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毒病是由植物病毒寄生引起的病害,是第二大植物病害,又称“植物的癌症”。发病严重时,对植物长势及产量会造成极大影响,甚至会引起绝收。植物病毒病常表现为花叶型,黄化型,坏死型,畸形型4种,主要通过种子或蓟马,蚜虫,茶黄螨,白粉虱等刺吸性口器害虫传播。(1)花叶型。顶部嫩叶叶片皱缩,出现凹凸不平的花斑。(辣椒花叶型病毒病) 水瓜顶部出现花叶型病毒病 水瓜整体出现花叶病毒病症状,叶片黄白色斑驳。 (2)畸形型,一般伴随叶片畸形和丛簇型两种症状。发病期间叶片褪绿,出现斑驳,花叶,叶片蜷缩,变硬,凹凸不平。有些变小,变窄,茎干节间缩短,表现出丛生簇状,植株矮化。(3)坏死型。花、蕾、嫩叶变黑枯死脱落,顶枯。茎杆上出现褐色坏死条斑;叶片果实上出现黑褐色大型环纹,果实顶端变黄。水瓜黄化型病毒病 水瓜黄化型病毒病,叶片僵硬易折断。 病毒病的防治是一大难题,目前行业从农事管理措施,化学药剂防控,生物防控等多方面都做了大量的研究,综合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挖掘具有植物抗病毒作用的天然化合物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例如采用超敏蛋白防治植物病毒病,但是超敏蛋白不具有对花叶病毒的体外钝化作用,说明超敏蛋白本身并不直接作用于病毒,而是通过作用于植物增加抗病防御酶活性,诱导其产生抗病性。氨基寡糖、超敏蛋白、多维利生、嘧肽霉素、香菇多糖、新奥苷肽、宁南霉素、嘧肽吗啉胍、盐酸吗啉胍等9种植物病毒抑制剂对防治病毒病都有一定效果。根据查询到的文献(《植物病毒抑制剂防治烟草病毒病效果研究》,匡传富1陈德鑫2,现代农业科技 . 2016 (20))中指出,超敏蛋白和盐酸吗啉胍对烟草病毒病防效相对较好些,平均防效分别达到82.96%和79.68%。其次为嘧肽吗啉胍、宁南霉素、新奥苷肽、香菇多糖,平均防效分别为74.40%、73.92%、71.68%、68.00%;氨基寡糖、多维利生、嘧肽霉素效果相对较低些。(备注:相同药剂在不同作物上防治病毒病效果有差异,因此文献数据仅供参考理解,不完全作为大田管理的指导指南照搬使用)香菇多糖·毒氟磷是防治植物病毒病的高效药剂,前者能够对病毒的增殖过程产生抑制作用,阻止病毒的复制,后者可以提高植物本身抗性从而抑制病毒扩散。甾烯醇微乳剂是植物源病毒病抑制剂,喷施后被植物叶片吸收,能够直接抑制病毒复制,具有钝化病毒的作用。同时能够通过诱导寄主产生抗性,间接阻止病毒侵染。分子育种技术,抗病毒转基因技术等手段均为抗病毒苗新品种培育提供很多新思路。另一方面利用弱毒疫苗对植物进行交叉保护来培育抗病毒苗,因有时存在疫苗不稳定并伴随着突变回复为强毒的的现象。不过综合来说,抗病毒苗的培育仍是未来防治植物病毒病非常重要且有效的防治手段之一,市场潜力巨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