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阳明心学核心要义解读

 道就是爱 2024-11-08

Image

《王阳明心学核心要义解读》

一、立志

  • “只念念要存天理,即是立志。”
    • 翻译:只要心中念念不忘要存天理,这就是立志。
    • 释义:王阳明强调立志的关键在于心中常存善念,天理在此可理解为道德准则和善良的本心,将存天理作为心中的信念,就是确立了志向。
  • “昔人有言,使为善而父母怒之,兄弟怨之,宗族乡党贱恶之,如此而不为善可也;为善则父母爱之,兄弟悦之,宗族乡党敬信之,何苦而不为善为君子?使为恶而父母爱之,兄弟悦之,宗族乡党敬信之,如此而为恶可也;为恶则父母怒之,兄弟怨之,宗族乡党贱恶之,何苦而必为恶为小人?诸生念此,亦可以知所立志矣。”
    • 翻译:古人曾说,如果做善事却让父母生气,兄弟怨恨,宗族乡邻都厌恶,这样的话不做善事也是可以的;如果做善事能让父母喜爱,兄弟高兴,宗族乡邻敬重信任,为什么不做善事成为君子呢?如果做恶事父母却喜爱,兄弟高兴,宗族乡邻敬重信任,这样做恶事也是可以的;但做恶事会让父母生气,兄弟怨恨,宗族乡邻厌恶,为什么一定要做恶成为小人呢?各位学生想想这些,也就可以知道应该立什么志了。
    • 释义:通过对善恶行为所引发的不同结果进行对比,引导人们思考立志应趋向于善,因为从普遍的社会价值观来看,为善会带来积极的人际关系和社会认可,而这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为善能让内心愉悦,符合天理,这就是立志的方向。
  • “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
    • 翻译:志向不确立,就像没有舵的船,没有缰绳的马,飘荡奔跑,最终能到哪里呢?
    • 释义:形象地说明了没有志向的人就像失去方向的船只和马匹,强调立志对于人生方向的重要性,没有志向,人生就会迷茫,无所适从。
  • “求圣人之学而弗成者,殆以志之弗立欤!天下之人,志轮而轮焉,志裘而裘焉,志巫医而巫医焉,志其事而弗成者,吾未之见也。”
    • 翻译:追求圣人的学问却没有成功的人,大概是因为志向没有确立吧!天下的人,立志做车轮的就能做成车轮,立志做皮衣的就能做成皮衣,立志做巫医的就能做成巫医,我还没有见过立志做一件事却做不成的。
    • 释义:进一步强调立志对于追求学问和成就事业的关键作用,只要确立了志向,并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就有可能取得成功。
  • “志之难立而易坠也。”
    • 翻译:志向难以确立却容易丧失。
    • 释义:指出立志的困难以及志向容易动摇的特点,为后文阐述如何坚守志向做铺垫。
  • “吾人为学,紧要大头脑,只是立志。所谓困忘之病,亦只是志欠真切。今好色之人,未尝病于困忘,只是一真切耳。”
    • 翻译:我们做学问,最重要的关键,只是立志。所谓困倦遗忘的毛病,也只是志向不够真切。现在喜好美色的人,从来不会因为困倦遗忘而出现问题,只是因为他们对美色的喜好很真切。
    • 释义:将立志视为做学问的关键,同时通过对比好色之人对喜好的真切程度,说明志向要真切才能避免被困难和遗忘所影响。
  • “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实。初种根时,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叶想,勿作花想,勿作实想。悬想何益?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没有枝叶花实?”
    • 翻译:立志并努力,就像种树一样。当它还是根芽的时候,还没有树干;等到有了树干,还没有树枝;有了树枝之后才有树叶;有了树叶之后才有花朵和果实。刚开始种下根的时候,只需要专心栽培灌溉,不要去想树枝,不要去想树叶,不要去想花朵,不要去想果实。空想有什么好处呢?只要不忘记栽培的功夫,还怕没有枝叶花朵果实吗?
    • 释义:用种树的过程比喻立志用功的过程,强调要一步一个脚印,专注于当下的努力,不要急于求成,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最终自然会有收获。
  • “夫苟有必为圣人之志,然后能加为己谨独之功。能加为己谨独之功,然后于天理人欲之辨日精日密,而于古人论学之得失,孰为支离,孰为空寂,孰为似是而非,孰为似诚而伪,不待辩说而自明。何者?其心必欲实有诸己也。必欲实有诸己,则殊途而同归,其非且伪者,自不得而强入。”
    • 翻译:如果有一定要成为圣人的志向,然后才能对自己加强慎独的功夫。能够对自己加强慎独的功夫,然后对于天理和人欲的分辨就会日益精确细致,对于古人论学的得失,哪些是支离破碎的,哪些是空虚寂静的,哪些是似是而非的,哪些是看似真诚实则虚伪的,不用辩论就自然明白。为什么呢?因为内心一定要让这些学问实实在在地存在于自己身上。一定要让这些学问实实在在地存在于自己身上,那么不同的途径最终会通向同一个目标,那些错误和虚伪的东西,自然就无法强行进入。
    • 释义:阐述了立志成为圣人与慎独功夫以及辨别天理人欲之间的关系,强调有了圣人之志才能更好地进行自我反省和对学问的辨别,从而使自己的学问和品德更加纯正。
  • “君子之学,无时无处而不以立志为事。正目而视之,无他见也;倾耳而听之,无他闻也。如猫捕鼠,如鸡覆卵,精神心思凝聚融结,而不复知有其他,然后此志常立,神气精明,义理昭著。一有私欲,即便知觉,自然容住不得矣。故凡一毫私欲之萌,只责此志不立,即私欲便退;听一毫客气之动,只责此志不立,即客气便消除。或怠心生,责此志,即不怠;忽心生,责此志,即不忽;心生,责此志,即不;妒心生,责此志,即不妒;忿心生,责此志,即不忿;贪心生,责此志,即不贪;傲心生,责此志,即不傲;吝心生,责此志,即不吝。盖无一息而非立志责志之时,无一事而非立志责志之地。故责志之功,其于去人欲,有如烈火之燎毛,太阳一出,而魍魉潜消也。”
    • 翻译:君子做学问,无时无刻不以立志为首要之事。正视的时候,没有其他的所见;侧耳倾听的时候,没有其他的所闻。就像猫捕鼠,像鸡孵蛋,精神和心思凝聚融合,不再知道有其他事情,这样志向才能常常确立,精神清明,义理显著。一旦有私欲产生,马上就能察觉,自然无法容忍。所以凡是一丝一毫私欲的萌发,只需要责备志向没有确立,私欲就会消退;听到一丝一毫的意气用事的念头,只需要责备志向没有确立,意气用事的念头就会消除。或者产生懈怠之心,责备志向,就不会懈怠;产生疏忽之心,责备志向,就不会疏忽;产生其他各种不良之心,责备志向,相应的不良之心就会消失。大概没有一刻不是立志和责备志向的时候,没有一件事不是立志和责备志向的地方。所以责备志向的功效,对于去除人欲,就像烈火焚烧毛发,太阳一出,鬼怪就会潜藏消失。
    • 释义:详细描述了君子如何以立志为核心进行学习和自我修养,强调要全身心地专注于志向,通过对各种私欲和不良情绪的警觉和责备志向的方式,来保持志向的坚定,从而达到去除人欲,彰显义理的目的。
  • “故凡有志之士,必求助于师友。无师友之助者,志之弗立弗求者也。”
    • 翻译:所以凡是有志向的人,必定要向师友求助。没有师友帮助的人,是志向没有确立或者没有寻求帮助的人。
    • 释义:指出有志之人需要借助师友的力量来辅助自己实现志向,强调了外部环境和他人帮助对于立志的重要性。
  • “曰:'正恐这些私意认不真。’曰:'总是志未切。志切,目视耳听皆在此,安有认不真的道理!'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不假外求。讲求亦只是体当自心所见,不成去心外别有个见。”
    • 翻译:有人说:“正是担心这些私意认不真。”回答说:“总是因为志向不够真切。志向真切的话,眼睛看的耳朵听的都在这里,怎么会有认不真的道理!'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不需要向外寻求。讲求也只是体会自己内心所看到的,不会在内心之外还有别的见解。”
    • 释义:强调志向真切对于辨别私意的重要性,同时指出是非之心是人本身所具有的,要从内心去体会和辨别,而不是依赖外部。
  • “志于道德者,功名不足以累其心;志于功名者,富贵不足以累其心。”
    • 翻译:立志于道德的人,功名不会拖累他的内心;立志于功名的人,富贵不会拖累他的内心。
    • 释义:说明不同的志向会使人对名利有不同的态度,立志于道德的人更注重内心的品德修养,不会被外在的功名富贵所迷惑;而立志于功名的人,会专注于追求功名,也不会被富贵所干扰。
  • “能加为己谨独之功,然后于天理人欲之辨日精日密。”
    • 翻译:能够对自己加强慎独的功夫,然后对于天理和人欲的分辨就会日益精确细致。
    • 释义:再次强调慎独功夫对辨别天理人欲的重要性,只有通过自我反省和约束,才能更好地分清天理和人欲。
  • “诸公在此,务要立个必为圣人之心,时时刻刻须是'一棒一条痕,一掴一掌血’,方能听吾说话,句句得力。若茫茫荡荡度日,譬如一块死肉,打也不知得痛痒,恐终不济事,回家只寻得旧时伎俩而已。岂不惜哉?”
    • 翻译:各位在这里,一定要立下一个必须成为圣人的决心,时时刻刻都要有'一棒下去一条血痕,一嘴巴就抽出血来’的狠劲,这样才能听我说话句句有力。如果浑浑噩噩地过日子,就像一块死肉,打它也不知道痛痒,恐怕最终没有什么用处,回家只能重拾以前的老办法。难道不可惜吗?
    • 释义:激励人们要立下坚定的成为圣人的志向,要有强烈的决心和行动力,不能虚度光阴,否则将一事无成。

