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太医院

 zqbxi 2024-11-09

       太医院,古代医疗机构名称。太医院名称始于金代,承袭于唐宋的太医署、太医局,以后历代均立有太医院机构,功能与唐朝太医署、宋朝太医局相差较远,且金代,元、明、清各代太医院职能、官位名称、品阶等也略有不同。

        太医院是掌管医疗卫生事业的机构,是御用的医疗衙门。太医之名,古已有之。汉代为太常属官,唐、宋设太医署及局,仍隶属太常。金代始称太医院,隶属于宣徽院。元朝时,太医院始为独立性机构。明朝建国前设医学提举司,后改名太医监。吴元年(1367年)改监为院,秩正三品,设院使、同知、院判等医官。洪武十四年(1381年)降为正五品,俱授以文官散阶。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改医官名称,设正官院使一人,正五品。院判二人,正六品。下属机构有惠民药局和生药库,以及制作膏丹丸散的作坊。

职责

太医院使的职掌为医疗事务,由院判辅佐。其职掌:

一、药品的收贮、辨别和保管。生药库是太医院收贮药材之处。洪武六年(1373年)设御药局,又称御药房。药材按其产地身全国定额征收。嘉靖十五年(1536年)改名圣济殿。由太医院选御医、医士轮流供值。

二、疾病的治疗。首先是为皇帝及其后妃看病。为皇室诊病,吉凶莫测,要担很大的风险。其次,还为王公、大臣或外国君长诊治。有时太医院也奉命派员往军营、监狱等处诊病。

三、施舍药品,为民诊病。由惠民药局具体负责。此外,太医院还负责外地府州县惠民药局及边关卫所医官、医士、医生的选派和考核。

人员

太医院有专业医务人员,称医士、医生。医士的地位高于医生。院内医术分十三科(大方脉、小方脉、妇人、针灸、眼、口齿、接骨、伤寒、咽喉、按摩等),太医院分科如此细密,说明明朝医学有了长足的发展。凡在太医院任官,诸如医官、医生、医士等,都要经过专门训练。其来源是选医家子弟,经考选入院,称医生,由医官系统教授,分十三科经考试合格后,方能任为医士。弘治五年(1492年)规定,习医人员,每季考试,至三年或五年后,选择通晓其业者收充医士,未通晓者,习医一年再考,三考不过,令其返乡。对在职的医生、医士亦有严格的考核。经过严格考试而选择出来的医生、医士,一般说来都具有相当高的专业技能。尤其是在他们从的医过程中,又有定期考核,优存劣汰,使其素质得到保证。同时,因他们从医,不可避免地遇到一些疑难病症,便会以会诊的方式共同探讨,各抒己见,直至治愈。所以太医院又具有医学研究的性质,客观上提高了明朝的医学水平,为中国古代医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礼部对太医院有监控权。其一表现为礼部对医官、医士、医生有选用、教习、考核、黜陟之权。由于医官等职专业性强,选升中特别强调业务水平。其二表现为礼部对医疗档案、药材保管有稽查之权。

古代营养学专著《饮膳正要》为元代饮膳太医忽思慧所撰。

早在先秦时期,各诸侯国中,即有了太医的设置,主要是为统治者提供医疗服务。到了汉代,开始有了太医署的设置,是皇家的御用医疗机构。到了金代,这个机构才被称为“太医院”。

金代定都中都以后,建立太医院,同时设御药院、尚药院,归属于宣徽院。海陵王贞元二年(1154年)十一月,仿照宋制,“初置惠民局”,后改为惠民司,隶属于礼部。惠民司的主要职责是为贫民提供诊疗服务,“掌修合发卖汤药”。金末时惠民司的官员安排,“以太医数人更直”,且“择年老进士二人为医药官”。

到了元代,太医院是最高的医政管理机构,太医中出现了饮膳太医。中统元年(1260年)正式设立太医院时,秩正二品,给银印。经过屡次革迁,太医院行政级别有所浮动,到至元二十年(1283年),太医院改称尚医监,官阶为正四品,给铜印。太医院令史的选任和待遇,政府明文规定,“省拟太医院令史,于各部令史并相应职官内选取”,“太医院系宣徽院所辖,令史人等,若系省部发去,考满同诸监令史,拟正八品,自用者降等任用”。

