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亚顺:试论周易之作者<易理>

 甘肃薛家湾算命 2024-11-09

  我们读某书,总要问:谁作?一,名人作的就是好,名牌效应;二,真材实料,一鸣惊人,这么好的东西,不知道是谁写的,没面子。但是,触及对我国文化影响深远的先秦作品,我们也只能稀里糊涂的接受专家学者的论断。习惯上,《周易》被分为两部分,一是六十四卦的易经,一是号称十翼的易传。《汉书》作者认为:“人更三圣,世历三古”,方才成就《周易》。所谓“三古”“三圣”,就是远古的伏羲氏画了八卦图,中古高度文王作了卦爻辞,以及近古的孔子作十翼。实际上,所谓的《易经》与《周易》是相关联的两码事。《易经》是汉朝儒家治学的经典,不仅有六十四卦,而且有传文;至于《周易》,是已经被《易经》吸收改造了的西周六十四卦卦爻辞。也就是说,《周易》的编者与《易经》的编者,是两个不同时代的两码事。《易经》的编者在其它章节有所论述,此一节重点探讨《周易》的编者是谁?
  《周易》谁作(更恰当的应该称为谁编),在西汉以及先秦时期,普遍认为是文王。证据主要有两点:
一,《系辞传》子曰:“易之与也……当文王与纣事耶?”二,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是儒家的圣人,司马迁以治学严谨著称,没人怀疑。近人尚秉和认为:“既云演易,则卦爻辞皆文王所作。”
二,文王周公作。《周易本义》云:“经,则伏羲之画,文王周公之辞也。”多了周公。尚秉和“论周易谁作”篇:“至东汉王充,马融,陆绩之俦,忽谓文王演卦辞,周公演爻辞,孔颖达朱子等皆信之。”
三,众人之作。建国后高亨“周易古经,盖非作于一人,亦非著于一时”。但他也不反对文王周公作卦爻辞,“其或文王周公对于此书有订补之功欤?”徐道一《周易科学观》观点鲜明的认为:“它是殷周之际的一批巫史和卜官根据历代积累的占卜资料,加上当时人们掌握的自然和社会知识,逐步修改,归纳和整理而成的。”
老子有云:“圣人不居功而为自用,是以功劳不去”。《周易》的作者同《归藏》《连山》一样,有大功于社稷百姓,却不据为一己之功,这就是圣人。或者称之为圣王更合适,内圣外王。譬如大禹,譬如商汤,也譬如文王。若以《周易》而言,马大师认为其作者当为周公旦。其理由有六:
一,左传记载。最早见到关于《周易》的记载源于《左传》,记载有两条值得关注:一,“庄公二十二年,周史有以《周易》见陈侯者”;二,“韩宣子适鲁,观《易象》与《鲁春秋》。曰:吾乃知周公之德,与周之所以王也”。证明有二:第一,作为最高级的知识分子“史”,掌管着周易,不是随便人就可以看到的。第二,只有鲁国有保存完好的史官记载春秋的制度,而且拥有打开《周易》迷宫的钥匙——易象。易象浓缩了周易的精华,不谈象,妄论周易。另外,值得思考的是,为什么只有周公的封地,才能保存完好国之重典?《易象》《鲁春秋》与周公之德、周之所以王有什么关系?儒道对我国影响最大,老子是周的图书馆长,孔子当过鲁国主宰季氏的图书管理员, 为什么一在周,一同样还是鲁国?理由只有一个,是周公。圣人为传道布德而生,道在生人,德在为人。周易探源,易的传承变革,旨在天下民生,得民心者得天下,此所以“周之所以为王也”。周公之德,在于继承并发展了易道,而且记人记事,让后人从中悟道。
二,改旗易帜。夏建寅历,《连山》为之旗号;商建丑历,《归藏》为之旗号。周革殷命,建子历,《周易》为之旗号。连山而远,归而藏,日月之道,周而复始。可见天道循环不已。殷代夏,商汤靠武力夺取天下。周的祖先后稷,《史记。周本纪第四》“务耕种,行地宜”,“公刘”“古公”为贤能之人,到“季历”“生昌,有祥瑞”。姬昌时,为西伯,三伯之一。在位五十年,势力庞大。《三坟》之中有《乾坤易》,天地日月山川云气,是否就是季昌“遵后稷公刘之业,则古公公季之发”,对西岐农作物生长搞的气候研究?《史记》云;“其国安里,盖益易之八卦为六十四卦”,而“拘羑里,演周易”是否更深刻的周易研究,不仅仅停留在农作物上?——天地日月风木山泽。如果以《乾坤易》的面目示人,纣王一定认为季昌有些才能,但和《归藏》相比,相差太远;但是一旦纣王发现季昌洞悉了天地之道,无论如何不会放他回去,《周易》比《归藏》更完美了。文王推演天道的结果,也许发现了全新的天地,但是身为囚犯,不可能有大量的资料让他创新,而且是在纣王的鼻子底下。季昌被赦免后,“明年,伐大戎。明年,伐密须。明年,败看国。。。明年伐邻。明年,代崇候虎。。。明年,西伯崩,太子发立,是为武王。”一年攻打一个国家,扫清了代殷的一切障碍,单等最后一决雌雄。姬昌有心完成新易,但时事不给他空闲。