整体阐释:王阳明心学中的立志是其学说的根基。立志不仅仅是确立一个目标,更重要的是心中常存天理,保持善念。通过各种比喻和实例,强调了立志对于人生方向、学问成就以及品德修养的重要性。同时,指出立志要真切、坚定,要避免被私欲和外界干扰,并且要通过慎独等功夫不断强化志向,借助师友的帮助来实现志向。只有确立了正确而坚定的志向,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前进,实现自我价值,追求成为圣人的境界。

二、格物

  • “忽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旨……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 翻译:忽然在半夜大悟格物致知的主旨……才知道圣人的道理,我的本性自身就足够了,以前向事物上探求道理是错误的。
    • 释义:王阳明在龙场悟道,认识到格物致知不需要向外在事物探求,自身的本性就包含了一切道理,这是阳明心学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 “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之谓也。正其不正者,去恶之谓也。归于正者,为善之谓也。”
    • 翻译:格,是正的意思,纠正那些不正的使其归于正,这就是所谓的格。纠正不正的,就是去除恶。使其归于正,就是为善。
    • 释义:对格物的“格”进行了定义,强调格物是一个纠正自身错误,趋向于善的过程。
  • “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
    • 翻译:天下的事物本来没有什么可格的,格物的功夫,只在自己的身心上进行。
    • 释义:进一步说明格物的对象不是外在的事物本身,而是自己的身心,要从自身的念头和行为上进行纠正和完善。
  • “孔训示克己,孟子垂反身,明明贤圣训,请君勿与谖。”
    • 翻译:孔子教导要克制自己,孟子强调要反省自身,明明是圣贤的教导,请不要忽视。
    • 释义:引用孔子和孟子的思想,强调要在自身上下功夫,这与王阳明的格物思想是一致的。
  • “洒扫应对就是一件物。童子良知只到此,便教去洒扫应对,就是致他这一点良知了。”
    • 翻译:洒水扫地、待人接物就是一件事。儿童的良知只到这个程度,就教导他们去洒水扫地、待人接物,就是实现他们这一点良知了。
    • 释义:以洒扫应对为例,说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也是格物的对象,通过在这些小事上培养正确的态度和行为,就是在实现良知。
  • “舜不遇瞽叟,则处瞽叟之物无由格;不遇象,则处象之物无由格。周公不遇流言忧惧,则流言忧惧之物无由格。故凡'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者,正吾圣门致知格物之学,正不宜轻易放过,失此好光阴也。”
    • 翻译:舜如果没有遇到瞽叟,就没有机会在对待瞽叟这件事上格物;没有遇到象,就没有机会在对待象这件事上格物。周公如果没有遇到流言蜚语和忧惧,就没有机会在对待流言蜚语和忧惧这件事上格物。所以凡是'使内心震动,使性格坚韧,增加自己所没有的能力’的事情,正是我们儒家致知格物的学问,正不应该轻易放过,浪费这样的好时光。
    • 释义:通过舜和周公的例子,说明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要抓住机会进行格物,通过这些经历来培养自己的品德和能力。
  • “知得轻傲处,便是良知;致此良知,除却轻傲,便是格物。”
    • 翻译:知道自己轻慢骄傲的地方,就是良知;实现这个良知,去除轻慢骄傲,就是格物。
    • 释义:从自身的品德修养方面进一步说明格物的过程,当意识到自己的不良品德时,通过去除这些不良品德来实现格物。
  • “修齐治平,总是格物。”
    • 翻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总是离不开格物。
    • 释义:强调格物在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各个方面的重要性,说明格物是实现这些目标的基础。
  • “《大学》谓之'致知格物’,在《书》谓之'精一’,在《中庸》谓之'慎独’,在《中庸》谓之'集义’,其功夫一也。”
    • 翻译:《大学》中所说的'致知格物’,在《书》中叫做'精一’,在《中庸》中叫做'慎独’,在《孟子》中叫做'集义’,它们的功夫是一样的。
    • 释义:指出不同经典中对于相关修养功夫的表述虽然不同,但本质是相同的,都强调了自我修养和对自身行为及念头的规范。
  • “惩心忿,窒心欲,迁心善,改心过;处事接物,无所往而非求尽吾心以自慊也。”
    • 翻译:克制心中的愤怒,抑制心中的欲望,让内心趋向于善,改正内心的过错;在处理事情和待人接物时,没有一处不是追求让自己的内心完全满足。
    • 释义:详细阐述了格物在内心修养方面的具体要求,包括对情绪、欲望、品德等方面的调整,以达到内心的自足。
  • “岂是人谋能妙算?偶逢天助及师还。穷搜极讨非长计,须有恩威化梗顽。”
    • 翻译:难道是人能够巧妙谋划吗?偶尔遇到上天帮助和老师回来。穷尽搜索和探讨不是长久之计,必须要有恩威并施来感化顽固的人。
    • 释义:从一种更宏观的角度说明格物的方式,不要过于依赖人为的谋划,要顺应自然和道德的规范,通过恩威并施的方式来处理事情和对待他人,这也是一种格物的体现。
  • “天下之人心,皆吾之心也。”
    • 翻译:天下所有人的心,都是我的心。
    • 释义:强调人心是相通的,要理解他人的心,首先要从自身的心出发,这也是格物的一个方向,即通过格自己的心来理解他人。
  • “一有谋计之心,则虽正谊明道,亦功利耳。”
    • 翻译:一旦有了算计的心,即使是做正义的事、阐明正道,也变成了功利的行为。
    • 释义:说明在行为中如果夹杂了算计的念头,即使行为本身是正确的,也失去了其道德的纯粹性,这不符合格物的要求,格物要求去除这种功利的算计之心。
  • “见孺子之入井而恻隐,率性之道也;从而内交于其父母焉,要誉于乡党焉,则人心矣。”
    • 翻译:看到小孩掉到井里而产生恻隐之心,这是遵循本性的道理;但如果因此而想和小孩的父母结交,想在乡里获得赞誉,这就是人心的功利一面了。
    • 释义:通过这个例子区分了遵循本性的善和带有功利目的的行为,强调格物要保持本心的善良,去除功利的杂质。

