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纪念白求恩》:余映潮、王君这样上课,是不是太low了?

 中学生读写 2024-11-15 发布于山东
(一)
转眼这个学期已经过半了,期中考试后,七年级学生要学习第四单元了。这个单元有四篇课文:《纪念白求恩》《回忆我的母亲》《梅岭三章》和《诫子书》。如今提倡大单元教学,同事们设计了各种活动,力求使自己的课堂显得更为时髦。
有的设计了“单元大情境”:我校师生受邀推荐“感动中国”候选人,请从白求恩、朱德母亲、陈毅、诸葛亮四人中选取一个,写一篇人物简介和颁奖词。
有的设计了“单元大任务群”:学校组织“感恩节”活动,请阅读本单元四篇课文,说一说,你想对谁表达感恩之情,为什么?
这些设计都能让人眼前一亮,可是因为有过之前的教训,这样组织教学很可能在眼前一亮之后,最后只收获了一地鸡毛,看上去学生有说有笑有写有闹,最后却连课文的内容都不熟悉。
为了避免再蹈覆辙,我决定先搜一搜过去的名师是怎么教的。于是找到了余映潮、王君在十多年前的课例,没想到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难道所谓的名师,也会上这样呆板的课?这种课拿到今天,会不会被批得体无完肤?
(二)
余老师、王老师这两节课授课方式、内容都比较相似,在如今大单元背景下,这两节课都显得有些老气横秋,可是,就在这“横秋”的“老气”中,我却嗅到了语文素养的清香。
我把两节课的流程略加改动,择期精华,整合如下,并在后面用红字标明我的困惑,以期引发大家思考。
第一步:感知整篇
1.这篇课文的写作特点是夹叙夹议,我们先看记叙的内容。请朗读课文第一段和第四段,只读记叙部分,遇到议论的内容先略过。(老师直接说出课文特点是“夹叙夹议”,这是不是“先入为主”,不是应该让学生慢慢探索发现吗?
学生读完后,老师提问:白求恩是哪国人?什么职业?哪一年来到中国?哪一年逝世?
2.从前三段中,找出毛泽东评价白求恩的句子,用下面的句式概括:
毛泽东要求我们学习白求恩的          精神。
勾画,总结,屏显,齐读:
  • 学习白求恩国际主义的精神;
  • 学习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 学习白求恩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第二步:精读第二段

1.如果要把第二段分成三个层次,你怎么划分?
①正面写;②反面写;③侧面写
2.读“正面写”的内容,哪个词语要重读?(极端)根据你课前查找的资料,你怎么认识这两个“极端”?(投影展示白求恩的事迹)
3.读“反面写”的内容,找出其中的贬义词,勾画,齐读。
4.读“侧面写”的内容,这是个什么句式?(双重否定句)试着把它变成肯定句和反问句。
5.第二段中充满了对比,看一看,是从哪些方面对比的?
6.再次朗诵第二段,读出重音,读出其中的情感对比。
(这样对一个段落精细研读,反复朗读,有没有必要?划分层次,齐读词语,变换句式是不是显得课堂很Low?)
第三步:背诵最后一段
齐读最后一段,重点背诵“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当堂背诵,岂不是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利用这个时间,举行个项目式活动多好?)
(三)
我在梳理这两节课的时候,心中常常感到忐忑:在大单元背景下,这样上课是不是显得有点low?余映潮、王君两位名师,连个“大情境”都不会设计,是不是已经过时了?
可是我又想,设个“大情境”就能促成知识与现实的联系吗?来个“大项目”教师就成为“项目负责人”了吗?有个“大单元”就能整合并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吗?
答案恐怕没有那么简单。在大情境的诱导下,孩子们上课总想着推荐“感动中国”候选人,总想着给某某某设计一张海报,很少有人再去关注“先叙后议”“双重否定”等语文因素,很少有人再花时间去当堂记诵文中的名句。
请问,如果学生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这句话都不熟悉,这是不是也是一种损失?这样的学生能算是一个“具备了语文素养的人”吗?
要说low,王君老师还有一个更“过分”的环节,在上课前,她让学生“抄写字词,大声读,大声造句”,这是啥优质课?如今在中学课堂上,还有老师让学生组词、造句吗?连课文都不一篇一篇学了,怎么可能顾得上造句啊?
(四)
整合式大单元教学和精致的单篇教学孰优孰劣,我们不做评判,也无法做评判。但在这里有两句话,想与广大语文教师交流。
一,开展大单元教学,不能忽视单篇教学,进行大单元整合的前提是对单篇的细致把握。
二,单篇教学需要很深的功底,操作起来并不比“大单元”省心,能把单篇教学搞得有趣、有料的老师,才有资格反对大单元教学。
我这样说,不知道会不会两面不讨好:主张大单元教学的专家也恨我,喜欢单篇教学的老师也恨我……
多年前,余映潮老师曾提出过教学设计的“24字口诀”: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提问精粹,品读细腻;活动充分,积累丰富。这24个字,可不容易做到呢!
推荐公众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