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3月下旬,侵华日军进入山西省东南部和吕梁山,继续向晋西黄河各渡口进犯,日军的战线被无限拉长,从而导致后勤运输补给的任务加重。 就这样,从邯郸到长治的公路和从长治到临汾的公路,成为了日军的一条重要的后方交通线。时任八路军第129师师长刘伯承、副师长徐向前作出决定:“在邯长公路搞一次大的伏击战,以迟滞日军的行动。” 由于刘伯承要出席国共两军在沁县小东岭联合召开的东路军将领会议,所以就把这一仗的指挥权交给了徐向前。 在第129师政治委员邓小平的协助下,徐向前经过勘察地形后,选择了在邯长公路上的响堂铺伏击日军。 1938年3月31日8时,响堂铺伏击战正式打响,此战共击毁了日军汽车181辆,打死日军400多人,获得了刘伯承的高度评价。 八路军第129师在山西省东南部的长生囗、神头岭、响堂铺连续三次伏击日军,并取得了三战三捷的大好战绩,令时任十分日军华北方面军第1军司令官香月清司震怒。 面对魏巍太行山,八路军在山里面来无影去无踪,香月清司气愤地叫嚣着:“不把八路军赶出太行山,山西将永无宁日。”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香月清司不惜下血本,抽调了第1军的几乎全部兵力30000多人,兵分九路,向着山西省东南地区进行大规模的围攻。 响堂铺伏击战纪念碑 而香月清司发动的九路围攻的主要目标,就是让他日夜不安的八路军第129师。 其实,在从缴获的日军秘密文件中,刘伯承就已经提前得知了香月清司的这次大围攻行动,于是提前部署了反围攻的准备工作。 根据时任八路军第129师作战参谋李达在后来回忆:
为了粉碎日军的九路围攻,八路军第129师从上到下举行了“粉碎日军围攻”的誓师大会。刘伯承在大会上说:“我们要好好的准备,迎接新的任务,打几个大胜仗。” 不仅如此,刘伯承和邓小平还决定,全师开展在反围攻作战中,看看“谁最能够执行命令,坚决勇敢,节省子弹,多抓俘虏,多缴枪炮,严守战场纪律”的竞赛,这是太行山上的一次保卫抗日根据地,粉碎日军九路围攻的全民总动员。 香月清司 因此,当日军开始从东、西、北三面对山西省东南根据地实施九路围攻后,却屡屡遭到八路军的打击,处于一片被动的局面,日军的围攻态势很快就乱了阵脚。 见到这种情形,刘伯承果断作出决定:“出动第129师全部主力部队,迂回到日军的左翼,伺机打击日军。” 4月11日,为了集中力量打击侵入太行山腹地的日军,刘伯承率领第129师主力部队到达武乡地区,准备在这里对日军打一个歼灭战。 4月14日,刘伯承接到情报,日军第108师团第117联队共约3000余人,已经从武乡开往了榆社。 然而,没过多久,日军又原路返回了武乡。刘伯承兴奋地对李达说:“鬼子向我们靠拢了,马上就有大仗打了。” 刘伯承 因为日军到达榆社后,发现这里的老百姓早已实行“空舍清野”,没有人,没有粮食,就是公路也被破坏,导致日军的汽车无法通行,所以日军只能被迫退回武乡。 4月15日,刘伯承指挥第129师主力部队向武乡县城开进,他要在那里形成歼灭日军的有利态势。就在刘伯承带领部队于傍晚时分到达武乡县城西北时,却又接到了报告:“日军已经弃城而走,向襄垣方向奔走。” 刘伯承心中泛起了嘀咕,他心想:“日军既然占领了县城,为什么要弃城而去呢?难道这里有什么名堂吗?” 这一次,刘伯承所要面对的对手可不是一般的角色,他就是侵华日军的名将苫米地,这个人凶狠毒辣,刚愎自用,常常把自己比作墨索里尼。 狡猾的苫米地在深入研究八路军的游击战术后,针对八路军“敌进我退”的战术,专门发明了一种“拖刀计”。 日军 所谓“拖刀计”,就是日军以烧毁民房伪装撤退,等八路军游击队赶来救火并追击他们时,实行埋伏或者围击。苫米地的这一策略,也确实让八路军游击队吃了不少亏。 与这样的战争狂徒交战,刘伯承自然不能掉以轻心,他终于找到了一个最佳的时机。 刘伯承问身边的作战参谋李达:“我们现在离武乡县城有多远?” 