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中国文化中的“大一统”思想如此深入人心?

 Tomsp360lib 2024-11-08

这个问题有400多个回答,都浏览了一遍,关于这个问题提供一个不同其他回答不同的思路。
大部分讨论“大一统”,都是以秦一统分析起。
而华夏“大一统”,个人思路:源自夏朝开国君主,大禹。

图片

首先,何谓“大一统”?
政治社会自下而上地归依于一个形而上的本体,从而使这一政治社会获得一个超越的存在价值,而不是自上而下地以一个最高权力为中心来进行政治范围的集中统一。

这句话理解起来很拗口,用现在的话来说,英国学者马丁·雅克、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都提到一个观点:中国不是一个国家,而是一个伪装成国家的文明。

以这个概念,也就是历史上改朝换代也好,政权割据也好,但是本质上都是传承一个文明。 也就是“大一统”——“一个形而上的本体”。

图片

第二,为什么源头自大禹?

大禹治水,先是其父鲧治水九年,然后禹又来治水,用时十三年。父子俩,顺着几大河系的上下游折腾了22年。

大禹治水成功,还有一个功绩:分九州。

个人有个推断,大禹在这个过程中,对于奠定夏,奠定华夏文明,还有两个重要的功绩值得学术讨论:一 “定都”,二 “官道”“商路”

定都:

以公元前两千年时的生产力水平,大禹治水“以疏替堵”是一方面,要从根源上避免“水患”,最直接的是“迁都”。

当然,以当时的社会形态,“定都”不太确切,更准确的说法——从战略上,选择一个宜居的,发展的农业,领地。 大禹及后代能做出这种选择的基础在于,鲧禹父子两代人,几十年治水过程中对地理的勘探。

图片

“官道”“商道”

治水的过程,很重要一点是,大大加强了“部落”之间的交流,拓展了“官道”“商道”,因为通过地理勘探,不仅形成了最早的“华夏地图”,更重要的是对散落在各区域的部落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加强了联系、互通。

“定都” “官道”“商路”,如何奠定了“夏朝”?

用现代企业的一个理念来理解就是:一流企业定标准、二流企业做品牌、三流企业卖技术、四流企业做产品。
换个我们常说的话理解就是:想致富,先修路

当大禹把九州分出来的时候,“夏”就变成了一个一流企业,变成了一个“先修路,先致富”的政权了。
各个部落的富于产品向夏朝汇聚,交流的语言以“夏”的语言为“官方用语”,最先进的技术开始在夏都汇聚。。。。。。于是华夏文明开始孕育,开始茁壮成长。

从夏到商,从商到周,“大一统”在逐渐形成,巩固。
所以,个人认为“大一统”的源头,在于夏,在于大禹。

图片


第三 “大一统”与秦统一

秦统一,是自上而下地以一个最高权力为中心来进行政治范围的集中统一。 而“大一统”一直在,东周一直到公元前256年才灭亡。
所以,各诸侯国虽然各自争霸,当一直有一个名义上,形式上的共主。

图片

而秦国能统一,不是因为只有秦国想统一,而是只有秦国“奋六世余烈”做到了统一,其他国家也不是没这个雄心壮志,是能力够不到。

那么为什么诸侯国为什么会想统一呢?这个就涉及了地理特征和生产力发展水平了——分封诸侯,是因为生产力不够;诸侯兼并,是因为生产力发展了,人口密集了;这个是另外一个话题,不展开。

个人认为秦统一后,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这个描述,会让一般人产生一个误区:原来各个国家有极大的差异性。


而实际上呢,各国的文字都脱胎“甲骨文”,都是象形文字,文字中差异,我们换个思路,就好比:孔乙己的“茴”字的四种写法。——有差异,但是差异在于“形”而不是“源”的差异。
度量衡的差异是根源是生产力的落后,各区域形成了自己一定差异化的标准。而后来政权的分割又放大了这种差异,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各区域之间的频繁往来,本身对于“统一度量衡”就有刚性需求,比如“车同轨”。

图片

所以,不是秦“大一统”了华夏,华夏本为“大一统”,是秦第一次以中央集权的形式统一了华夏。
大一统是本源,统一与割据是事物的波动性发展。


第四 为什么“大一统”深入人心

以我个人感受为例,我是福建人,但是不管我身上是不是流着中原华夏先祖的血,翻开我们家的族谱,族谱第一页:先祖就是来自华夏,来自豫。
也许我的先祖是福建山区的山民,作为落后的部落文明、原始文明,主动融入到先进的华夏文明。

什么落后文明愿意主动融入华夏文明。

一方面当然是先进文明对落后文明的优势;另一方面,是因为华夏文明一直以来的“民本理念”——没有歧视,包容性强。


尚书·夏书·五子之歌所体现的先民思想。这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是对中国最早的帝王亡国的叹息,体现了中国最早最原始的政治思想,“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图片

所以,大一统深入人心,是因为人心向往文明,形成一统,而不是因为统一,所以大一统。

苦难,是酬劳分配博弈的必然产物

垃圾分类处理:未来五年展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