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五脏之火易清?五脏之就是心火、肺火、胃火、肝火、肾火。当五脏出现火气盛的时候,即使不严重,症状也往往比较明显,比如口干舌燥、心烦失眠、眼睛红肿、咽干痛等等,易对身体造成不便,所以易引起大家重视,并得到及时处理和治疗,病程不会拖得太长。
为什么五脏的寒难除?这是因为寒邪会悄悄侵入五脏,因其症状不明显,不易被发觉,就容易深伏其中,尤其是当身体阳气不足时,更是缠绵难愈。当五脏受寒时,因其表现通常比五脏有火时的症状要较轻,对生活和工作的影响较小,因此,往往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问题一拖再拖,最终使寒邪由表入里,病情加重,治疗起来自然也就较为困难。
下面我就为大家介绍五脏有寒的表现及调理思路和方法:
一、肺寒——多涕。多见肺阳不足,又称肺虚寒证,中医理论认为,肺主气,开窍于鼻,如果肺受到寒邪的侵袭,就会导致卫气不固,鼻窍不利,从而出现流鼻涕的现象。
*主要表现:鼻流清涕、咳嗽、自汗,免疫力下降,易感冒、手脚冰凉、畏寒怕冷、多夜间咳喘、痰色白且清稀。
*舌象表现:舌质淡白,舌苔白滑。
*调理思路:益气散寒,温肺止咳。
*参考方药:参苏丸。
二、心寒——多斑。多见心阳虚,也就是心气不足,中医讲,心主血脉,血液要在脉道里流动,心气又是推动血液的动力,如果你心阳不足,那心气就无法推动血液的运行,血液也不能上荣于面部,这时脸上就很容易长斑。
*主要表现:脸上长斑、唇舌青紫、心悸、胸闷气短、少气懒言、脸色苍白、畏寒肢冷、神疲乏力、易出冷汗、失眠多梦、遇冷易心痛。
*舌象表现:舌质淡胖、舌苔白。
*调理思路:益气活血,宁心安神。
*参考方药:柏子养心丸。
三、脾寒——多湿。多见脾阳亏虚导致的,中医讲,脾主运化,可以运化体内的水湿,如果你脾阳虚了,那脾主运化水湿的功能就会失常,产生湿气。
*主要表现:消化不良、恶心反胃、肚子冷痛、腹胀、胃口差、吃寒凉的易拉肚子、喜欢温热饮、手足不温、脸色发黄、四肢无力、不想动、易出清口水、没精神。
*舌象表现:舌质淡、舌苔白、有齿痕。
*调理思路:温中散寒,健脾祛湿。
*参考方药:附子理中丸。
四、肝寒——多痛。多见肝经凝滞所致,中医讲,肝主疏泄,可以疏通、调畅人全身的气机,如果肝气不舒,就会造成肝气郁结,这时寒邪再侵袭身体,凝结经络气机,就会导致肝经凝滞,不通则痛。
*主要表现:两胁胀痛、头痛、腹痛、手脚冰凉、关节冷痛、屈伸不利、肢体麻木、指甲凹陷或苍白干枯脆薄、男性阳痿、女性月经不调、 心慌心悸、失眠多梦、胆小、易受惊吓、情志忧郁。
*舌象表现:舌质胖嫩、舌苔白滑。
*治疗思路:疏肝行气,散寒止痛。
*参考方药:十香丸。
五、肾寒——多尿。多见于肾阳不足导致,中医讲,肾主水液,全身的水液代谢都是要依靠肾阳的气化和温煦,如果肾阳虚了固摄不了,就发生多尿。
*主要表现: 尿频、夜间尿多、腰膝酸软、畏寒怕冷、手脚不温、脐腹部冷痛、脸色黯淡、五更泻,男子功能障碍。
*舌象表现:舌质淡、舌苔白。
*调理思路:温肾补阳,化气行水。
*参考方药:金匮肾气丸。
最后提醒,中医强调辨证论治,一个一证一方。如果你遇上上述同样问题必须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辨证使用,以上调理思路和用药意见仅供参考和学习,请别盲目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