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垣食韵:小冀“事鱼”

 闲挑灯花 2024-11-13 发布于河北

文/(河南长垣)王自亮

在新乡县的小冀镇,有一道颇具地方特色的美食,名曰“事鱼”。初闻此名,或许会让人感到几分诧异,毕竟“事”字在此处并非动词,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多事”之意,而是指办事所用的鱼。事鱼,仿佛就是专为某些重要场合、特定事务而准备的鱼,这一名字直接而通俗,透露出一种大俗即大雅的生活哲学。

对于小冀镇的人来说,事鱼不仅仅是一道菜肴,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和文化的传承。初次听到“事鱼”这个名字,人们或许会感到奇怪,但细细想来,也就不难理解了。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被视为吉祥、富贵的象征,而事鱼,则是因为有了事才去吃,这背后蕴含的是深厚的待客之道和人情世故。

战国时期,冯谖作为门客投于孟尝君麾下,要求“食有鱼,出有车”的待遇,还为门下人哂笑。可见,在过去,普通人家更是不能常吃鱼的,因为那时的生活条件有限,鱼并不是一种容易获取的食物。只有在逢年过节或者招待贵客时,人们才会舍得买鱼来吃。

因此,鱼也就成了人们表达敬意和热情的重要方式。而小冀镇的事鱼,更是将这种待客之道发挥到了极致。

说到事鱼的起源,或许可以追溯到很久远的过去。在那个物质并不丰富的年代,人们为了庆祝生活中的大事小情,总会想方设法地准备一些丰盛的菜肴来招待亲朋好友。而鱼,作为一种寓意吉祥的食物,自然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逐渐将吃鱼与办事联系在了一起,事鱼这一名字也就应运而生。

在蒲地,尤其是小冀镇及周边地区,吃鱼有着特殊的含义。当地人不说“说媒”,而是说“啥时候吃你的红烧鲤鱼呀”,言下之意就是等着吃鱼呢,也就是等着喝喜酒。在蒲地,吃鱼就是结婚的代名词。结婚作为人生中的大事,自然要被铺排得张扬而隆重。在这个重要的日子里,婚宴上的菜肴自然也是琳琅满目、应有尽有。然而,在所有菜肴中,压轴的往往是一道红烧大鲤鱼。无鱼不成席,这句话在蒲地人的婚宴上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当红烧大鲤鱼被端上桌时,整个宴席的气氛都会达到高潮。人们会纷纷举杯,向新人表示祝福。而在这其中,喝鱼头酒则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鱼头朝谁,谁就是最尊贵的客人,这一点是含糊不得的。因此,在蒲地人的婚宴上,喝鱼头酒不仅是一种习俗,更是一种对尊贵客人的尊重和敬意。

事鱼的制作方法类似于红烧鱼,但又有其独特之处。红烧鱼一般是用鲜鱼制作的,而事鱼则是用风干的鱼来制作的。在制作过程中,需要先将风干的鱼浸泡入味,然后再进行烹饪。烹饪时,需要加入豆豉等调料来提味增香。这样做出来的事鱼,鱼肉虽然有些干涩,但料汁却特别浓郁。因此,吃起来特别有筋道,也更加有味。

除了制作方法的独特之外,事鱼还承载着小冀镇人的情感记忆和文化传承。在小冀镇人的眼中,事鱼不仅仅是一道菜肴那么简单。它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和回忆的载体。每当人们提起事鱼时,总会想起那些美好的时光和难忘的瞬间。无论是家庭聚餐还是朋友聚会,事鱼都是一道不可或缺的美味佳肴。

当然,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小冀镇的事鱼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创新。如今的事鱼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红烧口味了,还有清蒸、糖醋等多种口味供人们选择。同时,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和对食品安全的关注,事鱼的制作过程也更加注重卫生和质量了。

尽管如此,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口味如何变化,小冀镇的事鱼始终保持着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它不仅是一道美味佳肴那么简单,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情感的寄托。每当人们品尝到这道菜肴时,总会感受到那份来自家乡的温暖和亲切。

总的来说,小冀镇的事鱼是一道充满地方特色和人文情怀的美食。它承载着小冀镇人的情感记忆和文化传承,是当地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期待着更多的人能够品尝到这道美味佳肴,并感受到其中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和情感价值。同时,我们也希望小冀镇的事鱼能够继续发扬光大,成为更多人了解和喜爱的地方美食之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