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来稿选粹】拙夫|失踪的杨廷柱

 新锐散文 2024-11-06 发布于河北

新锐散文

情怀温度

情感,思想,

角度,视野

失踪的杨廷柱

1939年3月,接到家里人捎来的消息说,三弟廷柱失踪了。在柳林经商的杨廷梁,不得不放下手中活计,着急忙慌地赶回孝义老家。
1938年2月,孝义县城被日军侵占,日本人从西关村一路向西,烧杀抢掠无恶不做。偏店村苏三娃被日本人用刺刀捅死了,还放火烧了很多房子;圪卓头十多户村民被日本人杀死,还抢了很多东西。父亲把日本人在孝义的恶行一一说给杨廷梁听。
父亲担心,廷柱是不是已经遇害了。
父亲已年迈,寻找三弟的任务落在大哥杨廷栋和杨廷梁身上。而大哥廷栋是个游手好闲、常不归家的主儿,连他自己的老婆孩子都不管,哪有心思去找同父异母的三弟。父亲拿这不成器的败家儿也是没办法,只能每天追撵杨廷梁外出寻找三弟廷柱的下落。
三弟廷柱已经23岁了,父亲张罗着为他说过几次媳妇,他都不去相见,说反对包办婚姻。因为此事,廷柱没少与父亲呕气。父亲气不过,就拿着棍棒追打,廷柱总是一溜烟地跑了,有时候几天也不回家。而这次不同,父亲也没打骂,廷柱就这么悄然无声地失踪了。
杨廷梁挨村挨户地打听,几乎问遍了兑九峪镇所有村子,还是没有三弟的消息。这一路上,不是碰到日本鬼子搜查,就是遇上勾子军(阎军)抓壮丁。杨廷梁不能光明正大地走大道,也不能盲目地瞎打听。他从一个村庄去往下一个村庄时,总是绕着小路夜里走。进了村子,他先到认识的人家打问,再向别的穷苦人家打问,哪怕一丁点线索,杨廷梁也不放过。
有一村民告诉杨廷梁,可去碾头村问问,那儿驻扎着八路军115师一个团,最近好多年轻人都去那报名参加了八路。这一消息,无疑给了杨廷梁很大的信心。即刻动身火速赶往碾头村,杨廷梁恨不得马上见到三弟廷柱。
在碾头村八路军驻地, 一位姓唐的八路军干部接待了杨廷梁。根据他提供的名字,八路军干部查了一遍新入伍的青年名单,没有“杨廷柱”这个名字。杨廷梁又把三弟廷柱的外貌特征向八路军战士描述了一下,战士们纷纷摇头说没见过。心中燃起的希望,就这么破灭了。刚刚还信心十足的杨廷梁像泄了气的皮球,一下就蔫了下来。
正赶上吃饭时间,炊事班的战士以为杨廷梁也是来参军的,就给了他一个窝头吃。闲聊中,炊事班长才知道杨廷梁是来找人的。根据杨廷梁的再次描述,炊事班长说还真见过这么一人。大概在一个月前,有个年轻人像杨廷梁一样,吃过炊事班长递给的窝头,至于年轻人现在何处就不得而知了。虽没有见到三弟廷柱,但这已经是最好的消息了。杨廷梁谢别八路军干部和众战士后,匆匆赶回家,将三弟廷柱的音讯告知父亲。虽然不确定三弟是否参加了八路军,杨廷梁告父亲说廷柱是参加了八路军。还编了一套瞎话,向父亲描述了廷柱穿上军装的样子。
暂时稳住了父亲波动的情绪,杨廷梁还要返回柳林继续做他的生意,同时再四处打探三弟的确切消息。
1939年9月,日本人攻占柳林。在抢夺老百姓财物时,日本鬼子朝抵抗的杨廷梁开了一枪。从此杨廷梁的右腿就瘸了,那一年他只有36岁。时局动荡不安,买卖又不好做,杨廷梁决定回老家务农,也好陪在父亲身边尽孝。1940年春节,杨廷梁舍弃自己在柳林多年积攒下的财产,拖家带口返回老家兑九峪镇桑湾村。
回到桑湾村的杨廷梁,一边作务着自家的几亩薄田,一边继续打探着三弟廷柱的消息。然而,三弟廷柱如人间蒸发了一般。父亲的身体状况大不如前,让杨廷梁愈发地焦躁不安。每次父亲问起三弟廷柱的消息,杨廷梁只得找各种理由搪塞。