整体阐释:王阳明心学中的格物强调从自身的身心出发,是一个纠正自身错误、趋向于善的过程。它涵盖了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以及面对困难挫折时的应对,通过对自身情绪、欲望、品德等方面的调整,实现良知的培养。格物不仅是个人修养的基础,也是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目标的关键。同时,要避免功利的算计之心,保持本心的善良和纯粹,通过格自己的心来理解他人,实现人心的相通。

三、心即理

  • “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
    • 翻译:心就是理。天下难道还有心外的事、心外的理吗?
    • 释义:王阳明强调心和理是一体的,不存在心外的事物和道理,所有的事和理都源于内心。
  • “心外无事,心外无理,故心外无学。”
    • 翻译:心外没有事情,心外没有道理,所以心外没有学问。
    • 释义:进一步阐述心和事、理、学的紧密联系,说明一切都在心中,外在的事物、道理和学问都是由心派生出来的。
  • “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 翻译:先生游览南镇。一位朋友指着岩石中的花树问道:“天下没有心外之物,像这样的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和我的心有什么关系呢?”先生说:“你没有看这花时,这花和你的心都处于寂静的状态。你来看这花时,这花的颜色就一下子鲜明起来,就知道这花不在你的心外。”
    • 释义:通过花树的例子形象地说明了心和物的关系,当我们没有感知到事物时,事物和心是没有联系的,当我们感知到事物时,事物就存在于我们心中,强调了心对物的感知和赋予其存在意义的作用。
  • “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
    • 翻译:身体的主宰是心,心所发出的是意,意的本体是知,意所在的地方就是物。
    • 释义:阐述了心、意、知、物之间的关系,说明心是身体的主宰,通过意的发出,由知来判断,最终体现为物,即事情的发生,强调了心在整个过程中的核心作用。
  • “心外无物。如吾心发一念孝亲,即孝亲便是物。”
    • 翻译:心外没有事物。比如我心中产生一个孝顺父母的念头,那么孝顺父母这件事就是物。
    • 释义:再次强调心外无物,以孝顺父母为例,说明当心中有一个念头时,这个念头所指向的事情就成为了物,即心和物是紧密相连的,物由心而生。
  • “所谓汝心,亦不专是那一团血肉。若是那一团血肉,如今已死的人,那一团血肉还在,缘何不能视听言动?所谓汝心,却是那能视听言动的,这个便是性,便是天理。”
    • 翻译:所谓你的心,也不只是那一团血肉。如果只是那一团血肉,那么已经死去的人,那一团血肉还在,为什么不能视听言动呢?所谓你的心,是那个能视听言动的,这个就是性,就是天理。
    • 释义:对心的概念进行了澄清,强调心不是指生理上的心脏,而是指具有感知和行动能力的精神层面的存在,这个心与性和天理是等同的。
  • “理虽万殊而皆具于吾心,心固一也,吾唯求诸吾心而已。”
    • 翻译:道理虽然多种多样,但都存在于我的心中,心是统一的,我只需要从我的心中去探求就可以了。
    • 释义:说明虽然世间的道理纷繁复杂,但都可以在心中找到,强调了内心的统一性和对内心探求道理的重要性。
  • “我如今说个'心即理’是如何,只为世人分心与理为二,故便有许多病痛。如五伯攘夷狄、尊周室,都是一个私心,便不当理。人却说他做得当理,只心有未纯,往往悦慕其所为,要来外面做得好看,却与心全不相干。分心与理为二,其流至于伯道之伪而不自知。故我说个'心即理’,要使知心理是一个,便来心上做功夫,不去袭义于外,便是王道之真。此我立言宗旨。”
    • 翻译:我现在说个'心即理’是怎么回事,只是因为世人把心和理分开为二,所以就有很多弊病。比如五伯抵御外族、尊崇周室,都是出于一个私心,就不符合道理。人们却说他做得符合道理,只是因为心不纯粹,往往羡慕他的所作所为,想要在外面做得好看,却与心完全不相干。把心和理分开为二,其结果会导致霸道的虚伪而自己却不知道。所以我说个'心即理’,是要让人们知道心理是一个整体,要在心上做功夫,不要从外面去获取义,这才是王道的真谛。这是我的立言宗旨。
    • 释义:解释了提出'心即理’的原因是为了纠正世人把心和理分开的错误观念,通过五伯的例子说明这种错误观念会导致虚伪和不合理的行为,强调要在心上做功夫,实现心理合一,才能达到王道的境界。
  • “笃信固亦是,然不如反求之切。今既不得于心,安可狃于旧闻,不求是当?”
    • 翻译:坚定地相信当然也是好的,但不如自己深刻地探求。现在既然在心中得不到认可,怎么能拘泥于旧的知识,不探求是否正确呢?
    • 释义:强调在对待知识和道理时,不能仅仅依赖于相信,更要自己去深刻地探求,从内心去判断其正确性,这也是心即理的一种体现,即要以内心的感受和判断为依据。
  • “心一也,未杂于人谓之道心,杂以人伪谓之人心。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初非有二心也。”
    • 翻译:心是一个整体,没有掺杂人的虚伪的叫做道心,掺杂了人的虚伪的叫做人心。人心如果得到正确的引导就变成道心,道心如果失去正确的引导就变成人心,最初并不是有两颗心。
    • 释义:对道心和人心进行了区分,强调心的本质是一个,只是由于是否掺杂虚伪而有所不同,并且二者可以相互转化,这也说明了心的可塑性和需要正确引导的重要性。
  • “或曰:'人皆有是心,心即理,何以有为善,有为不善?’先生曰:'恶人之心,失其本体。’”
    • 翻译:有人说:'人都有这个心,心即理,为什么有的人做善事,有的人做不善之事呢?’先生说:'恶人的心,失去了它的本体。’
    • 释义:针对有人提出的心即理但人有善恶之分的疑问,王阳明解释说恶人是因为失去了心的本体,也就是失去了良知,所以才会做不善之事。
  • “岂有邪鬼能迷正人乎?只此一怕,即是心邪!故有迷之者,非鬼迷也,心自迷耳。如人好色,即是色鬼迷;好货,即是货鬼迷;怒所不当怒,是怒鬼迷;惧所不当惧,是惧鬼迷也。”
    • 翻译:难道有邪恶的鬼能迷惑正直的人吗?仅仅是这一怕,就是心邪了!所以有被迷惑的人,不是被鬼迷惑,而是自己的心迷惑自己。比如人好色,就是被色鬼迷惑;好货,就是被货鬼迷惑;怒所不当怒,是被怒鬼迷惑;惧所不当惧,是被惧鬼迷惑。
    • 释义:强调心的主导作用,人之所以会被各种不良的欲望和情绪所迷惑,不是因为外在的鬼或其他因素,而是因为自己的心不正,自己的内心产生了这些不良的倾向。
  • “吾心有不尽焉,是谓自欺其心,心尽而后,吾之心始自以为快也。唯夫求以自快吾心,故凡富贵贫贱、忧戚患难之来,莫非吾所以致知求快之地。”
    • 翻译:我的心如果没有完全发挥作用,这就是自欺欺心,只有当我的心完全发挥作用之后,我的心才会感到快乐。因为追求让自己的心快乐,所以凡是富贵贫贱、忧戚患难的到来,都是我致知求快的地方。
    • 释义:强调要让自己的心完全发挥作用,不能自欺欺心,并且要在各种生活境遇中都能通过致知来追求内心的快乐,体现了心即理的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
  • “自圣人以至于愚人,自一人一心,以达于四海之远,自千古之前以至于万代之后,无有不同。”
    • 翻译:从圣人到愚人,从一个人一个心,一直到四海之远,从千古之前一直到万代之后,都没有不同。
    • 释义:说明心对善恶的判断和态度是普遍存在且一致的,无论是什么人,在什么时代和地域,心的本质和对善恶的判断标准是相同的,这也是心即理的一种体现,即理在心中是普遍适用的。
  • “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
    • 翻译:我的心中自有一轮光明的月亮,千古以来都是团圆无缺的。
    • 释义:通过比喻的方式强调心中的理是永恒不变且完美的,不受外界客观事物的影响,只要心中有光,就能保持对理的正确理解和追求。
  • “人之恶行,虽有大小,皆由胜心出,胜心一坚,则不复有改过徙义之功矣。”
    • 翻译:人的恶行,虽然有大小之分,但都是由好胜心产生的,好胜心一旦坚定,就不再有改过向善的可能了。
    • 释义:指出人的恶行产生的根源是好胜心,强调要克服好胜心,才能避免恶行的发生,这也是从心的角度对人的行为进行规范,符合心即理的思想。
  • “心,在物为理,有此心即有此理,无此心即无此理。”
    • 翻译:心,在事物上体现为理,有这个心就有这个理,没有这个心就没有这个理。
    • 释义:再次强调心和理的紧密联系,说明理是由心产生的,并且通过事物表现出来,没有心就没有理的存在。
  •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 翻译:打败山里的盗贼容易,打败心中的盗贼困难。
    • 释义:形象地说明了克服内心的不良因素比解决外在的困难更难,强调要注重内心的修养,克服心中的私欲等不良因素,这也是心即理思想在自我修养方面的重要应用。
  • “天地生意,花草一般,何曾有善恶之分?子欲观花,则以花为善,以草为恶。如欲用草时,复以草为善矣。此等善恶,皆由汝心好恶所生,故知是错。”
    • 翻译:天地间的生机,就像花草一样,哪里有善恶之分呢?你想观赏花,就把花当作善,把草当作恶。如果想用草的时候,又把草当作善了。这种善恶的区分,都是由你的心的好恶产生的,所以知道是错误的。
    • 释义:通过花草的例子说明事物本身没有善恶之分,善恶是由人心的好恶所赋予的,强调要超越这种主观的善恶判断,从心的本质去理解事物,这也是心即理的一种体现。

