十五为董氏。昔日两村皆有董氏家庙,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土地改革中拆除。古时岁首前后王寿及周边苏谷村、朴庄村、张家庄等村同宗董氏,聚于旧县董氏家祠前祭祖,近代依然。前王寿村至今存藏清代重修谱书,序称董仲舒为太始祖,故王寿村系董仲舒序后裔之脉。 文字很简略,但对王寿的发展脉络交待得十分清楚,从中可以看出,王寿村在董氏家族发展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宣传墙背面写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文化底蕴,世代传承。” 文章开头说的《世说新语》,我查了一下,此事载于该书《言语》篇中。陈寔是东汉时期一位品德高尚之人,却被颍川太守剃去了头发,这是对人一种侮辱性的刑罚。有位客人问陈寔的儿子元方:“太守是怎样的人呢?”元方回答说:“是高明的君子。”客人又问:“那么你老爹是怎样的人呢?”元方说:“是忠臣孝子。”客人先引用《易经》的上话:“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又问:“哪里有高明的君子,去惩罚忠臣孝子的呢?”元方说:“您的话太离谱,所以我不回答你。”客人说:“你是把驼背弯腰当做恭敬,是不能回答。”元方毫不客气地反驳说:“昔高宗放孝子孝己,尹吉甫放孝子伯奇,董仲舒放孝子符起:唯此三君,高明之君;唯此三子,忠臣孝子。”这是关于董仲舒之子董符起最早的记载。 王善友是董仲舒的好友,一位饱学之士。因家境贫寒而投靠董仲舒,便将他安置在了董氏庄园内居住,即现在的王寿村,当时的名字叫王善友村,后来“善友”发生了音变,演变成了“寿”字,成了王寿村,一直沿用到现在。董仲舒的二子董符起十分不孝顺,董仲舒很是头痛,自己又常年在外做官,便将他交给王善友管教。在王的教导下,终于改过自新。符起将王善友养老送终后,便定居在了王寿村,繁衍生息,逐渐成了一个大家族,并不断外迁。现在全国许多地方的董氏,都是从王寿村迁出去的。自明代开始,王寿村分成了前王寿和后王寿两个村子。说明王寿村在董氏家族史上的地位,俨然成了董氏的“祖庭”。 《董氏家谱》在村民董关孚家,平时密不示人,因之前打过招呼,所以我们一到他家,他就把家谱十分郑重地拿了出来。纸张已经发黄,但质量很好,基本没有破损,字迹也很清楚。这样珍贵的文献资料,只是翻翻是没有意义的,我小心翼翼地请求主人:可不可以拍照?主人说“可以”,这让我大喜过望。其实正文对我们搞研究的人来说用处不大,最主要的是谱序,业内人士称“谱头”。 家谱共有两部,一修于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前有《董氏族谱引》。考虑到这份家谱一般人很难见到,所以将《谱引》全文录在下面: 盖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即如水有源而木有本,族谱之所系者重矣。溯吾家,豢龙赐姓,由来已久。惟自汉武帝时,广川仲舒下帷发愤,以贤良对策仕江都王相,而董姓益显。廼考《汉书》,江都公徙居茂陵,子与孙皆以学至大官,后世名爵无传。吾固不敢以为狄梁公之确也,然据甘陵郡故城西北有董学在焉,蓨西郡景州西南旧县东北广川镇南董故庄,父老相传有董墓、董园。先世土著棘津郡枣强县故壘宵声王善有邨,古广川地址也。但缘金太宗天会四年,河水涨溢淹没城郭(即旧县广川县也)。