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老愚)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是我最大的诚意。” 下班前,同事呼我,连说一定要讲个事情给我听。 原来,她是想分享今天上班途中的一段经历。大致情节是:早上她在公交站等公交,周围一圈中国人——她反复强调是“一圈中国人”,正等着,一个外国人过来和她说话。外国人说的是英语,她听不太懂,就有点茫然地看着他。外国人又说,尽管她仍旧听不太懂,但似乎听到说什么包之类。于是,她就下意识地往身后看了一眼她的背包。好家伙,背包拉链完全拉开,像是饿极了,启开一张大大的嘴巴。同事这才明白,原来这个外国人是想友情提示她。她连忙致谢。 本以为她只想说她的感动,可意外的是,临了她却极有深意地感叹了一句:“好郁闷啊!周围一圈中国人,居然没有一个人提醒我!” 郁闷吗?换了谁,也许都会忿忿不平。同事问我,这到底是怎么了,何以今天的中国人会如此陌然?我一时不由怔在那里,不知说什么好。因为巧的是,就在这个早晨,我在上班途中转乘地铁的时候,就在一群人前拥后挤一路疾驰,直奔另一列地铁的路上,正拾级而上,一个略显苍老的男人声音从身后响起来: “你鞋带松了!系一下,要不摔了!” 其时,我已经登上最后一级台阶,一边继续前行,一边忍不住回头去看。一群人行色匆匆,并未见到有老人牵着小孩的,也未见有两人同行的样子。有的,都是形单影只,独行侠似的,一个一个的男男女女。想要再看清楚一些,但再往前,楼上下行的电梯轨道已经挡住后行和右侧的视线。正想着好遗憾啊,居然错过了这样一位可爱的陌生人,突然右侧站台再次传来那个熟悉的声音: “鞋带松了,快系一下!摔倒了就麻烦了!” 好吧,这个温馨的早晨!我不由心里一暖。尽管当事人并不是我,但有幸亲历——确切说来,只是耳闻——内心还是禁不住感动。不是矫情。这时节,确乎我们已经越来越少可以看到来自一个陌生人的善意。 可是,你说奇怪不奇怪:就这样正感动正遐想无限的时候,地铁进站,门启开。我乘地铁的习惯,永远站在门的一侧等着,严格遵从“先下后上”的乘车规则。但每个早晨,总可以看到,门一打开,站台上的人还没等着车上的人下来,便不管不顾蜂拥而入。这个早晨,自然又是如此。但妙的是,里间有个中年男人眼看形势不对,不进反退,往后两步缩了缩身子,直至眼看站台上再无他人着急进车,他才很从容地迈开方步,从容下了车。 中年男人渐行渐远,直至不见。殊不知,我的目光一直追随他的背影,一直未曾间断。像极了我自个儿!那一刻,我暗自慨叹。 真的像我。就在昨天晚归的时候,我在地铁里还给一对母女让了一个座。每天晚归,地铁里人满为患。昨天巧的是,上车发现有个空座,我看余外站着的年轻男女并没有就坐的意思,我便就近坐了过去。车过两站,一路有上有下,尽管车厢里的人越来越多,但眼看着他们都比我年轻比我精力充沛,我也就一直坦然坐在那里。 不过,至第三站的时候,我正用手机看一部电子小说,耳畔传来一个年轻母亲的声音:“宝贝,快!往那边看看,也许有座!”然后,还不待反应,眼角余光就瞥见一个女人的身影从眼前风一般掠过。小朋友显然没跟上。不过,像是条件反射似的,我已经从座位上弹射出来,然后径直走到不远处的车门一侧,倚在扶手处。果然,与此同时,一个小女孩背着一个大书包姗姗坐到我刚刚坐的那个位置。 所以,同事这个傍晚突然这么感叹的时候,我能说什么呢? 显然,她那一圈中国人中,并不包括我所遇见的那个提醒他人鞋带松了的陌生人。显然,她那一圈中国人中,并不包括我所遇见的那个不急不争从容淡定的中年男人。显然,她那一圈中国人中,也并不包括乐于默默给人让座的我。 这个世界会好么? 与其慨叹,不如允许一切发生。然后,发自己的光,而不是坐等被照亮。 2024年11月8日 一等父亲,二等教师,三等写作者。 无所谓追求,简单生活,简约工作,致力于做更好的自己,做尽可能多的让世界变得更美丽的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