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职业教育”五金”建设的基本动因 职业教育是一种复杂的教育活动,其本质是以技能为中心来培育职业综合素质和行动能力的教育,具有职业性、社会性和实践性特征。从职业性特征来看,职业教育旨在通过服务产业发展来提高生产力水平;从社会性特征来看,职业教育类型定位要求必须与产业发展相适应;从实践性特征来看,职业教育要以高质量发展来促进教育功能实现。因此,发展新质生产力、彰显类型教育定位、学校高质量发展等因素,为开展“五金”建设提供了驱动力。 (一)发展新质生产力倒逼职业教育深化“五金”建设 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最活跃的要素,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任何新的生产能力,只要不是已知传统生产力的扩大,都会引起分工的进一步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代表新技术、创造新价值、适应新产业、重塑新动能的新型生产力,在引发劳动力市场分工的同时,深刻改变着人类的生产方式、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职业教育作为技术创新、知识技能传递与推广应用的社会活动,在科技创新与产业变革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一是新质生产力通过重塑劳动力市场的分工,倒逼职业教育在办学理念、培养目标、育人体系、教学方式与内容、治理体系等方面发生变革;二是职业教育通过系统性变革促进劳动力再生产、知识再生产和科技创新,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要素支撑。因此,强化职业教育内涵建设,提高职业教育与新质生产力的耦合度,成为当前职业教育开展“五金”建设的外在驱动力。 (二)彰显类型教育定位需要职业教育深化“五金”建设 从类型学视角来看,任何事物的类型最先都是社会的类型,凝结着复杂的社会关系。新修订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规定,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同等重要地位”明确了职业教育是任何其他教育类型所不能替代的;类型特征彰显了职业教育的跨界属性,要求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方式开展人才培养工作。分析可知,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提升职业教育社会认可度,“五金”建设是关键举措,即以区域产业布局对接学校专业设置打造“金专业”,以职业标准对接课程内容打造“金课程”,以企业生产对接教师实践打造“金教师”,以真实工作场景对接学校实习实训打造“金基地”,以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体系、职业标准和岗位(群)能力要求对接教材建设打造“金教材”,从而提升学校关键办学能力,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 (三)学校高质量发展亟须职业教育深化“五金”建设 根据主义马克思经济学理论可知,社会物质资料的扩大再生产分为外延式和内涵式两种类型。外延式扩大再生产主要依靠增加生产要素、加大生产规模等形式来实现;内涵式扩大再生产主要依靠技术革新、技术升级改造、提高劳动者素质等途径来实现。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已经从规模扩张的外延式发展转向提质培优的内涵式发展,更加注重提升职业院校高质量发展能力来促进教育功能的实现。职业院校高质量发展就是要从类型教育属性出发,依据行业产业发展规律和技能人才培养规律,多措并举将学校打造成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推动职业教育进入高质量发展新赛道。“五金”建设是打造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新基建”,无论是专业建设,还是课程、基地、教师、教材建设,均关涉到人才培养目标、规格和成效。可见,深化“五金”建设改革,已成为推动职业院校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 二、职业教育”五金”建设的内在逻辑 (一)金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 专业是根据社会职业分工、学科分类以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所开设的,以特定职业岗位工作过程为导向,以高技能人才培养为目标的基本教育组织形式,体现了类型教育的内在价值。“金专业”主要体现在五个维度;一是服务水平高。契合区域产业布局和市场需求,在服务学生全面发展、高质量就业创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战略需求方面持续发力。二是示范引领作用强。结合实践对外输出专业建设理念、典型案例、理论与模式,能为专业改革提供智慧与方案。三是教学名师云集。专职教师在教学理论与实践上具有较高造诣,由身怀绝技绝活的能工巧匠、大国工匠担任兼职教师,“双师”团队可胜任人才培养、技术研发、社会服务等工作。四是专业建设成果丰硕。在各类技能竞赛中成绩显著,在实践中形成具有推广价值的成果,成果转化率高且产生了显著经济效益。五是社会评价好。毕业生就业率、专业对口率、薪资水平、工作满意度等指标较好,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好评。 (二)金课程: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 从课程论视角分析,课程是对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方式的规划与设计,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金课”是高质量高水平课程的统称,主要体现在四个维度;一是跨界性。坚持产科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注重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学习任务与企业典型工作任务对接。二是实用性。注重培养学生职业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行动能力。三是规律性。课程设计遵循职业教育规律、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和认知学习规律,内容选择符合“最近发展区”原则,课程内容的组织具有一定实用性、前沿性和挑战性,考核评价科学有效,有利于激发学生主观能动的自我实现过程。四是创新性。聚焦企业岗位需求,及时将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以下简称“四新”)引入课程之中;课程呈现形式灵活多样,内容彰显区域特色。 (三)金教师:人才培养的根本保障 教师是人才培养的根本保障,是人才培养体系中最具决定性的因素。“金教师”就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主要体现在四个维度;一是政治素养要强。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自觉坚定“心中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努力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二是教育站位要高。把握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目标、新要求,秉承师德师风为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在人才培养中做到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德技并修。三是国际视野要宽。密切关注世界职业教育发展趋势,及时引鉴国外先进经验,推动我国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四是“五术”要精湛。坚持知行合一,精于“道术、学术、技术、艺术、仁术”,在传道授业解惑中做到经师与人师的统一。 (四)金基地:人才培养的实践平台 实训基地是人才培养的实践平台,是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和创新链有效衔接的重要途径。“金基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科学定位,彰显类型特色。结合区域产业发展需求,重点面向先进制造业等人才紧缺领域,统筹多种资源开展人才培养工作,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二是多元共建,实现产教融合。吸引多元主体共建实训基地,探索创新实训基地运营模式,实现实践教学、社会培训、企业真实生产和社会技术服务等功能于一体。三是资源开放共享,注重绩效。注重校际、校企、区域之间的互惠合作,实现人才、资金、设备和技术的开放共享;人员结构合理、岗位职责明确、绩效考核规范有效,能实现资源的自我保值增值。 (五)金教材: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 职业院校教材指课堂和实习实训使用的教学用书,以及与之配套的音视频资源和图册等,是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金教材”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坚持正确方向。贯彻党和国家意志,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根中国大地、站稳中国立场,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是坚持类型教育特征。教材内容紧扣产业数字化升级改造、技术变革趋势和社会需求,对接职业标准(规范)和岗位(群)能力标准,注重发挥行业企业和教科研机构的参与作用。三是助力人才培养质量。遵循教材建设规律和技能人才成长规律,以企业真实生产项目或典型任务为载体,体现“四新”要求,反映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向,满足不同学习方式需求。四是内容形式与时俱进。内容编排科学合理、梯度明晰,配套资源丰富,呈现形式灵活,信息技术应用适当,技术规范符合国家要求,内容突出权威性、前沿性和原创性。 来源:节选自《职业技术教育》2024年第29期) |
|
来自: 婵娟dl5yiisw8x > 《文件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