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鄂豫陕交界 古镇·荆紫关

 书楼寻踪馆 2024-11-14
荆紫关西汉始为草桥关,缘由丹江河上有座大头桥,上铺杂草,加之该地险关隘口,故取名“草桥关”。元改为荆籽口,明为荆籽关口,清为荆籽口关,民国取荆花呈紫色之祥意,使将“籽”改为“紫”名。春秋前,属鄀国。春秋后期至战国前期,属楚三户邑。战国后期,属秦商淤。秦、汉、晋,属丹水县。唐,属内乡县。宋,属淅川县。明至清道光十二年(1832),属淅川县荆子里。宣统元年(1909),为西二区。1942年,为五区。1947年,为乡。1948年,为第六区。
 
响誉全国的“明清一条街”古建筑群,形成于公元1772年前后,该街全长五华里,南北走向,分南中北三段,它依山傍水,容南北建筑风格和自然特点为一体。街道两旁有房舍楼阁2200多间,1500余间门面房均为清代建筑,房屋建筑雕梁画栋,古色古香。古街现今还保存着陕山会馆、禹王宫、江西馆、平浪宫等典型建筑和刘家大院、陈家大院等富商住宅;古码头、古关门、古朴的吊角楼与其他古建筑群错落有致、相映生辉。2001年,“明清一条街”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