大都惠民局初置于中统二年(1261年),受太医院管辖,“掌收官钱,经营出息,市药修剂,以惠贫民”。其称谓、职能与宋朝及金朝的机构大致相同。

元代太医院掌管一切医药事务,领各属医职,使它变成了一个纯粹的医药管理机构。从太医院官吏的品秩看,普遍高于以往任何朝代。元太医院的隶属机构,按照《元史·百官志》的排序,列在首位的是广惠司。它不仅是太医院下属机构中品秩最高的,也是最有特色的部门。

明代太医院衙署建于永乐年间,与各部一样,都建在前门内东南角,即现在的东交民巷西口路北附近。明代北京太医院的概貌,在明代史书中并无明确记载。不过清任锡庚《太医院志》有记:“(明太医院)在阙东钦天监之南,西向路东,门有照壁,朱色,立额黑漆'太医院’三字,随门左右,环以群房,为门役住所。衙内左为土地祠,北向,右为听差处,南向。听差处东北隅有井一、元二、门三。左右旁门二,随门环以群房,北者为肖槽祠,南者为科房,有甬路直接二门。过宜门平台,台右置铁云牌。大堂五间。”我们可以由此一窥明代太医院的概貌。

太医院的主要职责是受命于皇帝行事。嘉靖二十年(1541年)五月,京师疫疠流行,礼部左侍郎孙承恩上《请九门施药疏》:“具官某等窃惟圣人忧民无所不用其极……伏望皇上敕下太医院,差官督同顺天府惠民药局给散药材。”

明代太医院下辖惠民药局和生药库,其中惠民药局主要是在太医院的领导下,为京城及周围的民众发放药材和治疗疾病。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五月,京城疾疫流行,孙承恩再次上书:“乞命太医院及顺天府惠民药局,依按方术预备药饵于都民辐辏之处,招谕散给。庶阽危贫困之人得以有济,虽有疠气,不为灾矣。”嘉靖皇帝同意,并规定每年“正月十五日施药于朝天门外以溥济群生”,成为定例。嘉靖三十三年夏,“京师大疫,命发药救之”,惠民药局再次施药救治。

万历十五年(1587年)五月,京城暴发瘟疫,礼部奉旨“即于五城开局按病依方散药,复差委祠祭祀署员外郎高桂等五员分城监督,设法给散”,太医院奉皇帝命选良医分拨五城诊视给药,“五城共医过男妇孟景云等十万九千五百九十名口,共用过药料一万四千六百十八斤八两”。

清军入京后接管了明朝遗留下来的官坊衙署,太医院也原地未动,依然袭用。院署内有大堂五间,为主要建筑,大堂后面是先医庙,供有伏羲、神农和黄帝三神塑像。药王庙与先医庙并列,里面供有针灸铜人像。大堂二堂之后另有三堂五间,是坐东朝西的三进四合院建筑。到了清代末期,由于社会动荡和列强入侵等原因,太医院几经变更办公地点,今天我们在地安门东大街还能看到清代太医院最后一处衙署的遗址。

太医院是怎么搬到地安门的呢?清太医院沿袭明代旧址,重加修葺。直到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后,院址被划为俄国使馆,太医院只得借东安门内大街御医白文寿住房为公所。翌年,又移至东安门北池子街大悲观音院为公所。太医院几经搬迁总不是办法,后发现地安门外皇城根兵仗局东有内务府抄产一区,右有吉祥寺空地一段,经与住持协商,在此地另建新署。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开工,光绪三十年(1904年)建成。不过新署面积只有旧署的十分之一。

太医院除了医政管理外,还负责皇帝平时及出巡时的保健,诸王公、公主、文武内大臣的派医视疾,军队及监狱医官差派等项工作。而每逢京城疾疫流行,太医院往往奉旨承担京城的医治和防疫任务。

