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570朱子涵:基础医学专业对学生有何要求

 高教课堂研讨 2024-11-11 发布于江苏

      高考之后填报志愿,我坚定地选择了N医科大学,但是在复杂的录取机制的运作下,跳过了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我成为了一名基础医学专业的学生。基础医学的解释是,基础医学是研究人的生命和疾病现象的本质及其规律的自然科学。其所研究的关于人体的健康与疾病的本质及其规律为其他所有应用医学所遵循。我的理解,基础医学是培养科研人员的一个专业。经过四年的学习,我认为基础医学学生需要具备四种能力。

个人毅力:

繁杂知识需要漫长而艰苦的学习

      “劝人学医,天打雷劈。”在大家的印象中,提到医学生,想到的就是背不完的书,那摞的高高的“蓝色生死恋”。确实,人是一个组成复杂,运作精密的机器。这也决定了医学的繁多学科,从人体正常状态下的细胞生物学,组织胚胎学等,到病理状态下的病理学,病理生理学等。想要认真学习并内化这些繁杂知识,是医学生第一道难关。而对于基础医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基础知识的学习只是开始,接下来还要学习实验技术,理解科研思维等。实验技术是实验室多多实践出来的,科研思维是大量高分文献理解出来的。这是一场漫长的持久战,只有学生自己坚定不移,才能将基础医学这条路走下去。

家庭支持:

家庭负担沉重且有低收益的风险

      从本科五年开始初窥门径,需要研究生三年才能入门,博士两三年可能算精通,然后是博士后游学……医学生想要工作,总得学到30岁左右,这期间,我应该怎么养活自己?我想过兼职,但是医学高强度高密度的学习工作,我的膝盖也让我不能劳累,所以似乎不太可能。那就只有靠家庭的支持。可是,让家里养我到三十岁,又何尝不是一种啃老呢。给他们一种医学生前途光明的错觉,一直无怨无悔地供养我,但是医学的学历一直在贬值,如果三十岁的我并没有找到或者找到的工作不值得他们付出那么多,我又该怎么面对他们。

科研运气:

实验失败是常态而要有良好心态

      科研是一门需要幸运的学问。在大三下上学期,我的细胞实验失败了一整个学期。我跟着师姐已经学习了一个学期,并且在前几次实验过程中,请师姐帮助规范我的实验技术,对于这个需要三天时间的实验,我精益求精。可是,各种各样的原因,细胞的状态不好,试剂的活性不强等等,我的实验都失败了。努力了一个学期,最终实验也没有成功,老师放弃了这部分实验。科研实验是一种复杂的过程。有的课题可能开头观点就错了,可是你只有在做了大量的尝试之后才能在怀疑自己的同时勉强认同。有的课题是实验设计方法不合适,可是实验室经费的限制,我们没有办法。有的实验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细胞和小鼠不是一定向着你想要的方向去发展。

孤勇之志:

面对不确定性而能坚持勇往直前

      站在大四的时间点上,我面对我的专业,我所学的知识,我可能的未来,心中满满迷茫。升学还是工作。基础医学专业的限制,升学是我继续从事科研相关工作的唯一选择。而工作,这阶段找到的工作与大学五年的沉没成本相比,很让人意难平。从来在温室里的花儿第一次向外界的风吹雨打伸出探听的触角,然后就怯懦了。鲁迅弃医从文,可是我放弃医学,应该选择什么呢。扪心自问,我热爱科研,可是大量的失败让我有所退缩,我真的能做好吗。

      我面对我,问自己,你的情感是怎么样的,你的技能是什么,你对未来的期望是什么样。失败给我的内心蒙上了深深的阴影,但是我真的可以给自己再一个机会,先准备考研,大五一年的毕业设计,我将证明我可以,我的实验技术可以,我的科研思维可以,我真的可以从事科研相关工作。

高教课堂研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