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过大年,庄河农村一直一致推崇这道主食

 九州好人 2024-11-10

图片

甜甜的粘豆包

文/张仲旭  诵/马丽

文中摄影/战成仁



日前,家住乡下的好朋友专门给我捎来了一箱粘豆包,说过年一定要吃粘豆包、年糕这道主食,寓意过年吉祥,好运连连。

图片

打开箱子,一个个黄色、白色的粘豆包,瞬间激活了我的创作神经,不由得想聊一聊粘豆包。

图片

图片

美食

图片

说到庄河的冬天,除了美丽的雪景迷人外,更有好多的美食动人心。铁锅炖大鹅、猪肉血肠、冻尖把梨……一直为大家津津乐道。不过,朋友捎来的粘豆包,我觉得当属庄河冬日里数一数二的主食了。

图片

说到粘豆包这道主食,尤令我倾情。不嗜大鱼大肉的我,粘豆包在我心中远远超过了鸡鸭鱼肉。

图片

粘豆包,可以说是每一个东北人都绕不开的美食,而且这道主食在东北的冬日里上桌频率甚高,几乎是乡村家家户户冬日不可或缺的一道主食。

图片

粘豆包,据说源于满族的豆沙包,因其好吃且易于携带,进而推广到了八旗子民。当然了,这些说法我没有找到可靠的历史依据。

图片

不过仔细分析,由于传统的粘豆包是由大黄米面和红小豆为主要原料做成的,热量高,营养丰富,饱腹感强,所以成为一道被人推崇的主食也就不足为奇了。另外,粘豆包膳食纤维较为丰富,甚至冷热都可食用,因而也就决定了粘豆包为很多人所钟爱。

图片

在今天看来,粘豆包这道主食当属传统天然食品的典范。除了其自身的一些优点外,我认为粘豆包更包涵了浓浓的古老文化传承,可谓开了粗粮细作的先河。

图片

地处黄海北岸的庄河地区,拥有桂云花、太平岭等满族乡镇,全市满族人口约在6万左右,因而很多满族历史文化在庄河地区得到了很好的流传。

图片

直至今日,粘豆包这种源于满族的食物依然颇有市场,庄河的乡村人家,过年时好多家庭都要蒸上几锅粘豆包,除了留自己吃外,还要给亲朋好友送上一些。

时尚美食



图片


图片

图片

不过在今天的年轻人眼里,传统的粘豆包似乎远不如麻辣烫、螺蛳粉、米线等受宠,但在年龄稍长的人眼里,特别是经历过物资匮乏年代的人,大家会从心底里觉得粘豆包很接地气,更有生活味道。

图片

庄河的老一辈人家,主妇大都会包粘豆包。其实在我看来,包粘豆包不是什么技术含量很高的厨艺,特别是包的过程,没有什么要硬的技术,能包上就行,其关键的技术环节应体现在和面的过程中。

图片

据说大黄米面需要用温水和到手攥成团而不粘手。豆馅一般用红小豆,要提前用清水泡若干个钟头,然后下锅烀烂。

图片

烀好的红小豆要怼碎,但不要完全怼成泥,有一点半点豆口感会更好。一般来说,怼豆子的时候便把糖放豆里,然后趁热用手攥成一个个乒乓球大小的团子。

图片

蒸粘豆包时,听说需要讲究一点要领,往蒸帘上摆放要求成行成列挨得紧凑,豆包与蒸帘间要铺上玉米包,过去也有用苏子叶逐个包上。

图片

粘豆包蒸好后出锅时,需要用沾水的小板把连在一起的豆包分开,等凉透后冻硬了方可储存。

图片

乡下人一般将冻好的粘豆包放在大缸里,想吃时就取出一些来,然后放在锅里的蒸帘上再次蒸透。

图片

记得小时候,我和小朋友们曾偷着把冻豆包揣在兜里,然后放在炉盖上烙,烙好后拿起来咬一口,那个香啊!现在回想起来,唇齿间都是满满的幸福感。

图片

今年入冬后,我陡然发现庄河城区的市场上出现不少卖粘豆包的摊位,清一色的模样。

打听后得知,原来这些粘豆包都是从外地批发的,有黄的,有白的。白的是糯米面兑白面包的,而黄的并非是大黄米,据说是糯米面兑玉米面做的,虽然是黄色的,但吃起来远没有大黄米面包的粘豆包口感好。

图片

如今,由于大米、白面为主的食材日益丰富,粘豆包这道传统的美食似乎面临着不断减少的趋势。

图片

但粘豆包主要流行于农村,而且庄河农村人口较多,一些家庭仍保持着这些传统美食的制作工艺,特别是过年时,每家每户除了杀年猪、杀年鸡、做豆腐外,蒸粘豆包和年糕也是很多家庭必不可少的。

图片

许多从庄河农村迈入城市的人,依然在内心表现出对这些传统食物的特别怀念,很多人一直都忘不了这种家乡的味道。

图片

所以完全可以坚信,无论再过多少年,无论年轻人如何钟爱时尚食品,但像粘豆包这样的传统食物,我认为绝对不会销声匿迹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