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认“干亲”这个名称,对于一些地方的人来说,可能有些懵,不知道这是什么风俗。 认“干亲”是一种地方说法。北方地区叫认干爹(爸)、干妈(娘)。湖南、江西等地方叫“寄名”,或认寄名爷(爹)、寄名娘(妈)。 这种风俗只是在称名上有较大差别,在习俗上大同小异,目标一致。民俗学上称这种民间习俗为“保育习俗”,也就是小孩多病,不好带,通过认“干亲”或“寄名”,以求孩子能够顺利成长。 我家乡把认“干亲”称为寄名。我在一些民俗资料上看到,有寄名习俗的地方,小孩认“寄父”和“寄母”。 这样写下来的人,可能一时图方便,或者想当然,参照干爹、干妈这样的称谓,实际上被人当笑话。 旧时农村,字怎么写不重要,主要那时的不识字的人多,但口里说出来的话(语音)就很重要了。农村有吉祥话和破口话(不吉利的话)之分,在农村,你如果说小孩寄名,认“寄父”和“寄母”,那就是破口话了。 “寄”和“继”同音,如果说孩子是认“寄父”和“寄母”,从口里说出来就会被误认为是认“继父”和“继母”了。继父和继母意味着什么,相信大家都明白,就不用我多讲了。 实际上,对寄名对象的书面称谓,与认干亲的书面称谓是一样的,即称之为义父、义母,或者恩父、恩母。 在口头表达上,有面称(当面称谓)和背称(在别人面前的称谓)两种,面称为亲爷、亲娘;被称为寄名爷、寄名娘,或寄名父、寄名母。而寄名父母与孩子的亲生父母之间则相互称为“亲家”,与儿女结亲后父母之间的称呼相同。 其中的“名”字是不能省略的,尤其是口语中更不能省,否则就是对自己亲生父母的大不敬,也会闹出笑话来。 下面结合寄名地方习俗,来说说为什么现在农村寄名人越来越少了。 一、孩子健康成长有保障 旧时,农村孕妇生育儿女大多在家里,村里有专门的接生婆,小的村有一两个,大的村有五六个以上。接生婆靠烧一盆热水,一把剪刀,就可以完成接生。孩子能不能顺利产下来,一是靠孕妇的身体素质,二是靠接生婆的经验。 孩子生下来后,对孩子的保健措施有限,完全靠农村妇女积累的经验来指导,孩子身体出现异常现象,一是用土办法土方子治疗;二是靠信迷信的方式,希望孩子平安。 其中寄名就是迷信中的一种。父母希望通过认寄名父母,靠他们的所谓“命格”闯过难关,将孩子带大。 旧时,农村孩子的成活率较低,夭折率高,人们把孩子十二岁视为“童关”,意思是说,过了十二岁后,孩子的死亡率就比较低了,也就算是过“关”,顺利成长。 因此,过去农村一般在小孩十二岁前认寄名父母的,又以小孩一到六岁认寄名父母的最多。 现在农村孕妇都在医院生孩子,还是生下来后,在成长过程中,大小毛病都在医院里看,还定期到医院检查、打接种疫苗等,有了这些保健措施,孩子就能健康成长,夭折率很低。 再加上现在的年轻父母都受过良好的教育,文化素质比较高,相信科学,不信迷信。孩子身体出现问题通常找医生,而不是去寄名。 现在只有一些孩子的爷爷奶奶,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比较深,还喜欢给孩子去寄名,但多数年轻父母不认可。 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在农村寄名的人越来越少的重要原因。 二、农村接受寄名的对象越来越少 在农村,传统寄名的习俗之中,对于寄名给别人来说,一般的人是不会接受的,主要是有一种迷信的说法,如果认了寄名子女,会对自己亲生的儿女不利,因此,一般的人是不会答应的。农村寄名给别人,一般分为四种“寄名”途径。 第一种是“碰”。这种寄名的人,父母带着孩子在大路边等,在路上碰到的第一个人,就认其为寄名父或母。按农村习俗,碰到这种情况人会答应。 如果你不想做别人的寄名父或母,除非你走路的时候,眼观四路,耳听八方,看到前面情况,等别人过去了一阵后,你才走过去,这样就可以避免了“碰”着寄名。 第二种是“救”。这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情况,不仅孩子可以寄名,成年之后的人也可能寄名。