三,文王诸子。文王多子,长子伯夷考,次子发,三子管叔鲜,四子旦,另外有蔡叔度,康侯封等。伯夷考,伯为长,夷为夷地生,考为死去,《师》卦六五“长子帅师,弟子舆尸,贞凶”,大概死于一场战争。姬发,《史记》“武王自称太平发”,发随首动,按照兄终弟继的传承方法,享位为王,继承了文王的事业。管为竹官,主乐律;鲜,小鲜也,主饮食;叔为伯仲叔季,老三排行。大概管饮食起居之类事物。蔡为草祭,度为盛大或简单。大概管理祭祀一类事情。康,为健康长寿,为广有奴隶;封侯,则大有田土。旦,为一日出生,圣人之象。宗族继承,一般为长幼相继,古公生子三人,长子太伯,次子虞仲,少子季历,季历生昌,古公认为“我世当有兴者,其在昌乎?”太伯虞仲“亡入荆蛮,纹身断发,以让季历”。非常时候,才是由贤能与否,取得继承权。武王死后,管叔,蔡叔叛乱,也许是按照族规,应该继承王位。但新朝未稳,二人才能不够。接下来,本该旦继位,但是他打败了自己的兄长,也就否定了族规。办法只能为辅佐武王年幼的成王继位,毕竟天下是在武王手里打下的。
四,周公才德。《史记。太史公自序》“夫天下称颂周公,言其能歌文武之德,宣周召之风,达太王王季之虑,爰及公刘,以尊后稷也”。仓颉造字,惊天地,泣鬼神。先秦乃至更早,文字知识,只为极少数知识分子掌握,这类人称史巫。史能知时有识,记言载事,巫能格物致知,洞悉天机。对于平民来说,虽然极少人识字,但却能通过歌诵的方法,去感悟了解过去的和身边的事物。周公是时代的风云人物。如果将太史公言与《诗经》对照,“歌文武之德”对应“文王”篇、“大明”篇“、思齐”等篇,“宣周召之风”对应“周南”“召南”等篇,“达太公王季之思虑”对应“皇矣”等篇,“爰及公刘”对应“公刘”等篇,“以尊后稷”对应“思文”、“生民”等篇,如此等等,符应若滋。诗歌在创作上与周易十分类同。《尚书。金腾》“予仁若考,能多才多艺,能歌鬼神。”此为周公对自己的一生评价。
五,周易创作。《尚书。多士》“惟殷先人,有册有典”。不仅如此,此类册典不是谁想看就行,而是作为国之重典,秘不示人。周公与周易之周,国号之周,并非巧合。作为有圣人才干的姬旦,不仅能够继承父亲宏愿,同样也唯一有资格研究这些册典。周易是对前代的继承与发展,并非凭空的创造。创作规律,大体可循。《系辞传》“易之为书也,原始要终,以为质也”“初辞拟之,卒成之终”。每一卦各有主旨,六爻起承转合,介绍事态的过程,内外一分为二分析问题,再系统予以总结。卦辞合乎卦象,爻辞合乎爻象,浑然一体。高亨《周易古经今注》“有人取筮人之旧本加以订补,将其对于事物之观察,对于涉世之经验,对于哲理之见解,纂入书中。其表达方法,或用直叙,或用比喻,或用历史故事。其目的在于显示休咎之踪象,提出是非之标准,明确取舍之途径”,马大师我想,这个人非周公而莫属。
六历史相似。《太史公自序》“余死,汝必为太史;为太史,无忘吾所论著矣”。此为司马谈与司马迁父子。无独有偶,斑彪与班固父子,刘向与刘歆父子。昌与旦父子,想必为后世树立了榜样。先秦文章一般以篇而论,想要成书,需要一定的财势和形势,比如《吕氏春秋》,可以说倾一国之力。很显然,《吕氏春秋》并非吕不韦手书,但却是他想说的或者说想展示的东西。因为他,才有此书的诞生,所以他就是此书的作者。我们都知道,《史记》的作者是司马迁,但不会写司马谈父子。相比较而言,定性《论语》的作者是其弟子,似乎也不大正确,以现在而论,语音也算创作嘛。

图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