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回望民国苏城那些开发商:斯人已去,作品犹存

 苏迷 2024-11-10

“回首越深邃,前瞻愈智慧。 ”

——温斯顿·丘吉尔

《美食家》剧照

终日与美食相伴的“顶级吃货”朱自冶是老苏州作家陆文夫巅峰之作《美食家》中的主人公,不过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包租公”。

作品在开篇中便介绍了朱自冶“被迫”继承苏州亿万家产,住在一套西式高配套的两层小洋房内,靠收租为生的缘故:朱父曾为“一个很精明的房地产商人,抗日战争之前在上海开房地产交易所,家住在上海,却在苏州买下了偌大的家私……这条巷子里的房屋差不多全是他的。”

陆老所言不虚,浓缩了民国时期苏州地产商的三大特征:规模成片开发、海派风情高配以及长期持有租赁


规模成片开发


近代苏州最早的房地产项目可追溯至1923年,一位阙姓巨商在繁华的阊门内下塘,成片开发了首个地产项目——志仁里,东接仓桥浜,西至浒溪仓,南北长77米,东西宽55米。

百年前的“阙总”已有规划开发意识,志仁里建筑群坐北朝南,共分为三排:

南排

平房

中排

楼房

北排

花园洋房

南排为带单元石库门的六套平房,各自独立成院,中间为水泥地天井,单元门洞为西式,但整体建筑形制偏苏式;中排为海派风格的六套石库门两层楼房,典型的上海里弄式布局;北排为两幢中西合璧的花园洋房,外墙青砖立面,雕工精细,内置苏式亭堂楼轩,其中东户原为大业主自住私宅。

三排建筑布局紧凑,用骑楼相互连接,整体性连贯,选址和布局符合江南民居临水而建的特征,居住排布上则借鉴了上海里弄式格局,同时综合考虑了不同租客的产品需求以提升经济效益。

20世纪20年代末,凭借全国经济中心地位、城市化进程带来的人口红利以及彼时世界经济萧条导致钢材、水泥等进口建材价格暴跌等利好因素,上海地产行业迎来爆发式发展,地价随之暴涨,不少“望地兴叹” 的上海地产商便将目光投向了苏州。

就在志仁里西南侧数百米处,南起包衙前、北至三茅观巷,上海商人李云程随后投建了约百米的敦仁里项目,红砖勾缝立面,花岗石地面铺装,南北两处弄堂口均有仿罗马式红砖门楼。

民国16年(1927),观前北局兴建开明大戏院(最初冠名为“东吴乾坤大戏院”),为节约土方运输成本,就近将取土直接倾倒在草桥弄西、干将路南侧废鱼塘内,将鱼塘填为平地。上海大亨杜月笙一眼看中了此处,在北段大兴土木建房出租,取意于“共沐德泽”,故名“同德里”;国民政府财政次长贾士毅则相中了南段,建造与同德里平行的洋房群落用于收租,取为“同益里”,寓意为“共同受益”。


规模化开发、长期持有出租,这种典型的重资产模式,自然离不开金融资本的参与,各大银行也纷纷下场。

1931年,上海中法银行买办、苏州东山“首富”、庆泰钱庄老板叶振民发起投资,组建“承德银团”并入股集资兴建位于观前街西北角的承德里,5年后9幢双层红砖石库门洋房落成并对外出租。

本土信孚银行于民国 1929年4月开业,总行设在观前街,在上海、常州设有分行。1933年,信孚银行购下十梓街北、五卅路东地块,建设高端洋房项目——信孚里


民国时期赫赫有名的“北四行”金城银行也不甘落后,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于五卅路北端东侧开发金城新村,建造十余幢单体建筑与一列联体建筑,面积段从180—600平方米不等,基本算当年的顶级豪宅。


海派风情高配


银行资本纷纷参与地产项目,除了可以实现资产升值以及稳定收益之外,还有个不得已的苦衷:留才。

民国时期,本土金融业刚刚崛起,而当时金融专业人才稀缺,基本以海外留学归来以及在外资银行有过从业经验的人士为主。为了留住这些“海归”“金领”,银行不得不斥重金,在黄金地段兴建洋房、公寓乃至别墅,解决这些金融精英的住宿问题。

银行为了留得住人才、地产商为了实现高收益,在产品面子(欧式外观)和里子(高档配置)上自然也都不吝投入。

苏州这些民国风情的里弄,与同时期上海石库门建筑水准相差无几,普遍采用艾欧尼柱、雕花券门、清水砖墙、半圆形罗马式拱形石库门,浓郁的西式立面美学拔高了建筑的调性和颜值。


在陆文夫的笔下,朱自冶自己的住所是这样的:

“这房子是二十年代末期的建筑,西式的,有纱门、纱窗和地毯,还有全套的卫生设备。晒台上有两个大水箱,水是用电泵从井里抽上来的。这座两层楼的小洋房坐落在一个大天井的后面,前面是一排六间的平房;门堂、厨房、马达间、贮藏室以及佣人的住所都在这里。”

艺术源于现实,小说中的这些细节在这些民国建筑中不难寻觅,如同德里、同益里、金城新村等,在近百年前已配置了排水系统、自来水设施;在起居功能上,同德里、同益里、信孚里配有天井、主厅、厢房、亭子间、卫生间、厨房等完善的功能区间,堪比当年“顶配”。



长期持有租赁


民国时期的地产商更青睐于自持长期出租的营收模式,从规划开始,很多业主方已经考虑匹配未来的租户不同需求,如志仁里既有高档楼房,也有普通平房,是民国苏州房产租赁规模化的典型代表。而承德里也分为三种房屋格局:三上三下、二上二下、一上一下,满足不同收入群体的住房需求。


与彼时其他城市一样,除非出现资金链断裂之类等万不得已的情况,地产商基本无意出售物业,剖析原因,主要有三方面因素:

其一,从主观上来看,购房置业与出售动机都不强。

彼时,时局多变、战乱频发、社会动荡,导致城市居民普遍产生了朝不保夕的不安感,置业动机不强,毕竟谁都不想耗费毕生积蓄置业,结果毁于战乱或被征用。

受农耕时代思维定势影响,这些地产商普遍有较强的“地主”思维,出售物业某种程度等同于“变卖家产”,民国时期将卖方称为“破方”,卖房约等于“破家”,比较遭人忌讳,普通房东都更倾向于细水长流地收租,更何况这些资本雄厚的地产大佬呢?

其二,虽然城市化进程加速,但整体开发量较少,在“房荒”这样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地产商自然不舍得直接卖掉能孵出金蛋的“金鸡”。

其三,民国销售环节税种繁多、税赋过重,除了契税,还得缴纳过户费、中证费、市政经费、建设特捐、地保盖戳费等各种苛捐杂税,这些费用能达到总房款的23%,高昂的交易成本大大削弱了买卖双方的交易意愿。

随着抗战爆发以及战乱加剧

民国苏城地产开发无奈“寿终正寝”

不过,这些散落在街头巷尾的民国建筑遗珠

展示出苏州兼容并蓄的城市内涵

也成为如今的网红取景打卡胜地

为粉墙黛瓦的素雅姑苏

平添了几抹海派亮色

​原创:沈昶

时代人居公众号  24.9.1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