整体阐释:王阳明心学中的“心即理”强调心和理是一体的,不存在心外的事、理和学。心是身体的主宰,通过意的发出和知的判断,与物紧密相连。世间的道理都存在于心中,要从内心去探求。同时,要避免把心和理分开的错误观念,实现心理合一,通过克服内心的不良因素,如私欲、好胜心等,保持心的纯正,以正确的心态对待事物,判断善恶。心即理的思想贯穿于生活的各个方面,无论是对事物的感知、行为的规范还是对善恶的判断,都要以心为核心,从内心出发去理解和实践。

四、知行合一

  • “故《大学》指个真知行与人看,说'如好好色,如恶恶臭’。见好色属知,好好色属行,只见那好色时,已自好了,不是见了后又立个心去好;闻恶臭属知,恶恶臭属行,只闻那恶臭时,已自恶了,不是闻了后别立个心去恶。”
    • 翻译:所以《大学》给人们指出了真正的知行,说'如喜欢美色,如厌恶恶臭’。看到美色属于知,喜欢上美色属于行,只看到美色时,已经自动喜欢上了,不是看到后又另外立个心去喜欢;闻到恶臭属于知,厌恶恶臭属于行,只闻那恶臭时,已自恶了,不是闻了后另外立个心去厌恶。
    • 释义:通过“如好好色,如恶恶臭”的例子,说明知行是合一的,知和行之间没有间隔,当有了知的瞬间,行也就同时发生了。
  • “知犹水也,人心之无不知,犹水之无不就下也;决而行之,无有不就下者。决而行之者,致知之谓也。此吾所谓知行合一者也。”
    • 翻译:知就像水一样,人心没有不知道的,就像水没有不向下流的;决定并让它流动,没有不向下流的。决定并让它流动,就是致知的意思。这就是我所说的知行合一。
    • 释义:用水的自然流动来比喻知和行的关系,说明知是行的内在动力,当有了知之后,必然会导致行的发生,就像水必然会向下流一样,强调知行合一的必然性。
  • “一念发动处,便是知,亦便是行。”
    • 翻译:一个念头产生的地方,就是知,也就是行。
    • 释义:强调念头的产生既是知也是行,这是一种动机论的观点,即动机本身就包含了行为的开始,突出了知行合一在念头层面的体现。
  • “问'知行合一’。王阳明曰:'此须识我立言宗旨。今人学问,只因知行分作两件,故有一念发动,虽是不善,然却未曾行,便不去禁止。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
    • 翻译:有人问'知行合一’。王阳明说:'这必须了解我的立言宗旨。现在的人做学问,只因为把知行分成两件事,所以有一个念头产生,虽然是不善的,但因为没有实际行动,就不去禁止。我现在说个'知行合一’,正是要人们知道一个念头产生的地方,就已经是行了。产生的地方有不善,就将这个不善的念克倒。必须彻根彻底,不让那个不善的念潜伏在胸中。这是我的立言宗旨。’
    • 释义:解释提出知行合一的原因是为了纠正人们把知行分开的错误观念,强调要在念头产生时就意识到这既是知也是行,如果是不善的念头就要彻底克服,不能让其潜伏在心中。
  • “火之本体是中,火之照物处便是和。举着火,其光便自照物。火与照如何离得?故中和一也。”
    • 翻译:火的本体是中,火照耀物体的地方就是和。拿着火,它的光自然就会照耀物体。火和照耀怎么能分开呢?所以中和是一体的。
    • 释义:用火的本体和照耀物体的关系来比喻知和行的关系,说明知是行的本体,行是知的作用体现,二者不可分离,就像火和它的照耀作用不可分离一样。
  •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
    • 翻译:知是行的主导思想,行是知的实践功夫。
    • 释义:从两个方面阐述了知行的关系,知为行提供方向和指导,行是实现知的具体实践和努力,进一步强调知行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 “夫人必有欲食之心,然后知食,欲食之心即是意,即是行之始矣。食味之美恶,必待入口而后知,岂有不待入口而已先知食味之美恶者邪?必有欲行之心,然后知路,欲行之心即是意,即是行之始矣。路歧之险夷,必待身亲履历而后知,岂有不待身亲履历而已先知路歧之险夷者邪?”
    • 翻译:人一定先有想吃东西的心思,然后才知道食物,想吃东西的心思就是意念,也就是行的开始。食物味道的好坏,必须等吃到嘴里之后才知道,难道有不等到吃到嘴里就预先知道食物味道好坏的人吗?一定先有想走路的心思,然后才知道路,想走路的心思就是意念,也就是行的开始。道路的崎岖和平坦,必须亲自走过之后才知道,难道有不亲自走过就预先知道道路崎岖和平坦的人吗?
    • 释义:通过人对食物和道路的认知过程,说明知行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先是有某种欲望或意念(知),然后通过实践(行)才能真正了解事物,再次强调知行合一的紧密联系。
  •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圣学只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
    • 翻译:知是行的开始,行是知的完成。圣人的学问只有一个功夫,知行不能分成两件事。
    • 释义:总结知行的关系,强调知行在圣学中的统一性,知是行的起点,行是知的结果,二者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过程,不可分割。
  • “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 翻译:知达到真切笃实的程度就是行,行达到明觉精察的程度就是知。
    • 释义:从程度上进一步阐述知行合一,说明当知足够真切深入时,就等同于行;当行足够清晰敏锐时,就等同于知,强调知行在本质上是同一的。
  • “知痛,必已自痛了方知痛;知寒,必已自寒了;知饥,必已自饥了。知行如何分得开?”
    • 翻译:知道痛,一定是自己已经痛了才知道痛;知道寒,一定是自己已经寒了;知道饥,一定是自己已经饥了。知行怎么能分开呢?
    • 释义:通过人对痛、寒、饥等身体感受的认知,说明知行是紧密相连的,只有通过自身的实践体验(行)才能真正获得知识(知),无法将知行分开。
  • “人走路,走得一段方认得一段;走到歧路处,有疑便问;问了又走,方渐能到得欲到之处。”
    • 翻译:人走路,走一段才认识一段路;走到岔路口,有疑问就问;问了又走,才能逐渐到达想要去的地方。
    • 释义:以走路为例,说明在实践过程中不断获得知识和方向(知行合一),通过不断地行走(行)和询问(知),才能最终实现目标。
  • “哑子吃苦瓜,与你说不得。你要知此苦,还须你自吃。”
    • 翻译:哑巴吃苦瓜,无法和你说。你要知道这种苦,还必须自己吃。
    • 释义:强调只有通过自身的实践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别人无法替代,再次体现知行合一中实践(行)对于知识(知)的重要性。
  • “譬之饮食,其味之美恶,食者自当知之,非人之能以其美恶告之也。”
    • 翻译:比如饮食,食物味道的好坏,吃东西的人自己应当知道,不是别人能够用好坏来告诉他的。
    • 释义:通过饮食的例子,说明对于食物味道的了解只能通过自己的品尝(行),别人无法给予准确的知识(知),突出知行合一的实践本质。
  • “知得良知却是谁?自家痛痒自家知。”
    • 翻译:知道良知的是谁呢?自己的痛痒只有自己知道。
    • 释义:强调良知是每个人自身所具有的,只有自己才能真正了解自己的良知,这也体现了知行合一中自我认知(知)和自我实践(行)的紧密联系,即通过自我的行为和反思才能了解自己的良知(知行合一)。
  • “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 翻译:没有知道了却不行动的人,知道了却不行动,只是因为没有真正知道。
    • 释义:强调知行合一的必然性,如果没有行动,那么所谓的知也不是真正的知,进一步巩固知行合一的观点。
  • “夫妇之与知与能,亦圣人之所知所能。圣人之所不知不能,亦夫妇之所不知不能。”
    • 翻译:夫妇所具有的知识和能力,也是圣人所具有的知识和能力。圣人所不具有的知识和能力,也是夫妇所不具有的知识和能力。
    • 释义:说明知识和能力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无论是圣人还是普通人,都遵循知行合一的原则,强调知行合一的普遍性。
  • “圣贤处末世,待人应物,有时而委屈,其道未尝不直也。”
    • 翻译:圣贤在末世,待人接物,有时会委屈自己,但他们的道从来没有不正直的。
    • 释义:说明圣贤在特殊的时代环境下,虽然在行为上可能会有所妥协(行),但他们内心的道德准则(知)依然保持正直,体现了知行合一在复杂环境下的体现,即行为可能会因环境而变化,但内心的知是不变的。

整体阐释:王阳明心学中的知行合一强调知和行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从多个角度和例子进行了阐述,如通过自然的喜好厌恶、水的流动、火的照耀、人的日常行为(饮食、走路等)以及对良知的认知等,说明知是行的开始,行是知的完成,知为行提供方向,行是知的实践体现。知行合一不仅是一种理论,更是一种实践要求,要求人们在念头产生时就要意识到知行的统一性,对于不善的念头要及时克服,在日常生活中要通过实践不断获得知识,通过知识指导实践,实现知和行的良性循环,最终达到圣学所要求的境界。