清太医院在五城设有医药局。顺治十一年(1654年),“于景山东门外筑药房三间,由礼部奏派太医院官施医给药”。康熙十九年(1680年),京师瘟疫流行,四月议定,“其饥民内有患病者,应令太医院及五城医生诊视,遣员管理”。六月,“复遣太医院医生三十员,分治五城抱病饥民,以全活之”。康熙二十年(1681年),“设厂十五处,于五城地方,派佥都御史督同五城御史,发内帑办理。施药由太医院奏派,每厂医官、医生各一人”。次年,“改设东、西、南、北四厂,照旧办理,奉旨以为常例”。

嘉庆七年,瘟疫蔓延到京城,徐绩奏请“饬下太医院检查除瘟良方,配合丸药,交九门提督分发所属,遇有病人即行给与,以免传染”。同治六年,京城时疫再度流行,李德源请依旧例,由太医院拟方,五城散药,以救济众生。

乾隆年间在太医院成立纂修医书馆,主持编纂医书。乾隆四年(1739年)十二月甲申,“大学士鄂尔泰奏:纂修医书馆应开于太医院衙门。其总修、纂修、收掌各官,令该院拣派”。乾隆八年(1743年),纂修《医宗金鉴》书成。该书由太医院院判吴谦总修而成,全面简要介绍中医学的各个方面,水平较高,自乾隆时作为医学教科书以后,一直到清末沿用了160多年,对医学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

唐代太医院

太医院名称始于金代,在唐朝称太医署,属太常寺。太医令是这所“医学院”里最高领导,他掌握着学校的核心技术,并且有自己的助手——太医丞,太医令之下还设有医监和医正。唐代太医署于武德七年(624)建立,它由行政、教学、医疗、药工四部分组成。这所“医学院”一共设立有行政长官16人,其中太医令二人,太医丞二人,太医监四人,太医正八人。

唐朝太医署在校师生多达300余人。由太医署令、丞等负责管理。分设医、针、按摩和咒禁等部门,医又分为体疗、疮肿、少小、耳目口齿、角法等科;学习课程在共同学完《脉诀》、《本草》、《明堂》、《素问》等基础后,即分科学习各自的专业;

学制分别为七年、五年、三年;考核分别由博士主持月考,太医署令、丞主持季考,太常丞主持年终总考,视其成绩的优劣,予以升、留、退。教师的职称分别为博士、助教、师、工等。

太医署改扒哪是我国也是世界医学史上最早的医学校。宋代改为太医局,仍为医疗与教学兼而有之。金、元、此宴明、清则改为太医院,而且已成为纯属医疗保健的机构。太医署内设有医学和药学两个部。在医学部之下又设有医科、针科、按摩科、咒禁科四科。

唐代兴建的“太医署”,对后世医学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后世的医学教育完全按照唐“太医署”模式而建。民间医学教育的普及有利于保护百姓的身体健康,扭转了劳动人民崇尚巫鬼的风气。由于推行地方医学教育的发展,曾迫使“巫祝”纷纷转行。

我国古代的师承相传和太医署这样的医学校两种医学教育,不仅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医学发展,而且还流传到海外,曾有十多个国家派人来我国学医,使我国成为东方的医药学中心。

宋太医

宋朝太医官职为正一品。同正一品的还有太师、太傅、太保、丞相、少师,少傅,少保等职。太医:即封建时代的宫廷医生,也称御医。御医、太医均本为官名,太医出现较早,秦设太医令、丞,掌宫廷医事,其下有侍医,其余宫廷医生统称太医;御医是医官系统中的一个品级,最早见于《晋书》。后来二者都演变为宫廷医生的代称。御医流派,即以历代宫廷御医为群体的中医学流派。

金元太医院

金代大体上也仿宋代,在宣徽院之下设太医院、尚药局、御药院。太医院内设有提点、院使、副使、判官、管勾、正奉上太医、副奉上太医、长行太医。兼有医学教育性质,培养各科学生,以优良之学员补充太医之职。

元代统治者对医学管理相当重视,医学制度较严密,机构扩大,并大幅度提高医官品阶及地位。太医院之品级提高到正二品,内有院使、同知、金院、同金、院判、经历、都事、照磨等,官阶正二品至正八品,另设令史、译史、知印、通史、宣使等职。

