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别诊断——1、多发性硬化 临床特征:症状的发作与缓解交替出现,主要发生在脑内及脊髓的白质,好发于中青年血清NMO-IgG 常阴性,脑脊液寡克隆带阳性 颅内病变:侧脑室体部周围病灶较常见,病灶呈孤立性,垂直于侧脑室长轴分布脊髓病变:较局限,长度多<2个椎体节段,以条带状表现多见,病灶位于脊髓边缘,即周围白质(以侧索及后索多见),无对称分布的趋势 MS活动期病灶有明显强化,静止期或激素正规治疗后病灶无强或轻度强化 3.0T MRI显示MS的典型脑白质和灰质病变; 40岁,女性,3D矢状位(FLAIR,左)和轴位2DFLAIR(中)复发消退型MS(RRMS)白质病变,注意小静脉周围“Dawson”指征和多发室周病变呈卵圆形/椭圆形 29岁,女性,复发消退型MS,高分辨率FLAIR和 MDEFT序列显示病灶累及大脑皮层,FLAIR高信号(箭)MDEFT低信号(箭) 24岁男性,急性的复发缓解型MS,典型白质病变 道森指征(Dawson fingers sign)沿室管膜下静脉分布、垂直于侧脑室的卵形细长脱髓鞘斑块;T2和 FLAIR 高信号,T1低信号(慢性病变) MS:T2*WI示中心静脉征,蓝箭示病灶表面,黄箭示中心静脉;该征像未见于NMOSD(脑实质病灶,蓝箭) 中央静脉征(CVS):在 3个垂直平面中至少2个平面可见周围高信号病灶伴中心低信号(来自静脉)T2*WI显示细线或点状低信号;在至少2个垂直的 MRI平面上显示,并至少1个平面呈细线 复发缓解型MS的病变通常表现为中心静脉征(A1,红箭)低信号边缘结构(A2,红箭)在MS病变中普遍存在AOP4+-NMOSD 患者病变不存在中心静脉征和边缘低信号,常无灰质病变。 口吻征(Kissing lesion sign)2017 年修订版的 McDonald 标准:皮质病灶及皮质附近U型纤维的病灶提示空间多发(MS)最近研究显示 MS 有一种独特的皮层病变模式,位于靠近软脑膜附近脑沟的两侧,称吻征 鉴别诊断—2、MOGAD MOGAD 患者,脑内病灶广泛累及幕上、下结构,形态多样,可累及:左侧额叶皮层和/或两侧皮层下(A)、胼胝体压部(B)、两侧丘脑(C)、左侧海马、右侧小脑和脑干被盖部(D)、脑干(E)、白质大病灶呈脱髓鞘假瘤样(F)。 MOGAD 特异征象:局限于脊髓中央灰质和邻近前角和后角的纵向病变轴位 T2WI高信号,类似H形(H征); H征阳性率MOGAD(29%)>>NMOSD(7%)和 MS(0%),H征有助于三者的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3.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PML) 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PMI)是罕见的由乳头多瘤空泡病毒(JCV)引起的CNS感染。PML可损害白质,与NMOSD相似,包括皮质脊髓束和脑干典型病灶无占位效应、血管源性水肿、与皮质和深部灰质受累相关的强化、T2WI示点状或银河系样病变、弥散受限有助于区分PML和NMOSD。 鉴别诊断—4.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 ADEM是一种单时相疾病,起病急、发展快,有自限性、很少复发 儿童、青少年多见,常有近期感染或疫苗接种史。 临床特征:脑、脑膜和脊髓广泛损害,意识障碍为本病典型特征。 脊髓受累严重者可有瘫痪、上升性麻痹、膀胱及肠麻痹、大小便障碍等。 