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晚10点,京剧旦角纪念币的预约正式启动。 原本为期两天的预约,结果几乎在开始几分钟后就全网秒光,绝大多数地区的额度迅速清空。 此次纪念币限量发行6000万枚,每人最多可预约20枚,预计大约有300万人能抢到这枚纪念币。 而由于京剧生角币的热销,以及市场对于京剧旦角币的高度关注,预约时的火爆场面可想而知。 尽管预约秒光,有人幸运抢到了,也有不少藏友只能望币兴叹,但值得注意的是,未来仍有二次预约的机会。 火爆预约背后的市场热度 京剧旦角币之所以一发布就吸引了如此大的关注,离不开2023年京剧生角币的成功“带头”效应。 京剧生角币的市场表现相当亮眼,曾一度突破18元的价格,且获得国际奖项的加持,让这类纪念币成为了收藏市场的焦点。 市场对京剧旦角币的预期高涨,提前的期货报价也显示了这一趋势,目前期货价已突破10元。 可以说,在发行前,这枚币已经不再是单纯的面值货币,而是成为了市场追捧的热门收藏品。 溢价效应与市场的“黄牛”现象 京剧旦角币预约的火爆,显然不仅仅是藏友的热情,黄牛与“外挂”的参与,也加剧了抢购的激烈程度。 在很多人未能预约到的情况下,二级市场的回收价已经处于8元至9元的区间,溢价空间不小。 尤其是越早交货,价格越高。 此类现象在近期越来越普遍,许多原本只对收藏有兴趣的人,也在看到溢价效应后涌入这一市场。 虽然这种现象是市场供需关系的自然反应,但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不小的泡沫。 对于那些成功预约到纪念币的藏友,是否应当“趁热打铁”快速出手?这也是许多人心中的疑问。 对于部分藏友而言,提前落袋为安无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也有些藏友选择持币观望,期待市场后续的升值空间。 收藏市场的“机会与风险”并存 京剧旦角币的秒光现象,给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也让我们看到了当前收藏市场的一些亟待关注的深层次问题。 首先,高溢价带来的短期暴利确实让人心动,但这种过热的市场表现,也有可能埋下泡沫破裂的隐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