时间到了1946年,抗战结束后,国民党反动派发动了全面内战。中共中央发出《以自卫战争粉碎蒋介石的进攻》的指示,中共吕梁军区副司令员马佩勋率分区警卫连、通侦连及洪赵支队一个营,从汾阳打回孝义,拉开了解放孝义的序幕。在攻打兑九峪镇阎军据点时,吕梁军分区独四旅一名解放军战士辗转找到杨廷梁,塞给他一封来自辽宁本溪的信。
这正是三弟廷柱写给父亲的信,可是父亲已经看不到了。父亲一直念叨的廷柱娃,终于有消息了。早已泣不成声,杨廷梁跪在父亲坟前,把三弟廷柱信中说的话,一字一句念给父亲听。
当年,杨廷柱偷偷参加八路,是怕父亲不同意,才擅自做了主。为了不让家里人受牵连,杨廷柱报名参军时改名“杨万胜”。当兵后,杨万胜分在八路军115师2团3营12连。在晋西南根据地集训一个月后,杨万胜即随部队转向山东鲁西地区,部队番号改为八路军115师343旅8团,杨万胜在3营12连当战士。挺进山东后,八路军115师与山东纵队团结一心,浴血奋战,不断开创敌后抗战新局面。
1941年1月,日军第21师、32师出动10多架飞机、20余辆坦克、300余辆汽车、纠集万余兵力,对鲁西地区抗日根据地进行报复性扫荡。在一次反“清剿”战斗中,杨万胜不幸被炮弹击伤,送往后方医院救治。
由于日本鬼子对根据地的疯狂扫荡、经济封锁、资源掠夺,加之战争破坏和自然灾害,根据地的军需供给十分紧张。尤其国民党政府断绝了八路军的装备供应后,战士们缺衣少穿,生存环境愈发恶劣。1941年9月,伤口未完全愈合的杨万胜,被调往旅部新组建的军鞋厂工作。
日本鬼子频繁扫荡,不断派出暗探四处寻找鞋厂的踪迹。不得已,军鞋厂只能缩小目标,四处转移躲避搜查。1942年9月,日本鬼子对鲁西地区进行大扫荡,鞋厂百余名工人在转移过程中被俘。鞋厂工人和阳谷县抗日政府军政人员,被日本鬼子用汽车拉往济南,修筑战壕碉堡。在济南战俘营,鞋厂工人联合劳工发动多次暴动,与日本鬼子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鬼子就开始疯狂掠夺东三省的矿产资源,在当地建立各种矿石开采、金属冶炼等企业。辽宁本溪湖煤矿就是日本鬼子入侵东北后,建立的第一个大型煤矿。为了加紧掠夺中国资源,日本鬼子实行“人肉开采”血腥政策。所谓人肉开采,是指不考虑煤矿工人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只求出煤率的暴力开采方式。日本鬼子通过诱骗、抓捕等手段,掳掠大批中国人下坑挖煤。
1942年,本溪湖煤矿发生瓦斯爆炸,1500多名矿工死于一氧化碳中毒。为了补充人员损失,日本鬼子从各地战俘营挑选劳工。1943年1月,27岁的杨万胜随同200多名劳工,被送往辽宁本溪湖煤矿挖煤。本溪湖煤矿工作环境极为恶劣,矿工们没有御寒的衣服穿,没有足够的食物填饱肚子,没有干净卫生的饮用水,伤寒、霍乱等传染病时有发生。日本鬼子24小时巡逻警戒,用枪逼着矿工们每天至少工作12个小时。矿工们但凡有抵抗、顶撞的,日本鬼子就用铁锹、镐头殴打。长时间、超负荷工作,使大批中国劳工累死、病死在井下。
这种非人般的日子,一直持续到1945年。
1945年8月15日,日本鬼子投降。本溪湖煤矿工人自发组建了工人纠察队,保护煤矿资源财产,防止国民党及残留伪军抢占和破坏。1945年8月30日,八路军冀热辽16军分区12团、18团、直属支队、朝鲜支队4000余人,在军分区司令员兼团长曾克林带领下,攻下山海关,打开了八路军进入东北的大门。部队接连收复兴城、锦西、锦州、长春、安东、营口、辽阳、本溪等地,接收了铁路、工厂、矿山和大批军用物资。部队由入关时的7000余人,迅速发展到9个旅7万余人。八路军接手本溪湖煤矿后,工人纠察队编入军分区第21旅。1945年9月,杨万胜调往军分区21旅供应处粮转股。
杨万胜写信的日子是1945年9月,而杨廷梁收到信时已经是1946年9月。一封信走了整整一年。

