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山雨对中国北方瓷都——“彭城”为什么叫“彭城”,一直疑惑,没有一个能够自圆其说,自我认可的圆满贴切的说法。 今天,突然觉得,彭城是因鼓山而得名,主要还是抓“彭”这个字本身,查字源,它的确有“鼓声”的意思。其古字形左部像鼓,旁边的“彡”则表示鼓声,本义即是鼓声。“彭城”就成了“有鼓声震动的城”。 看一张地图,今峰峰矿区,地理中脊为鼓山——神麇山系,中脊东侧,为沉降带,贺兰山为东界,中脊西侧,有彭城地堑和和村地堑,西为太行诸(主)山。这个“彭城”就在鼓山西南,依鼓而闻声,遂叫“彭城”。 时至今日,鼓山北边的武安循史取“神钲”为大道之名,为书院之名。原来,这个“神钲”指的就是“神奇的石鼓”。鼓山上,“南鼓北鼓,相距十五(里)”。这两个石鼓神奇就神奇在,“钲,古代军中乐器,其状如鼓,即铜鼓”。《乐府诗集》云:“神钲一震,九域来同。”神钲,就是神鼓,言峰峰的鼓山上,有石鼓时时震响,响声迢递于山峦、惊响于四野。左思在《魏都赋》中写到鼓山时就来了这么一句:“神钲迢递于高峦,灵响时惊于四表”。与左思同时代的邯郸本地人刘邵则在《赵都赋》中也言说:“神钲发声”。 公元420年至422年间,南朝刘宋(建都今南京)有一位无名氏地理学家写的一本地理书叫《永初古今山川记》,以中华正统者的视野,记录了黄河南北各地的山川地理。书载曰:(峰峰的)鼓山“有二石,南北相对,其形如鼓”,同时提到“俗语'南鼓北鼓,相距十五’”,看来,鼓山最少也得在十五里地范围内产生影响,事实上,其南北42里,东西10里,均是鼓山座地范围,其影响,远不是这个范围。象“彭城”,就是受此两个石鼓神钲影响叫成“彭”(鼓声)城了。至于如今武安,也是不忘历史,多多拉“神钲”作地理座标(城市大道和书院等)了。 是到隋代,又出了一本地理书,名叫《冀州图经》,后人引用此《冀州图经》曰:“邺西北鼓山,山上有石鼓之形,俗言时时自鸣”。到唐代,著名学者李善为“神钲(石鼓)迢递于高峦,灵响时惊于四表”这句赋言作注时曰:“冀州图,邺西北鼓山,山上有石鼓之形,俗言时自鸣”。且,俗语亦云:“石鼓鸣,则天下有兵革之事。”这也够神的,难怪叫“石鼓”为“神钲”——即,这两个石鼓神奇,为军中乐器! 不光神奇,也够灵验的。宋太平兴国年间,著名地理学家乐史,在《太平寰宇记》中,还把鼓山石鼓的神奇说得更具体了,其书载:“高齐末,此鼓鸣,未几,邺城有兵而齐灭。隋文季年,又鸣,闻数百里也”。“有兵而齐灭”,“闻数百里”,这是“纪实”,不仅仅是“俗云”即民间传说了。到了清代,顾祖禹撰《读史方舆纪要》时,也沿用了乐史的这种说法。 总的来说,“峰峰”,一个山峰,又一个山峰,神奇而灵验的两个鼓形山峰,大家叫它们为“石鼓”,也叫“神钲”,是今天“峰峰”,村也好,镇也好,市也好,(矿)区也好,是其名字的由来;也是“彭城”,村也好,乡也好,镇也好,区也好,街道也好,甚而瓷“都”也好,是其名字的由来。 彭,彭彭,嘭嘭嘭,分明就是军鼓的声音。会意一下。甲骨文中的“彭”,右边部分是“壴”字,这是“鼓”的象形初文,其字形像鼓:其下部像承鼓的鼓架,中部像能敲打发声的鼓面,上部则像鼓身上安插的花穗一类的装饰品。至于鼓(“壹”)旁边的那三点(上古“三”也表示多的意思),则是表示敲鼓时发出的“嘭嘭”的声音了,就像现代图画中的表声手法,向上倾斜,布置几圈儿声波一样的孤线,一阵阵声浪,一圈儿一圈儿又一圈儿。因此,“彭”的本义便是“鼓声”了。当然这几个点或线可以在鼓(“壹”)左部,也可以在鼓右部。无论从字形还是字音上分析,“彭”的含义都与鼓声军鼓声十分十分地符合贴近。 结论来了,“彭”,本是形容鼓声的拟声词,在鼓山下,整天看着鼓,听着鼓声,地因以得名为“彭”。再则,古人行军作战,击鼓催进鼓舞士气。在这些场合下,人必盛多。因鼓声一起,响声震天,气势宏大,故“彭”又发展出“盛、多、壮”诸义。而历史事实也表明,“千里彭城,日进斗金”,这气势,盛不盛?多不多?壮不壮?北方“瓷都”,与南方景德镇并提,还不得用鼓声来称? 彭,嘭嘭,“彭城”! 山雨 甲辰阳月之初 于古沙安乐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