李达回答说:“只有十几里路了,鬼子辎重多,而且还有牛车,估计这时走不出20里。” 于是,刘伯承果断地下定了决心:“追击”。 他随即接通了第129师386旅旅长陈赓的电话,在电话中说:“陈赓,有大仗给你打了,但要看你的脚步快不快了。” 386旅旅长陈赓 陈赓幽默地说:“师长,我们是见到鬼子就打?还是赶到鬼子的前边截住了打?” 刘伯承回答说:“鬼子现在正急于我我们呢,只要你们追上去,他们肯定会回过头来打你们。” 挂断电话后,刘伯承又命令韩先楚的第689团和陈锡联的第769团,跟随陈赓的386旅的2个团一起追击苫米地率领的日军。 早春的太行山的风景,非常美丽而又壮观,就是在这里,一场中华儿女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血战即将要拉开大幕了。 经过一整夜的快速行军,陈赓率领的2个团终于在长乐村追上了日军,此时的日军正好行进在一条狭窄的河谷中。而陈赓第386旅的771团和772团则左右两路形成了极好的夹击态势,这是一个袭击日军的大好时机。 由于韩先楚和陈锡联的两个团还没有赶到,陈赓手里只有两个团的兵力,究竟要不要打呢? 太行山抗战 就在这个时候,一部分日军已经走出了河谷,眼见大好的袭击机会马上就要丧失了,陈赓果断下令:“打”。 长乐村战斗打响后,已经走出长乐村的日军迅速集中了1000多人,朝着第772团阵地左翼的戴家垴扑来,企图解救被围困的日军部队。 按照刘伯承下达的作战命令,戴家垴是由韩先楚的第689团负责防守,但此时第689团还没有赶到。 就在形势万分紧急的情况下,刘伯承立即给陈赓发电,命令陈赓抽调一个连的兵力支援戴家垴,坚决不能让日军突破过去。 就这样,这个艰巨的任务落在了第772团10连的头上,10连的战士们跟10倍于已的日军浴血奋战了4小时,最终全部壮烈牺牲,戴家垴阵地失守。 长乐村战斗经要图 正在这个危急关头,韩先楚率领第689团赶了过来,立即向占领戴家垴阵地的日军发起反攻,并成功迅速夺回了阵地。 就在这时,刘伯承又接到报告,有一股日军的增援部队从蟠龙方向朝着长乐村扑来。这一支约3000余人的日军增援部队是由苫米地旅团长亲自率领,大大出乎了刘伯承的意料。 苫米地兵分两路,一路向着第689团的阵地攻击,另一路向着第772团的阵地反扑。在前沿阵地指挥所里,刘伯承心急如焚,他紧急命令陈赓,让772团派出一支部队从侧翼包抄增援的日军。 在当天的战斗日记中,陈赓是这样表述当时的情形:
刘伯承夫妇 战斗到下午17时,刘伯承再次接到报告:“从辽县方向又有1000多名日军赶来增援。” 就在这间不容发的瞬间,刘伯承对身边的副师长徐向前说:“收兵吧!”。 《孙子兵法》上记载:“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之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刘伯承认为,继续歼灭前来增援的日军,已经没有太大的把握了,有必要巩固当前的胜利成果。 于是,刘伯承命令第769团和第689团各自抽出来一个连的兵力,分散开来,迷惑日军,掩护主力部队撤退。 对于长乐村战斗的战果,陈赓在当天的日记中是这样记述:“根据战后我们确实统计,敌人死伤2200人以上,死马五六百匹。” 经过长乐村一战,第129师给予了日军以沉重打击,迫使进入太行山腹地的各路日军开始后撤。 长乐村战斗纪念碑 而在九路围攻作战中,关于一直在寻找第129师主力的苫米地旅团长,李达是自己的回忆录中这样记述:
面对纷纷后撤的日军各路部队,刘伯承指挥部队乘胜追击,一举收复了山西省东南部的18座县城,彻底粉碎了日军的九路围攻作战,使得八路军几乎完全控住了以太行山为中心的晋冀豫地区。 从此,奠定了以太行山为依托的晋冀豫抗日根据地的基础,形成了八路军第129师雄踞太行山的局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