五、事上磨炼

  • “问:'静时亦觉意思好,才遇事便不同。如何?’先生曰:'是徒知静养,而不用克己功夫也。如此,临事便要倾倒。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
    • 翻译:有人问:“安静的时候也觉得心情很好,但是一遇到事情就不一样了。为什么呢?”先生说:“这是只知道静养,而没有使用克己的功夫。这样,遇到事情就会站不稳。人必须在事情上磨炼,才能站得稳。”
    • 释义:强调事上磨炼的重要性,指出仅仅依靠静养是不够的,还需要在实际事情中克制自己的私欲,才能使自己的品德和能力得到提升,在面对事情时能够保持稳定。
  • “目无体,以万物之色为体;耳无体,以万物之声为体;鼻无体,以万物之臭为体;口无体,以万物之味为体;心无体,以天地万物感应之是非为体。”
    • 翻译:眼睛没有本体,以万物的颜色为本体;耳朵没有本体,以万物的声音为本体;鼻子没有本体,以万物的臭味为体;口没有本体,以万物的味道为体;心没有本体,以天地万物感应的是非为体。
    • 释义:说明人的感官和心都是通过与外界事物的相互作用来体现其存在和功能的,强调人要在与外界事物的接触和互动中(事上磨炼)来实现自身的成长和完善。
  • “簿书讼狱之间,无非实学。若离了事物为学,却是着空。”
    • 翻译:在文书和诉讼案件之间,都是实实在在的学问。如果离开了事物去做学问,就会落空。
    • 释义:强调在实际的工作和生活事务中(如文书和诉讼案件)都包含着学问,做学问不能脱离实际事物,要在事上磨炼,才能真正学到东西。
  • “然则圣人之学,乃不有要乎?彼释氏之外人伦,遗物理,而堕于空寂者,固不得谓之明其心矣。若世儒之外务讲求考索,而不知本诸其心者,其亦可以谓穷理乎?”
    • 翻译:那么圣人的学问,难道没有关键之处吗?佛教排斥人伦,忽视事物的道理,而陷入空虚寂静,当然不能说它认清了本心。如果世俗的儒生只注重外在的讲求考索,而不知道从自己的内心出发,难道也可以说他们穷理了吗?
    • 释义:通过对比佛教和世俗儒生的做法,强调圣人的学问关键在于事上磨炼,要在实际事物中结合内心的思考,既不能像佛教那样忽视实际事物和人伦,也不能像世俗儒生那样只注重外在的研究而忽视内心。
  • “患难忧苦,莫非实学。”
    • 翻译:患难和忧愁痛苦,都是实实在在的学问。
    • 释义:强调在面对困难和痛苦时,要把它们看作是学习和成长的机会,通过在这些事情上的磨炼,提升自己的能力和品德。
  • “修己治人,本无二道。政事虽剧,亦皆学问之地。”
    • 翻译:修养自己和治理他人,本来没有两条道路。政事虽然繁杂,也是学问的地方。
    • 释义:强调自我修养和治理他人是相通的,都要在实际的事情中(如政事)进行磨炼,在繁杂的政事中也能学到学问,提升自己。
  • “经一蹶者长一智,今日之失,未必不为后日之得,但已落第二义。须从第一义上着力,一真一切真。”
    • 翻译:经历一次挫折就增长一分智慧,今天的失败未必不是明天的收获,但已经落入第二要义。必须从第一义上着力,一真一切真。
    • 释义:说明在事上磨炼过程中,要正确看待挫折和失败,虽然失败可能会带来收获,但更重要的是要尽量避免失败,从根本上(第一义)做好事情,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成长和进步。
  • “居常无所见,唯当利害,经变故,遭屈辱,平时愤怒者到此能不愤怒,忧惶失措者到此能不忧惶失措,始是能有得力处,亦便是用力处。天下事虽万变,吾所以应之,不出乎喜怒哀乐四者。”
    • 翻译:平常没有什么特别的表现,只有当遇到利害关系,经历变故,遭受屈辱时,平时容易愤怒的人到这里能不愤怒,容易忧惶失措的人到这里能不忧惶失措,这才是能够得力的地方,也是应该用力的地方。天下的事情虽然千变万化,我们应对它们的方式,不外乎喜怒哀乐四种。
    • 释义:强调在面对各种复杂的情况(利害、变故、屈辱等)时,要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在这些事情上磨炼自己的情绪管理能力和应对能力,通过合理地运用喜怒哀乐来应对事情。
  • “先生尝言:'佛氏不着相,其实着了相。吾儒着相,其实不着相。’请问。曰:'佛怕父子累,却逃了父子;怕君臣累,却逃了君臣;怕夫妇累,却逃了夫妇。都是为个君臣、父子、夫妇着了相,便须逃避。如吾儒,有个父子,还他以仁;有个君臣,还他以义;有个夫妇,还他以别。何曾着父子、君臣、夫妇的相?’”
    • 翻译:先生曾经说:“佛教说不着相,其实着了相。我们儒家说着相,其实不着相。”有人问为什么。回答说:“佛教害怕父子关系的拖累,就逃避父子关系;害怕君臣关系的拖累,就逃避君臣关系;害怕夫妇关系的拖累,就逃避夫妇关系。都是因为对君臣、父子、夫妇着了相,所以才要逃避。我们儒家,有个父子关系,就还给他以仁;有个君臣关系,就还给他以义;有个夫妇关系,就还给他以别。何曾着父子、父子、夫妇的相?”