太医院下辖八个机构:

广惠司“掌修制御用回回药物及和剂以疗诸宿卫士”。内设卿四人,为正三品,少卿二人、 二人、经历一人、知事一人、照磨一人。司下设大都及上都回回药物院各一所,并由达鲁花赤一人、大使一人、副使一人负责,专门掌管回回药物事。

御药院“掌受各路香贡,诸番进献珍贵药品,修造汤煎”。内有达鲁花赤一人、大使二人、副使三人、直长一人、都监一人。

御药局“掌两都行箧药饵”。内设达鲁花赤一人、局使二人、副使二人。

行御药局“掌行箧药饵”。内设达鲁花赤一人、大使二人、副使三人。

御香局“掌修和御用诸香”。内有提点一人、司令一人。

大都惠民局“掌收官钱经营出息市药修剂以惠贫民”。另有上都民局,其任务与大都者相似,各设提点一人、司令一人。

医学提举司“掌考校诸路医生课义试验太医教官,校勘名医撰述文字,辨验药材,训诲太医子弟,领各处医学”。内有提举一人,副提举一人。

官医提举司管理有关医户及差役有关诉讼事宜。共设四所,分别位于大都、保定、彰德、东平等四路。各所均设有提举一人,同提举一人、副提举二人。在全国十路也各设一所。

明代太医院

官署名。掌医药,主要为宫廷服务。秦、汉、三国有太医令,属少府,西晋属宗正,东晋属门下省,南朝宋属侍中,齐属起部,梁、陈属门下省。北魏、北齐属太常,北周有太医下大夫。隋、唐置太医署,五代有翰林医官使,宋有翰林医官院。辽北面官有太医局,金改称太医院,置提点与使、副使等官,属宣徽院。元太医院独为一署,无所隶属。明太医院有院使、院判,所属有御医、吏目,医术分十三科。明代宫廷除为皇帝服务的御药房外,还设有专为皇太子、后宫嫔妃和王府服务的医疗机构。

御药局和御药房:

吴元年(1364),朱元璋设尚药局,尚药御奉品阶为正六品。洪武六年(1373),内府设御药局,始置御医。御药局设尚药御奉2人,直长2人,药童10人,俱以内臣充之。御医4人由太医院医官担任。御药局主要任务是监制御用药饵,兼管收储各地进贡的名贵药材。1373年又设御药房,由提监、太监理其事,近侍医官无定员,分两班掌管御用药饵,官阶与太医院医官相似。嘉靖十五年(1536),改御药房为圣济殿,又设御药房,由御医轮流值班。万历三年(1575),圣济殿造御药库关防印一枚,由提督太监收管,以凭传取,年终将传取药材及剩余数额等项造册,送礼部查考。

东宫典药局:

洪武二年(1369),东宫设典玺、典药、典膳、典服、典兵、典乘六局。每局设局郎1人,局丞1人,内使10人。典药局郎、局远及内使负责皇太子的医疗保健。京师各亲王府在承奉司下置司药2人,以司亲王府的医药工作医|学教育网整理。建文间(1399~1403)。京师亲王府增设典药1人。

后宫医药机构:

洪武五年(1372),后宫设六局,由尚食同负责医药,内设司药2人,掌管医方和药物,并有典药2人,掌药2人,均由女官充任。永乐间(1403~1424)及其后,这些职务均转由宦官担任。皇后及嫔记有病,多由太医院医官诊视。后宫设安乐堂,专供后嫔养病;设有月子房,供宫内孕产用。后宫设医官3人,医士36人,还配有稳婆、乳婆、医整数十人。

王府良医所:

明代备藩王府均设良医所,主管王府医疗保健。洪武四年(1371),良医所设良医正、良医备1人,寿官数人,俱从文官,由太医院推荐,吏部任命。杰出医药家王履、李时珍等曾任过王府良医。