通常来说,当孩子或某人遇到危险时,尤其是性命危险时,被救的人往往认救人者为寄名父或母。 过去农村民众相信缘分,救人者和被救者之间是有缘分的,救人者有恩于被救者。被救者拜救人者为恩父或恩母,理所应当。这种情况下,救人者一般会答应。 第三种是“艺”。所谓的“艺”,也就是靠手艺谋生的人,也称跑江湖的人。过去有各种各样手艺人,俗称有“百艺”,包括所有的手艺人。 民间认为,百艺之人,靠手艺为生,行走江湖,吃过百家饭,走过百条路,睡过百张床,乘过百条船,经过百场风雨,练就了很硬的命,可以百无禁忌。 过去农村民众的孩子,往往喜欢拜这种人为寄名父,他们妻子也就是寄名母了。 而百艺之人也乐于接受这样的请求,对于他们来说,可以广结人缘,下次路过村里,或到村里来做手艺,这个村里就多了一门亲戚,可以免费吃住,还可以给他们介绍生意。 第四种是“缺”。所谓“缺”,就是指农村那些生理有缺陷的人,还包括乞讨之人,过去乞讨之人大多数也是有生理缺陷的人,只能少数落难之人,但是也算在内。但有的地方则不算在内,另算一类称之为“贱”。本文两者算作一类。 这种人也乐得有人寄名给他们,逢年过节有寄名儿子、寄名女儿来给他们拜年送礼。一些没有后代的生理缺陷之人,到了两脚一蹬,两眼一闭,还有人给他们送棺材板,披麻戴孝,体面安葬。 按照过去农村习俗,寄名子女虽然没有给寄名父母养老的责任,有像样子女一样,有披麻戴孝送葬的义务,且他们的名字在葬礼上排在亲子女之后,亲侄子女之前。 现在农村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以上四个方面都牵扯的人的问题。 现在的农村,外出的人多,留在村里的人不多,多数为老人。再加上现在农村,村村通公路,出行的方式有多种交通工具,走路的人少了,如果到路上去“碰”走路的人,半天碰到了一个人。坐着汽车和骑着摩托车的人,又不便于去拦停。这种方式已不适用了。 现在农村从事传统百艺的人,绝大数已经见不到踪影,农村也没有了这样的市场,想找一个这样的人,现在很难找到,好不容易到了,都是高龄老人,连走路都困难了,已经不合适了。 至于“缺”一类的人,现在的年轻父母观念不同了。这些年轻父母本来就没有寄名这种想法,很多是由孩子的爷爷奶奶提出来的,他们不会去做。况且现在“缺”之类的人,生活有了保障,没有了后顾之忧,他们也不一定肯接受。而乞讨之人,现在的乡村早已销声匿迹。 这也是农村寄名越来越少的原因之一。 三、寄名习俗本身还有其他方式供选择 传统的寄名习俗中,寄名的对象有两种,一种是人,上文已经讲过了解过了,不再重复;另一种是物。 物可以是动物,也可以是植物,还可是岩石等。通常来说以古树、大岩石最为普遍。村里专门把寄名的古树称为寄名树,把常用来寄名的岩石称为寄名岩或寄名石。 这是过去农村最经济也是最简单的寄名方式,通常用把小孩的名寄和生辰八字写在红纸上,将红纸帖在古树或岩石上,就算是寄名给它们了,小孩称古树或岩石为“亲爷”。 每逢过年时,小孩在正月初一要给古树或岩石拜年,也就是在古树或岩石前放一挂鞭炮,再向古树或岩石。小孩成年后,这种礼节就免了。 将名寄给古树或岩石,省去很多的人情来往,也节省了很多开支,同时还有很好的寓意,是旧时农村大多数比较贫困家庭喜欢的一种方式,当然也有一些富裕家庭喜欢这种方式。 现在农村年轻父母喜欢用简单的方式处理问题,如果非要给孩子寄名,两种方式相比,他们大多选择把孩子寄名与物这种方式。 从寄名给人的角度来看,这也是当今农村寄名越来越少的一种原因。 总而言之,现在农村认“干亲”也好,认干爹娘也好,寄名也罢,越来越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原因还是留在农村的人越来越少。农村留不住人,不仅认“干亲”的传统习俗越来越淡,其他农村习俗也正在退出或者已经历史舞台,这是农村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