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一提起下水道是一座城市的良心,相信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被读者意林以及公知殖人灌输的所谓日本下水道和德国下水道毒鸡汤,事实上日本和德国早就被无情打脸,真正千年不涝的城市就在江西赣州,这里不仅因排水工程福寿沟而闻名天下,古城城墙更是异常坚固,就连毛主席,朱德,陈毅和彭德怀均折戟于赣州城下…… 北宋为赣州留下的千年遗产 赣州古城始建于公元前201年,即汉高祖六年,但由于不堪洪水侵袭,从那时起城址就不断迁徙。两汉时期的赣州城位于今天的赣州经济开发区蟠龙镇,但西晋时期就迁到了今天的章贡区水东虎岗,东晋年间更是两次迁移,分别迁往龟脚尾和水东七里镇,即便是这样,赣州城依旧年年有水患。 到了唐朝光启元年,即公元885年,来自南康的卢光稠利用黄巢起义天下大乱,率领游民攻占了当时叫虔州的赣州,自领刺史,然后为了防御开始大规模重建并扩张赣州城。尽管今天的赣州古城城址是由卢光稠奠定的,但是由于他的盲目扩张,导致当时赣州每逢下雨必淹城,民众可谓是苦不堪言。 直到北宋熙宁三年,即公元1070年,由福建长乐人刘彝出任虔州知军,掌管今天赣州地区的军政大权,在他主持下赣州城不仅再度重建,更修建了排水工程福寿沟,从而奠定了赣州千年不捞的传奇。 经过多番实地勘测,刘彝选择了今天的赣州文清路作为整个工程分界线,其中西北部为寿沟,东南部为福沟,首先将原先的下水道改建成矩形断面,重新用砖石堆积,用来统一收集城市污水和雨水。 紧接着在城内开凿凤凰池,金鱼池,清水塘,荷包塘等几十个池塘,将池塘同福寿沟连接在一起,平时用池塘养鱼,下雨时可以增加城市雨水容量和收集淤泥,而淤泥也可用来喂鱼。 最后则是在福寿沟内设置水窗,当雨水上涨时,水窗可以利用水力将闸门自动关闭,若水位低于水窗,那么同样可以借助水力将闸门打开。 1076年,福寿沟正式完工,除了1621年,1869年,1919年和1953年四次特大暴雨后进行维修外,在这长达千年的时间内,赣州城从未遭受过洪涝灾害,至今赣州市的下水道还是在继续使用福寿沟。 除此之外,刘彝在重建赣州城墙时,为了加强防御属性,下令用铁水浇灌城砖然后堆砌,因此赣州城墙异常坚固,不仅是中国现存保存最完整的宋代古城,更在千年后一度成为红军的劲敌,就连毛主席也曾在赣州城下失利。 土地革命时期红军八打赣州纪实 1930年3月,由毛主席和朱德率领的红四军主力于转战赣南途中经过赣州城下,当时红四军已经连续攻占赣南十七县市,并开辟了赣南新根据地,而驻守赣州的国民党军主力则被调走去进攻福建军阀卢兴邦,于是毛主席当即立断决定对赣州发起总攻。 不料这时赣州城墙的坚固发挥了作用,留守的国民党军第34旅旅长马崑利用重机枪加城墙负隅顽抗,导致激战三天红四军都拿不下赣州。为了避免更大伤亡,同时也不计较一城一池得失,毛主席果断下令红四军撤出赣州前线。 两个月后,中共赣西南特委指挥赣南地方武装二打赣州,但由于准备不充分,加之兴国县面临国民党军靖卫团侵犯,最终只得中途撤回。 一个月后,驻守赣州的国民党军第六十八团准备起义,这原本是攻克赣州的最好时机,更有中共东河行委地方武装配合。不料因计划泄漏,六十八团遭集体缴械,16名共产党员被捕后就义,而前来配合的地方武装则遭到国民党军炮火猛烈袭击,最后只能撤出战斗。 又过了一个月,中共赣南暴动委员会组织地方武装四打赣州,但同样是马崑利用赣州城防负隅顽抗,导致这次进攻又以失败收场。 1930年8月,由陈毅和毛泽覃率领的红22军五打赣州,这次可谓是做足了充分准备,包括摸清楚了城防情况,以及有城内陆下党配合攻城,更有国民党军准备起义做内应,不料因叛徒告密,导致攻城计划被马崑全部掌握,使得红22军铩羽而归。到了同年9月和11月,红35军和赣南赤卫队等地方武装六打赣州甚至七打赣州,又是马崑在赣州城架起迫击炮和野战炮,令红35军和赣南地方武装只能选择撤退。 从1932年2月至3月,由彭德怀率领的红五军团八打赣州,这次红军吸取了之前所有教训,一开始一度控制城外制高点,由红七军攻打东门,红二师攻打南门,红一师攻打西门,更组织爆破队使用棺材炮和炸药包炸开了东门,并架起云梯登城同敌人展开肉搏战。但即便是这样,马崑依旧凭借重火力继续负隅顽抗,还等来了由黄维率领的国民党援军。最终红军共有3000多人牺牲,红一师师长侯中英被俘后遇害,还折损了红三十七师政委欧阳健,红十一师政委张赤男。 直到1949年8月14日,由贺晋年率领的解放军四野48军一举击溃国民党守军并解放赣州,此时距离红军八打赣州,已过去了十七年。 而马崑在解放战争时期负责驻守贵州,解放大西南时马崑率部起义,后担任贵州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参事,贵州省政协委员和民革贵州省委委员,于1980年病逝于贵阳。 全文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