    • 释义:通过对比佛教和儒家对待人伦关系的态度,强调儒家在事上磨炼的过程中,要正确处理人伦关系,不是逃避,而是积极地用仁、义、别等道德准则去应对,在处理这些关系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成长和完善。
  • “圣人遇此时,方有此事。只怕镜不明,不怕物来不能照。讲求事变,亦是照时事。”
    • 翻译:圣人遇到这种情况,才有这种事情。只怕镜子不明亮,不怕物体来了不能映照。研究事情的变化,也是映照当前的事情。
    • 释义:强调圣人在面对事情时,要有清晰的内心(镜子明亮),能够正确地反映和处理事情,在事情发生时要积极地研究事情的变化,通过事上磨炼来提升自己的能力。
  • “君子之学,务求在己而已。毁誉荣辱之来,非独不以动其心,且资之以为切磋砥砺之地。”
    • 翻译:君子做学问,务必只在自己身上下功夫。诋毁赞誉、荣辱得失的到来,不但不能动摇他的内心,而且把它们作为相互切磋砥砺的地方。
    • 释义:强调君子在做学问和面对外界评价时,要专注于自身的成长和完善,把外界的评价作为自我提升的机会,在事上磨炼自己的心态和品德。
  • “先生曰:'只说'明明德’而不说'亲民’,便似老佛。’”
    • 翻译:先生说:'只说'明明德’而不说'亲民’,就像佛道。’
    • 释义:强调儒家的学问不仅要注重自身品德的修养(明明德),还要积极地去亲近他人(亲民),在事上磨炼的过程中要体现出对他人的关怀和帮助,不能只关注自身。
  • “夫过情,非和也;动气,非和也;有意必于其间,非和也。孺子终日啼而不嗌,和之至也。”
    • 翻译:情感过度,不是和;动气,不是和;在其中有主观臆断和必然的要求,不是和。婴儿整天啼哭也不会噎着,这是和的最高境界。
    • 释义:强调在事上磨炼过程中要保持情绪的平和,避免情感过度、动气和主观臆断,以婴儿啼哭的平和状态为榜样,培养自己的平和心态。
  • “欲念无生,则念愈生。”
    • 翻译:如果想要没有杂念,那么杂念就会更多。
    • 释义:说明在事上磨炼过程中,不能单纯地压制杂念,而是要通过正确的方法(如净化心灵等)来处理杂念,否则会适得其反。
  • “澄在鸿胪寺仓居,忽家信至,言儿病危,澄心甚忧闷,不能堪。先生曰:'此时正宜用功,若此时放过,闲时讲学何用?人正要在此等时磨炼。父之爱子,自是至情,然天理亦自有个中和处,过即是私意。人于此处多认作天理当忧,则一向忧苦,不知已是'有所忧患,不得其正’。大抵七情所感,多只是过,少不及者。才过便非心之本体,必须调停适中始得。就如父母之丧,人子岂不欲一哭便死,方快于心?然却曰'毁不灭性’,非圣人强制之也,天理本体自有分限,不可过也。人但要识得心体,自然增减分毫不得。”
    • 翻译:陆澄在鸿胪寺居住时,忽然收到家信,说儿子病危,陆澄心里非常忧愁烦闷,难以忍受。先生说:'这个时候正适合用功,如果这个时候放过,闲时讲学有什么用呢?人正要在这种时候磨炼。父亲爱儿子,自然是至情,然而天理也有个中和的地方,过度就是私意。人们在这里大多认为天理应该忧愁,就一直忧愁痛苦,不知道已经是'有所忧患,不得其正’。大致来说,七情所感,大多是过度的,很少有不及的。一旦过度就不是心的本体,必须调整到适中才行。就像父母去世,子女难道不想一哭就死,才觉得痛快吗?然而却说'毁不灭性’,这不是圣人强制的,而是天理本体自有界限,不可过度。人只要认识到心体,自然就不会增减分毫。”
    • 释义:以陆澄收到儿子病危的家信为例,强调在遇到强烈情感冲击时,正是事上磨炼的好时机。要认识到情感应适中,过度则偏离了心的本体和天理,要通过这种情况来磨炼自己对情感的把控能力,使自己的内心符合天理。
  • “人于生死念头,本从生身命根上带来,故不易去。若于此处见得破、透得过,此心全体方是流行无碍,方是尽性至命之学。”
    • 翻译:人对于生死的念头,本来是从出生的生命根源上带来的,所以不容易去除。如果在这个问题上能够看得透彻,此心才能完全畅通无阻,这才是尽性至命的学问。
    • 释义:说明生死念头是人的固有观念,但如果能在生死问题上有深刻的理解和突破,就能使内心达到一种更高的境界,实现对自身本性和生命的深刻领悟,这也是事上磨炼的一种重要体现。
  • “登山即是学。虽登千仞之山,面前止见一步,只登一步,不做高山欲速之想,即是学。”
    • 翻译:登山就是一种学习。虽然攀登千仞之山,但眼前只看到一步,只攀登一步,不做快速登上山顶的想法,这就是学习。
    • 释义:以登山为例,强调在事上磨炼要专注于当下,一步一个脚印,不要急于求成,通过这种方式来培养自己的耐心和专注力,实现自身的成长和学习。