“廷柱找到了,在咱解放军的队伍上当兵”,杨廷梁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逢人便说。三弟当了解放军,让杨廷梁备感光荣。彼时,兑九峪镇已经解放,各村组建了民兵武工队,全力配合主力部队攻打孝义县城。杨廷梁也积极投身革命,以自己的方式为解放事业做着贡献。因为腿部残疾,他只能去武工队做些文书记账、后勤保管之类的活计。
杨廷梁也想给三弟廷柱(杨万胜)寄封信,一是告诉他家里的情况,二是提醒他躲着点子弹,三是家里正为他张罗媳妇。可是信不知往哪里寄,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部队的行踪是不固定且保密的,战士们都不知道部队在某个地方能呆多久。三弟寄回来的信让杨廷梁深感欣慰,同时又为他带来无尽的思念与担忧。他每天都要读一遍三弟的信,每天都盼望着三弟能平安回来,哪怕再捎回来一封信。可三弟廷柱(杨万胜)又一次泥牛入海,失去了联系。
此时的杨万胜正在解放东北、解放广州、解放海南岛的各种战斗中浴血奋战。
1946年1月,冀热辽军区第21旅与山东军区3师9团整编为三纵8旅,后改称三纵8师,隶属东北野战军。杨万胜调任三纵8师供应处科长(副连级)。1948年11月,根据中央军委《关于统一全军编制及部队番号》的命令,杨万胜
所在部队番号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0军119师,仍隶属东北野战军。杨万胜仍担任师部供应处科长。
1946年,杨万胜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一年他正好30岁。经历过无数次战火的淬炼,杨万胜愈发成熟,他已从一个不谙世事的农村娃,变成了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尤其是成为共产党员后,无论在战场上还是供应处,杨万胜总是奋不顾身冲锋在前。
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雄渡长江解放南京,残存的国民党政府逃往广州。中共中央决定,加紧对国民党残余势力进行打击。9月28日,叶剑英和陈庚签发《广州外围作战命令》,下达迅速解放全广东的作战任务。人民解放军以第2野战军、第4野战军第4兵团为右路军,第4野战军第15兵团为左路军,两广纵队、粤湘赣纵队、粤中纵队组成南路军。三路大军于10月20日从南北分别向广州进军。
广东的国民党部队约有3个兵团15万人,由国民党华南军政长官公署司令余汉谋指挥。解放军全体指战员都以为会有硬战、恶战要打,精神都是绷紧的。然而当解放军攻入广州城时,国民党部队不战而逃,向海南岛方向撤退,已然没有了战斗的信心。负责接收投降人员和军备物资的师部供应处,每名战士都是忙的焦头烂额,时刻不停地进行人员清点、枪械登记、物资造册、入库封存。战士们表示:不畏辛苦、不惧困难,为了新中国的全面解放,所有努力和付出都是值得的。
没遇上什么像样的抵抗,战士们都觉得广州战役打得比较轻松。然而接下来的海南岛战役,让号称“旋风部队”的40军,也打得有些吃力。
1949年12月18日,根据中共中央毛主席指示,第四野战军12兵团的40军和15兵团的43军作为攻打海南岛主力,于12月下旬进驻雷州半岛,进行渡海作战准备。海南岛大概有三万多平方公里,是我国第二大岛,中间高四周低,地形呈阶梯状分布,易守难攻。驻守海南岛的是从广州撤退过来国民党残余部队,有5个军(第62军、第63军、第64军、第32军、第4军)19个师,10万多人的兵力,另有海军第3舰队(50多艘舰艇)、空军第1大队(45架飞机)。
客观上讲,国民党军队在地理位置、兵力部署和武器装备上占据明显优势。而四野的指战员多是从北方来的,除少数在进军东北时渡过一次渤海外,绝大多数是第一次见到海。面对18海里宽的琼州海峡,不识水性、不明海情、不熟悉水战,很多战士有怯战心理,对解放海南岛没有把握。再加上1949年10月三野攻打金门失败、11月攻打登步岛失败,给人民解放军造成了很大损失,也对战士们的心理产生了一定影响。