官民庐舍,族谱沦落,遂致世系难考。吾祖茔在后王善友村西北二里许,墓虽存而名俱失传。故族昉自讳士明、士敬、士能、士安、士诚、士新、士廉、士宽八公叙起。吾祖士明之裔,住前王善有村;二支士敬之裔,住后王善有村;三支士能迁山东济阳道口;四支士安迁章丘县康家庄;五支士诚迁寿光洱河;六支士新、七支士廉、八支士宽同迁章丘县张家林。各世其居,瓜瓞绵衍,宗谱传焉。 序言开头的“豢龙赐姓”,讲的是董姓由来。相传黄帝的己姓子孙中有个叫叔安的人,被封于飂(此字有两个发音“liù”和“liáo”,所以有的文献上又写作“蓼”,在今河南省唐河县),称为飂叔安。飂叔安的儿子董父,为帝舜驯养龙,被舜赐姓为董,任职豢龙氏,封之于鬷(音zōng)川(今山东定陶县),从此,他的后代便以董为姓。 尽管董姓的历史很长,但使其大显于世的,则是董仲舒。他生有八子一女,因其外出做官不断辗转,他的子女也跟着他分散到了各地。老大董蕡跟随董仲舒去了河间,成为河间派始祖。后董仲舒到长安做官,其三子董蕳、四子董蔁、八子董荌,先跟随他去了陇西,后又迁往江南。去江南的还有老五董苕。七子董萭、女儿董蒨盼则跟着他到了长安。留在故里的,只有老二董符起。老二这一支在故里繁衍生息,逐渐形成了一个大家族。由于金天会四年(1126)洪水泛滥,将这一带淹没,“族谱沦落,遂致世系难考”,以前的世系梳理不清,所以这本家谱就从士明写起。此家谱将董志先奉为太始祖,谱上写道:“太始祖董讳志先,元配陈氏,生五子:明、敬、能、安、诚;继配朱氏生三子:新、廉、宽。”这八个人均被奉为始祖。谱书在“士明”下注:“住前王善友。”在“士敬”下注:“住后王善友。”其他六位均迁往山东。 另一本谱书修于道光二十三年(1843),谱前亦有序: 人生戴履间,实本乎祖以生。天覆地载之中,四海九州之大,凡有血气而为人者,无不本乎祖以生。欲尊乎祖者,莫大于修乎谱矣。谱牒之修,尊祖敬宗之义也。祖宗创业于前,子孙承续于后,代继代,世继世,支派源流永远无穷,岂外于斯谱乎!吾族世居枣邑城东后王善友村,始祖仲舒,贤良对策,汉代鸿儒。自汉至今,数千余年,世代递更,天灾人害不可枚举,前代渊源因已失传,嗣后自讳士敬公叙起,为始祖。士明、士敬、士能、士安、士诚、士新、士廉、士宽兄弟八位,各居异地,具有谱存,兹不备载。此特叙我始祖士明一支之裔。士明生四子:福、贵、广、成,分为四门。广生五子:月、海、震、环、武。此门人丁繁多,又别为五支。始祖以来,惟有谱布,而无谱书。今立谱书,非故为多事也,诚恐谱布倘有不测之事,以至伦次无辨,罪莫大焉。故敬修谱书,轮流分存,不惟展阅便易,即有水火盗贼之患,亦可保全无失矣。夫水有源,木有本,源本之义人皆有之。后世子孙续而修之,将各门之子孙列诸各门之后,庶几世远年湮,家乘不致泯没,俾知绵绵瓜瓞,某为某祖之支,某为某祖宗之派,凡我族人,尊卑老幼,秩然不紊,井然有条,是所望于后人云。 跟嘉庆谱相比,有一点不同。嘉庆谱把董志先奉为太始祖,将其置于谱书的最前端。道光谱觉得不太合适,把太始祖上溯到董仲舒。序中说道:“太始祖仲舒,贤良对策,汉代鸿儒。”所以此谱开头就从董士明写起。在谱书正文第一页下边还有一段话:“自金元时遭变失传,故祖茔坟丘虽在,而名皆无考。明永乐二年癸卯,异地交迁,因土著兄弟八人,迁去山东五位,后徙张家庄又随去一支,本家剩前后村二支。”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在道光谱的基础上又作了新续,是一张大谱,没有成书,上面亦有谱序。