清朝太医院

     清朝延续数千年前后被历代沿袭的就设立专门医官机构这一传统。太医院便是明、清朝设立的医官机构。太医院不仅名字承袭明朝,就连衙门的地址,也在过去明朝的旧址上。
当时太医院在整个皇宫的东面,在礼部衙门的后面向西走,正阳门内向东,位于东交民巷内。太医院在这个位置占了二百多年,一直到晚清光绪庚子年,东交民巷被划为各国驻华使馆区域,太医院才搬到地安门外的东南方向。

清朝时,太医院的内部机构,还算是比较专业的。太医院内根据专业不同,分为不同科,每个科都有专门的大夫负责。这个划分,也是延续明朝的制度。明朝时,太医院有十三科。
清朝初年,太医院仍有十一科。分别是大方脉科、小方脉科、妇人科、疮疡科、针灸科、眼科、口齿科、接骨科、伤寒科、咽喉科、痘科。这个划分跟明朝的区别在于,明朝太医院中多了按摩科、金镞科、祝由科。而清朝初年,太医院多了痘科。

这个区别,跟当时的现实环境有关。祝由科和按摩科的废除,主要是因为这两个科的技能,在明朝末年就失传了。
而增设痘科,主要是为了治疗天花。清朝入关时,从皇室到民间,有许多人因为天花丧命。天花影响极大。就连康熙称帝,也跟天花有关。

因为当时传教士建议,康熙小时候得过天花不死,已经有免疫力,将来称帝后,不用担心会得天花早夭。由此可见天花在当时造成的威慑力。不过,到康熙称帝后,开始采取人痘接种的办法,让人可以对天花产生免疫力。
因此,天花的传染,被逐渐得到控制,痘科也不在那么重要,它就被并入小方脉科中。而喉科、齿科也被合并为一科。到康熙时,太医院仅剩九科。

到嘉庆时期,又把接骨科划归上驷院的蒙古医生兼任。接骨科就从太医院裁撤。道光时期,朝廷认为,针灸虽然是流传很久的医术,但皇帝毕竟身份尊贵,不适合用这种办法治疗。所以,针灸在道光时,也被太医院永久裁撤。太医院仅剩七科。
根据《光绪会典事例》的记载,到光绪时,太医院已经被裁撤到仅剩大方脉科、小方脉科、外科(原疮疡科)、眼科、口齿科。在整个清朝,太医院其实是不断变化、裁撤的。

而在太医院内,宣统以前,级别最高的是五品官,被称为太医院院使。也就是说,太医院在清朝时,属于五品衙门。而在太医院院使下,则是左院判、右院判。它们的官阶为正六品。至于御医,则是太医院内的下属官员。
他们官阶为正七品。清朝官制从一品到九品,每一品分为正、从两个级别。在清朝时,太医院的官职,级别都不算特别高。因为他们主要是服务人员。

按照《嘉庆会典事例》记载,御医以下,又有吏目、医士、医生等职位。不过,这些职位中,除了吏目是从九品,医士、医生都属于不入流。
当然,从九品属于最末等的官职。不过,医士可以使用九品冠带。算是一种优待。不过,到宣统年间,太医院的级别曾被提到四品衙门的位置。但是,没过多久,大清就亡了。

太医院的这些官员,选拔都有标准的次序。除了皇帝钦点的御医,其余人都是从科举中挑选精通医理的人才或各省挑选来的医生。也有一些是太医院自己培养的人才,只是这些学生基本都是医官的孩子。
作为医生,他们的日常工作,自然就是看病。看病的对象,除了皇帝,还包括嫔妃、太后、宫女、太监,有时还会外派给王公大臣看病。

看病的时候,如果是皇帝、嫔妃等人,还要专门建立一个档案,对于患者信息、医生信息、用药方子等都需要详细备案。这个做法,自然是担心太医用错药误诊。
不过,如果是真的病入膏肓,无药可救的,太医最多是受到责罚,极少会处死。比如为同治、光绪驾崩前为他们诊断的太医,虽然皇帝去世,但他们受到的处罚只是革职,但仍带罪当差。如果是宫女、太监,在诊断时,就没有专门的个人档案,太医需要担负的责任就没那么重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