1950年2月1日,叶剑英召开广东军政委员会议,传达毛主席指示,宣布攻打海南岛时间推迟至6月份。而40军军长韩先楚认为,解放海南岛就要趁热打铁,要善于把打硬战的陆军变成海军陆战队,把东北虎变成水蛟龙。为了尽快熟悉水战,韩先楚把指挥所搬到海边的草棚子里,组织指挥部队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海上大练兵。为了克服晕船,学会驾船,战士们在岸上荡秋千、走浪桥;请老渔民教战士们游泳、摇橹、撑帆、掌舵,教战士们识别潮汐、辨别风向;与战士们一同研究船上射击要领,讨论船速队形。经过三个多月高强度训练,战士们基本掌握了海上作战技能。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入侵朝鲜。为保卫和平、反对战争,中央军委经过深思熟虑,决定派兵援朝。1950年7月,40军118师、119师、120师编入东北边防军,10月改编为中国人民志愿军。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拉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序幕。
杨万胜所在部队参加了抗美援朝第1至5次战役,后移至祥原地区,担负朝鲜西海岸防御任务。无论是从旁策应还是担任主攻,119师都能打得虎虎生威。1952年5月,119师重返前线,担负正面防御任务。在一次阻击战中,杨万胜再一次被炮弹击中,在野战医院简单包扎后,伤口出现化脓。由于医务人员均未接受过正规训练,也无传染病防治经验,很多伤病员出现伤口感染,不得已,部分重症伤员被送回国内治疗。
回国后的杨万胜住进了锦州市16陆军医院接受治疗。由于伤势较重,加之多年行军打战,杨万胜身体特别虚弱,医院特批对杨万胜进行重点护理。住院期间,杨万胜结识了同为山西老乡的女护士张俊珍。
经过一年多住院治疗,加上护士张俊珍的精心护理,杨万胜身体恢复如初。此时,朝鲜战争已经结束,根据师部命令,杨万胜调往辽西省公安厅工作,任盘山县新生劳改支队指导员兼副中队长。在盘山县新生劳改农场,杨万胜与张俊珍结为革命伉俪。
1954年夏天,杨万胜向单位请了假,带着爱人张俊珍,回到阔别十五年的老家。父母亲已相继去世,家里一切事务由二哥杨廷梁操持着。彼时,农村土地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经村互助组评定,杨万胜一家被评为“中农”成分,二哥杨廷梁也在村大队谋了一份差事。
在桑湾老家,51岁的二哥杨廷梁把亲朋好友都邀请来,为38岁的杨万胜补办了一场简单婚礼,了却了积压心中多年的心愿,也算告慰了父母亲的在天之灵。在家小住的日子里,杨万胜除携妻子拜访叔伯姑舅等家族长辈外,大部分时间陪家人一起劳动生产,听二哥唠叨家里发生的变故。柳林的商铺被日本鬼子抢劫一空,二哥还挨了一枪子;父母亲思念成疾,临终没有见他一面;大哥不成器染上烟瘾,败光了家财;小妹嫁到下庄村,日子也紧紧巴巴的。
杨万胜把自己的经历讲给家里人听。讲他第一次打枪,第一次杀日本鬼子时的紧张;讲他在战俘营非人般的日子;讲他在本溪湖煤矿如何组织工人罢工;讲他在朝鲜战场从死人堆里寻找物资……。讲着讲着,杨万胜有些恸容。他把当兵几年获得的荣誉奖章,一个一个摆在父母亲的灵位前,爬在地上嚎啕大哭。
年少偷偷离家乡,投身革命救国忙;愧对双亲千行泪,自古忠孝两难全。杨万胜是杨家的骄傲,是我们晚辈心目中的英雄,是值得我们永远怀念的人。

作者简介:杨秀智,男,笔名拙夫,七十年代生人,山西省孝义市兑镇镇人。乡镇工作多年,现在某市直机关工作。从小喜爱文学,偶有诗歌、散文、随笔、非虚构等文章发表于当地文学期刊。现为孝义市作家协会会员。

新锐散文

请支持如下稿件:人性之美、大爱情怀、乡愁、

亲情友情爱情、生态情怀、性灵自然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