此序前一段全录道光谱序,之后又加了一段下面的话: 自金元时遭变失传,故祖坟茔丘虽在,而名皆无考。明永乐二年(癸卯),异地交迁。因土著兄弟八人迁去山东五位,后从张家庄又随去一支,本家剩前后二支。长支士明,生四子:福、贵、广、成。士明墓在村西祖茔。三子广祖墓在祖茔跟穴。次子士敬生四子:有、兴、荣、俊,墓在村西祖茔。三子士能,自张家庄迁山东济阳县道口,后迁寿光县丹河。四子士安,元配赵氏,生二子:勤、宗,墓在章丘县康家庄;继配姜氏,生二子:鉴、茂,墓在高唐寨;五子士诚,迁居山东寿光县洱河,青州府管辖;六子士新、七子士廉、八子士宽,俱永乐二年迁居山东章丘县张家林。各世其居,瓜瓞绵衍,宗谱传焉。 看到 这两份珍贵的《董氏家谱》,不由对这两份家谱冲破层层险阻保存至今产生了深厚兴趣,便向村民了解曲折的保护过程。王寿村董氏族人对这两部家谱视如掌上明珠,平时认真收藏,遇到重大的祭祀活动,才拿出供奉和祭拜。可是到了“文革”时期,这两部珍贵的家谱则受到了威胁,红卫兵闯入村里,声言两部家谱是“四旧”,要求交出来烧掉。他们说尽了好话,总算把他们支走了。但他们知道,说不定哪天他们会再来,躲过初一躲不过十五,怎么办?为保管好祖传的家谱,一位村民在一个夜晚,将家谱用油纸包好,偷偷地埋了起来。直到改革开放,政通人和,他们才又把家谱挖了出来,使之得以重见天日。 因为两个王寿村95%以上都是董姓,所以两个村里都有董氏祠堂,可惜的是今均已不存,掩埋在了历史的尘埃之中。但是村里上了年纪的人,仍能清晰地描述出当年祠堂的样子。 前王寿村的祠堂位于村南,始建年代无考,占地20亩左右,四周环以高墙,歇山式大门,门楣上刻“董子祠”三个大字。两进院落,每进院落各有一座大殿。大门至前殿,砖铺甬道,两旁翠柏参天,足有数十株。前殿面阔三间,灰瓦覆顶,饰有脊兽,前出报厦,花棂门窗。门两侧柱子书有对联一副:“书受秦烧十三经重阐奥义;策承汉诏四百载广开文明。”门上悬木匾“汉代鸿儒”。殿中央有一像龛,高3米,内有董仲舒泥塑彩绘坐像。左右分立一书童。像前有供桌,上面摆放着香炉等祭祀用的礼器。周围墙壁上绘有书画。后殿也是面阔三间,灰瓦盖顶,饰有脊兽,花棂门窗。殿内悬挂着10×6米的巨幅家谱,前置香案。这进院落还有东西厢房各一大间,西厢房存放祭器,东厢房供守庙者居住。南端有一株古柏,挺拔参天,树围双人合抱都抱不过来。 后王寿村家庙,建筑风格同前王寿的基本相同,门楣亦刻“董子祠”三个大字,前殿祠堂三间,上悬“慎终追远”匾额,黑地金字,出厦,花棂门窗。门两侧的柱上有对联一副:“才贯天人共仰廷陈三策;文兼敦化永传学富五车。”灰瓦盖顶,脊似龙背,饰有螭吻,殿内有董仲舒泥塑彩像,端坐中央,左右各有一童协侍。像前置长方供桌,上摆香炉烛台等供品。院内古柏数株,苍翠葱郁,枝桠盘曲如龙飞凤舞。祠东侧悬挂一铸铁古钟,高五丈,围九尺,敲击声闻数里。后殿三间,悬挂8×3米巨幅家谱。安置形式、祭祠方式和前王寿村的一样。 在前后两王寿村西北四五里处,还有董氏祖莹,地敞道宽,千年柏树数万株,古柏森森,石碑林立,庄严肃穆。据前王善友村董氏谱记载:“考吾祖茔在后王善友村西北二里许,墓虽存而名俱失传。”20世纪40年代土地改革期间,树木被两村董氏族人平分,每户五株,之后陆续伐掉。石碑于20世纪50年代,被拉走烧了白灰。现在的祖坟,已经变成了一片农田。 2019年11月4日第一稿 2019年12月1日第二稿 2020年1月26日第三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