整体阐释:王阳明心学中的事上磨炼强调人要在实际的事情中去锻炼自己的品德、能力和心态。通过各种事例说明,无论是面对日常工作生活中的事务,还是遇到困难挫折、情感冲击以及处理人伦关系等,都是事上磨炼的机会。在事上磨炼过程中,要注重克制自己的私欲,保持情绪的平和,正确对待外界的评价,专注于当下,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只有通过不断地在事上磨炼,才能使自己的内心更加坚定,品德更加高尚,能力更加出众,最终实现自身的成长和完善,达到尽性至命的境界。

六、致良知

  • “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是非只是个好恶。只好恶就尽了是非,只是非就尽了万事万变。”
    • 翻译:良知仅仅是一种辨别是非的本心,是非仅仅是一种喜好和厌恶。只要有喜好和厌恶就能穷尽是非,只要能辨别是非就能穷尽万事万物的变化。
    • 释义:对良知进行了定义,强调良知是一种与生俱来的道德判断能力,通过对事物的喜好和厌恶来辨别是非,并且这种是非判断能够涵盖万事万物的变化。
  • “义即是良知,晓得良知是个头脑,方无执着。且如受人馈送,也有今日当受的,他日不当受的;也有今日不当受的,他日当受的。你若执着了今日当受的,便一切受去;执着了今日不当受的,便一切不受去……便不是良知的本体。”
    • 翻译:义就是良知,明白良知是关键,才不会执着。比如受人赠送礼物,也有今天应该接受的,明天不应该接受的;也有今天不应该接受的,明天应该接受的。如果你执着于今天应该接受的,就会全部接受;执着于今天不应该接受的,就会全部不接受……这就不是良知的本体。
    • 释义:进一步说明良知与义的关系,良知能够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判断是否接受事物,而不是机械地执着于某种固定的模式,强调良知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 “良知感应神速,无有等待,本心之明即知,不欺本心之明即行也。”
    • 翻译:良知的感应非常迅速,没有等待,本心的明亮就是知,不欺骗本心的明亮就是行。
    • 释义:强调良知的反应速度极快,它是一种本能的反应,当本心察觉到事物时,就同时产生了知,并且按照本心的判断去行动,体现了知行合一的特点。
  • “良知在人,随你如何,不能泯灭,虽盗贼亦自知不当为盗,唤他作贼,他还忸怩。”
    • 翻译:良知存在于人的身上,无论你怎么做,都不能使其泯灭。即使是盗贼也知道自己不应该做盗贼,叫他盗贼,他还会感到羞愧。
    • 释义:说明良知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不可磨灭的道德意识,即使是做坏事的人也会在内心深处有良知的谴责。
  • “个个人心有仲尼,自将闻见苦遮迷。而今指与真头面,只是良知更莫疑。”
    • 翻译:每个人心中都有孔子,只是自己将所闻所见的良知苦苦遮蔽迷惑。现在指出真正的面目,只是良知,不要再怀疑。
    • 释义:强调每个人心中都有良知,只是被外界的事物和自身的错误观念所遮蔽,要认识到良知的存在和重要性。
  • “良知之外,更无知;致知之外,更无学。外良知以求知者,邪妄之知矣;外致知以为学者,异端之学矣。”
    • 翻译:良知之外,没有其他的知识;致知之外,没有其他的学问。在良知之外寻求知识的,是错误荒谬的知识;在致知之外寻求学问的,是异端的学问。
    • 释义:强调良知和致知在知识和学问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只有以良知为基础的知识和以致知为途径的学问才是正确的,其他的都是错误的。
  • “良知之在人心,则万古如一日。”
    • 翻译:良知在人的心中,就像万古不变的太阳。
    • 释义:说明良知是永恒不变的,它在人类社会中始终存在,并且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和重要性。
  • “有乡大夫问(王阳明):'除却良知,还有什么说得?’(王阳明)答云:'除却良知,还有什么说得!’”
    • 翻译:有一位乡大夫问王阳明:“除了良知,还有什么可说的?”王阳明回答说:“除了良知,还有什么可说的!”
    • 释义:再次强调良知在王阳明心学中的核心地位,良知是其学说的关键所在,没有其他比良知更重要的内容可谈。
  • “某于良知之说,从百死千难中得来,非是容易见得到此。”
    • 翻译:我对于良知的学说,是从无数次的生死磨难中得来的,不是轻易就能领悟到的。
    • 释义:说明王阳明对良知学说的深刻理解是经过了艰难的历程才获得的,强调良知学说的来之不易和重要性。
  • “吾平生讲学,只是'致良知’三字。”
    • 翻译:我一生讲学,只是围绕'致良知’三个字。
    • 释义:表明王阳明心学的核心就是致良知,他一生的讲学活动都是为了传播和强调致良知的重要性和方法。
  • “尔那一点良知,是尔自家底准则。尔意念着处,他是便知是,非便知非,更瞒他一些不得。尔只要不欺他,实实落落依着他做去,善便存,恶便去。他这里何等稳当快乐。”
    • 翻译:你那一点良知,是你自己的准则。你意念产生的地方,它能判断是与非,更不能欺骗它。你只要不欺骗它,实实在在地按照它去做,善就会留存,恶就会去除。它这里是多么稳当快乐。
    • 释义:说明良知是个人行为的准则,能够指导个人的思想和行为,只要遵循良知,就能实现善的留存和恶的去除,并且能获得内心的稳当和快乐。
  • “良知不由见闻而有,而见闻莫非良知之用。故良知不滞于见闻,而亦不离于见闻。”
    • 翻译:良知不是由见闻而产生的,但见闻都是良知的作用体现。所以良知不局限于见闻,而也不离开见闻。
    • 释义:强调良知是一种内在的道德意识,它不是由外界的见闻所决定的,但又与见闻密切相关,它通过见闻来体现其作用,同时又不受见闻的局限。
  • “盖良知只是一个天理。自然明觉发见处,只是一个真诚恻怛,便是他本体。故致此良知之真诚恻怛以事亲便是孝,致此良知之真诚恻怛以从兄便是弟,致此良知之真诚恻怛以事君便是忠。只是一个良知,一个真诚恻怛。”
    • 翻译:因为良知只是一个天理。在自然明觉呈现的地方,只是一个真诚恻怛,这就是它的本体。所以将良知的真诚恻怛用于侍奉父母就是孝,用于顺从兄长就是弟,用于侍奉君主就是忠。只是一个良知,一个真诚恻怛。
    • 释义:进一步说明良知与天理的关系,良知的本体是真诚恻怛,它符合天理,并且当将这种真诚恻怛应用于不同的人际关系中时,就体现为不同的道德行为,如孝、弟、忠等。
  • “君子之酬酢万变,当行则行,当止则止,当生则生,当死则死,斟酌调停,无非是致其良知,以求自慊而已。”
    • 翻译:君子面对各种变化,该行动时就行动,该停止时就停止,该生存时就生存,该死亡时就死亡,经过斟酌调整,无非是为了实现良知,以求内心满足而已。
    • 释义:说明君子在面对各种复杂的情况时,以良知为准则,根据具体情况做出合适的决策,无论是行动、停止、生存还是死亡,都是为了实现良知,获得内心的满足。
  • “诸君只要常常怀个'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之心,依此良知,忍耐做去,不管人非笑,不管人毁谤,不管人荣辱,任他功夫有进有退,我只是这致良知的主宰不息,久久自然有得力处,一切外事亦自能不动。”
    • 翻译:各位只要常常怀着一种'避世而不烦闷,不被认可也不烦闷’的心态,依据良知,忍耐着去做,不管别人嘲笑,不管别人诽谤,不管别人给予的荣辱,任他功夫有进有退,我只是让致良知的主宰不停息,久而久之自然会有收获,一切外界事物也自然能不受影响。
    • 释义:强调在致良知的过程中,要保持一种坚定的心态,不受外界因素的干扰,坚持依据良知去行动,最终会获得收获,使自己的内心更加坚定,不受外界事物的影响。
  • “能致得良知精精明明,毫发无蔽,则声、色、货、利之交,无非天则流行矣。”
    • 翻译:能够使良知清晰明确,毫无遮蔽,那么在声色货利的交往中,无非是天理自然运行罢了。
    • 释义:说明当良知能够被充分发挥和体现时,在面对声色货利等世俗诱惑时,能够以天理为准则,使这些交往符合道德规范,实现天理的自然运行。
  • “凡谋其力之所不及,而强其知之所不能者,皆不得为致良知。”
    • 翻译:凡是谋划自己能力达不到的事情,并且强迫自己去知道自己所不能知道的事情,都不能算是致良知。
    • 释义:强调致良知要符合自身的能力和知识范围,不能过度追求超出自己能力和知识范围的事情,要脚踏实地,从自身实际出发去实现良知。
  •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 翻译:心的本体是无善无恶的,当意念产生时就有了善恶之分。知道善恶的是良知,去做善事去除恶事的是格物。
    • 释义:对心、良知和格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总结,说明心的本体是中性的,当意念产生后,良知能够辨别善恶,而通过格物可以实现为善去恶,将良知付诸实践。