全脑症状明显、双侧大脑半球多发病灶,近皮质的白质及深部灰质受累较脑室旁白质多见横贯性脊髓炎,长节段>3个椎体,可累及全脊髓。 ADEM 的MR 特征 主要累及脑和脊髓的白质:皮质下及侧脑室周围白质多发斑点或斑片状病灶,部分可见“垂直脱鞘征” 同时也可见于灰质:以基底节、丘脑、脑干多见口脑灰质特别丘脑是否受累可作为与MS的重要鉴别之一病灶多双侧不对称,中心可坏死,偶有小出血。急性期可有灶周水肿;急性期可呈多发点、片状强化或边缘环状强化;恢复期不强化。 男,23 岁,3周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史,昏迷3日,双侧大脑半球白质多发卵圆形异常信号;TIWI呈低/稍低信号;T2WI、FLAIR呈高信号;轻度弥散受限;部分病灶垂直于侧脑室分布;未见强化。 女童,3岁,发病前4天有疫苗接种史a)发病8天 MR-FLAIR显示侧脑室周围白质区及部分皮质内多发、大小不等斑点状或斑片状高信号,分布不对称;b)治疗 20 天后复查,FLAIR 显示侧脑室周围白质区及部分皮质内斑片状高信号明显吸收好转,无新发病灶;c)治疗3个月后复查,FLAIR 显示侧脑室周围白质区斑片状高信号已基本吸收,仅残留少许片状高信号;d-c)发病8天 MR-T2WI显示颈胸髓条片状 T2高信号;f-g)治疗20 天后复查,T2WI显示颈胸髓内条片状T2高信号,明显吸收好转。 鉴别诊断—5.亚急性联合变性 由于维生素B12 吸收和(或)代谢障碍引起的神经系统脱髓鞘病变病理特点;脊髓侧索及后索海绵状变性及轻-中度胶质增生,以下位颈髓及上位胸髓为主。典型表现为四肢或双下肢深感觉障碍、共济失调、痉挛性疼痛和肢体末端感觉异常等;MR:矢状位示脊髓后部纵行条带状高信号,轴位T2WI示对称分布的后索及侧索高信号,2开“倒V 字征”或“反兔耳征”;增强无强化。 鉴别诊断—-6.Wermicke脑病 Wermicke脑病由维生素B1缺乏引起,1881年由 Car Wernicke首先描述 临床特点: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临床三联征:眼外肌麻痹/共济失调/精神障碍 影像学特征: 典型的发病部位,分布具特征性:第三、四脑室旁及中脑导水管周围、乳头体、四叠体、丘脑为常见受累部位(具有较高的糖代谢、氧化代谢率,也是维生素B1代谢较快的地方) MRI:对称分布的斑片状TIWI低信号,T2WI、FLAIR、DWI高信号,具有诊断价值;增强病灶可有轻-中度强化;不典型影像学表现包括皮层、小脑等异常信号 鉴别诊断—-6其他 急性脊髓梗死 “鹰眼”/“蛇眼”样表现,弥散受限·LETM,灰质受累,ロ脊髓动静脉瘘 LETM,髓周静脉扩张,血管型强化,DSA可确诊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 ·病灶多样性,间脑区可受累,颅内出血,皮质/皮质下梗死 神经白塞病 中脑、间脑的血管炎症病灶,增强后呈斑片样强化 不支持NMOSD诊断的指征(IPND,2015) 小结 1.NMOSD是一组临床表现多样,以累及中枢神经系统为主的炎性脱鞘疾病 2.除了视神经与脊髓外,NMOSD的脑部受累率占相当比例,且MRI表现有一定特征性 3.MR成像已成为诊断NMOSD的重要工具,特别是对血清阴性(AOP4-IgG阴性)和血清AQP4-IgG状态未知患者的识别 4.皮质病变通常被认为是一种“红旗”影像学特征,提示可能不是NMOSD 5.了解病变的分布、位置和形态有助于NMOSD的诊断,特别是与临床、实验室和流行病学信息相关的知识,有助于与其他类似表现疾病相鉴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