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说一说萧华上将

 明日大雪飘 2024-11-11

图片

萧华其人名声赫赫,17岁当上中央红军少共国际师政委,在抗战中率部挺进山东锋芒毕露,甚至受到敌人称赞,被誉为“娃娃司令”。1955年全军实行军衔制,萧华被授予上将军衔,时年39岁,成为上将以上高级将领中最年轻的一位。1958年,萧华受命担任治部总政第一副主任,也是总部首长中最年轻的一位。他还是军中才子,其名作《长征组歌》一度家喻户晓,成为讴歌中国革命史的文艺经典,连周公在病重期间亦深情地吟唱此歌。

1959年庐山风云之后,彭老总、黄大将、邓华、洪学智等人被调离军委和总部领导岗位。接着军委进行改组,委员从12人增至21人,林总、贺老总、聂帅分别成为一二三副,萧华被增补为军委委员。不久,决定在军委常务之下设立办公会议(相当于军队的书记处),由罗总长、谭主任、杨成武、萧华、邱会作、萧向荣等6人组成,负责军委的日常工作。同时,增补萧华为军委副秘书长,协助军委秘书长罗总长工作。一年后总政发生震荡,谭主任下课,总政老领导罗帅二进宫,他身体不好,萧华实际主持了总政日常工作。

1963年,罗帅病逝,次年,萧华接任治部总政主任。此时,军队格局已从建国初期的军委直属八总部领导体制合并为三总部领导体制,即谋部总参、治部总政、勤部总后,分别由罗总长、萧华、邱会作担任一把手,下边还有谋部总参第一副总长杨成武、治部总政第一副主任梁必业等重要主管。加上空军的刘亚楼、吴法宪,海军的萧劲光、李作鹏,可以说三军种、三总部领导格局体现了典型的“双一”特点,即主要由红一军团、红一方面军出身的干部执掌大权,并且和林总的关系非常紧密。萧华在其中比较突出,成为军队中炙手可热的重要人物之一。

然而随着政治形势晴雨不定,军队领导格局也悄然发生了转化。其中空军司令员刘亚楼因患肝癌于19655月去世;海军司令员萧劲光身体不好,对一线工作插手也不多;军委秘书长罗总长一度身兼大小17个党政军要职,地位举足轻重,可以说是军中最红的一颗星。但因工作关系加上脾气相投,他与历史上无甚渊源的贺老总越走越近,这令长期养病但极为关注军中动向的林总极为不满,也引起其他一些军队领导侧目;林总刻意加强总参第一副总长杨成武的地位,以分化罗总长的权力;红三军团出身的总参另一位副总长李天佑紧跟杨成武,红四方面军出来的副总长王新亭也很会看火候;治部总政第一副主任梁必业则与罗总长、贺老总走得近。另外老资格的副总长彭绍辉、张爱萍等站位亦相当微妙,红二方面军出来的一些将领抱团更紧,这使得军内的态势呈现纷繁变化。

进入六十年代中期后,随着上层的晴雨,作为总政主任萧华的一举一动对于维系军内平衡非常重要。按理说他是林总的老部下,在多次重要历史关头都紧跟林总,成为林的亲信之一,所以才得到今天的高级地位,应该做何选择并不难解。偏偏情况却出人意表。出于历史的原因,萧华与罗总长的关系很密切,双方在工作上的配合也较好。这在林罗关系良好时并不是问题而是助力,但当林罗关系出现裂痕时,萧华就必须要表明态度了。可这一时期萧华的态度却摇摆不定,林总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还授意叶主任给萧华打了招呼。但不知道萧华出于什么样的考虑,其表现仍没有符合林总的期望,于是就必然被划出了林的圈子。

19656月,一位老帅受命给勤部总后领导人交底,其中有几段话态度很明确。“林总指出……长子和他的'同盟’已经搞起了一个圈子。他有了小圈子就把杨、李、吴、萧、李、邱等人放到圈子外,反而作为他们的'争取’的对象了。”

“他们利用了林总身体不好,筑起了自己的圈子,特别是把林总很信任的人(指萧、梁、吴(此为炮兵司令)等)都挖过去了,这是影响很大的。”

至此,萧华的站位就被揭出来了,尽管上海会议后他反戈一击的表现非常积极,但信任已经失去,几年后的京西风波和“五一三事件”,都不过是在为此时的摇摆埋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