整体阐释:王阳明心学中的致良知是其核心思想。良知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辨别是非的本心,它是道德判断的基础,具有快速感应、不可磨灭、永恒不变等特点。致良知强调要以良知为准则,灵活判断事物,不执着于固定模式。在知识和学问体系中,良知和致知处于核心地位,其他知识和学问都应以其为基础。通过致良知,可以实现善的留存和恶的去除,获得内心的稳当和快乐。在面对各种复杂情况时,要以良知为指引,做出合适的决策,并且要保持一种坚定的心态,不受外界因素干扰。同时,致良知要符合自身能力和知识范围,脚踏实地地去实现良知,将良知付诸实践,通过格物来实现为善去恶,最终达到道德和心灵的完善。

最后总结

立志

  • 核心观点:立志是心中常存善念(念念要存天理),是学说根基。
  • 确立与坚守:立志要真切,避免不良立志(如只追求功名利禄)。确立志向需行动,不要急于求成,要专注当下努力,做到谨独和责志,同时可求助师友监督鼓励。
  • 作用效果:能帮助辨别公意与私意,立下正确志向(如志于道德或功名者,相应不会被功名或富贵累心)可实现内心的超越。

格物

  • 内涵本质:“格”是“正”的意思,即正其不正以归于正,是为善去恶的过程。
  • 实践对象:主要在自身身心上做,通过日常洒扫应对等小事,以及面对舜对待瞽叟、象,周公面对流言等困难挫折时的应对来格物。
  • 要求与目的:克制心中忿怒、抑制私欲、让内心去恶向善、改正过失,力求让本心完全发挥作用,实现内心自足自快,涵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各个方面。

心即理

  • 核心要义:心和理是一体的,心外无事、无理、无物,也无学。
  • 心物关系阐述:通过花树的例子说明未感知时物与心同寂,感知时物在心中。身、心、意、知、物相互关联,心是身体主宰,意由心发,意的本体是知,意所在是物。
  • 对心的理解与应用:心不是生理器官,而是能感知和行动的精神存在。要从内心探求道理,实现心理合一,避免分心与理为二导致的虚伪行为,同时要以心正来正确判断善恶,因为事物善恶由人心好恶决定。

知行合一

  • 内涵阐释:知和行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如看到美色(知)同时就喜欢上(行),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
  • 知行关系的多种体现:从自然现象(如水向下流)、人的日常行为(如饮食、走路)以及道德行为(如良知判断善恶)等多个角度阐述知行合一。强调一念发动处便是知也是行,要在念头产生时就意识到知行统一性,对不善念头要克服。
  • 知行合一的程度与要求:知达到真切笃实就是行,行达到明觉精察就是知。强调知而必行,不行则是未知,此原则适用于所有人,包括圣贤在末世待人接物时内心的道德准则(知)与行为(行)的统一。

事上磨炼

  • 重要性强调:人须在事上磨才能立得住,通过与外界事物的接触和互动实现自身成长和完善。
  • 磨炼的对象和情境:包括日常工作生活中的簿书讼狱等事务,以及遇到患难忧苦、利害变故、屈辱等困难挫折,还有处理人伦关系时的情感冲击等。
  • 具体要求和方法:要克制私欲,保持情绪平和(如以婴儿啼哭的平和为榜样),正确对待外界评价(把毁誉荣辱作为切磋砥砺之地),专注于当下,一步一个脚印前进。

致良知

  • 良知的本质与特点:良知是与生俱来的辨别是非的本心,是道德判断基础,具有感应神速、不可磨灭、永恒不变等特点,只是非就是通过好恶判断。
  • 致良知的方法与实践:以良知为准则,灵活判断事物,不执着于固定模式。在知识学问中处于核心地位,其他知识学问应以其为基础。致良知可实现善存恶去,获得内心稳当快乐。面对复杂情况以良知为指引决策,同时要符合自身能力和知识范围,脚踏实地去实现。良知还与格物相关,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