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看见的婚姻里,你的付出、委屈、感受,伴侣都能看见,他会心疼你、尊重你、托举你,让你去做你喜欢的事,你会因为被爱而疯狂长出血肉,发自内心的快乐;而不被看见的婚姻,你的付出是理所应当的,你的委屈是矫情,你想要有自我在他看来是自私,你逐渐失去自我价值,像一朵玫瑰一样枯萎。不被看见的婚姻,不亚于抹杀一个人的自我,让她变成婚姻的附属品。杨子说"我知道她想被看到,但是先视而不见吧",他其实知道她要什么,但他选择视而不见。黄圣依再次选择离婚,也不难理解。在这个阶段,很多人会觉得伴侣在“闹”离婚,冷一冷就好了,过一段时间哄一下就好了。 问题恰好出在认知上,当你觉得伴侣在“闹离婚”,说明你还没意识到对方要离婚这件事的严重性,把这归结在“小打小闹”层面,更不清楚导致这个结果背后的深层原因,是对方已经深深的绝望了,给了你无数次机会,你都没抓住,结局只能是真的离婚。 伴侣提离婚,用“闹”来形容,说明存在两个典型的问题。对方提出离婚,说明一定有ta想要离婚的原因,情感需求处于不满足的状态,而你把对方提离婚的行为归结为“闹”,说明你没有看到对方情感中的真正需求,对伴侣的需求处于忽视状态。当你长期忽略对方,听不见ta发出的情感呼唤时,会导致双方的“互动系统”处于闭塞状态。面对一个长期忽略自己情感需求的伴侣,会觉得内心需求和情绪根本无处宣泄,感受不到被爱,最终导致关系的破裂。这会陷入自我视角,只看得到自己的需求,认为我需要被伴侣关注、被称赞、被宠爱,却忽略了另一半也渴望被理解、被崇拜、被关注。这种“双标”会让伴侣向内得不到满足。在感情里,如果我们只看得到自己的需求,甚至在伴侣提离婚时依然只关注自我内心的恐惧、担忧,无视对方的感受,伴侣就更加会坚定离开你的决心,认为对方离婚的决策是正确的。一段好的婚姻,需要两个人情感需求都处于满足的状态中:你能感受到他爱你,感受到伴侣对你重视、妥协、爱,他也能感受到你爱他,体会到被尊重、被照顾、被爱。但如果我们过度强调自己内心渴望被爱,而忽略伴侣的需求,伴侣就会觉得在这样的感情中体会不到被爱,会感受到孤独,明明是两个人的婚姻,但他一直在被索爱、在付出,可得不到丝毫被爱的反馈。真正幸福的婚姻,是彼此都能在婚姻中被伴侣看见。可惜的是,大多数人都不具备看见伴侣需求的能力,只在意自己的感受。也正是因为缺乏婚姻里的“同理心”,不知道如何为伴侣创造被爱的感受,甚至在伴侣提出离婚后都不知道如何满足另一半的情感需求,才导致很多人明明爱着伴侣,但婚姻却最终散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