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追念祖恩。不管这是否迷信,但至少是个感恩的行动。人知感恩,先念父母之恩,次为历代先恩。 二、寻根溯源。苍天树木必有根,雁飞万里亦知归。华夏民族的几千年文明亘古仍在的原因,就是中国有着姓氏文化,崇拜得姓祖和血源祖,支祖等。寻根溯源或许永无结果,但是这代表了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一直走在寻根的路上,这份坚持就是炎黄子孙对民族文化认同的精神体现,就是在用行为举止捍卫自己的文明。 三、家谱记录了家族的起源、迁徙、繁衍以及家族成员的生平事迹。将不同时代的家族成员紧密相连,由单一散户,连成了分支,连成了宗族,连成了全国性的姓氏家族,最后,这千来个姓氏家族,凝成了钢铁铜墙般的中华民族,一致御外,捍卫民族共守的传统文化。 四、家谱上体现了家族的兴衰。知兴衰之因,明继世之道,遵家风家训,懂处世的原则。这些家谱上的内容,有谋划,有方式方法,都是为了让子孙少走弯路,更好的活着。 五、家谱上文采飞扬,是一部文学盛㝚。古代的每次修谱,都会齐集最优阵容,还会邀请地方名人作序。家谱写的优劣,反映了一代人的修养水平,这包括哲学的智慧、文学的功力。 六、家谱上反映了祖先的精神面貌,是书香世家,还是官宦世家,始祖是考了进士当了官,还是以战功获得爵位,老话讲,今人的始祖都是大官,老百姓受到播迁限制,在宋代以前的流徙比较困难,而家族的概念,始出南北朝的门阀世家,为了维护子孙爵位、荫封等利益,而发明家族概念,在此以前,若非名族后人,老百姓对于姓猪姓狗都无所谓,我们今人都是名族之后,所以拼命的溯,希望祖上多些荣耀,这个是因为我们都是受到家族概念的洗脑了,世代传下来,即便乞丐,也一定有个荣耀的始祖。南北朝之前的平民没这概念,草民而已,比如陈胜、吴广,虽有得姓来源,但并无与名族的血缘关系,那时候弱民要依强族,就要改姓。得姓是普惠的,一个家族的宗望是独有的。例如潜氏,得姓源头多种,其实是数不清的,平民没有祖先的荣耀罩着,那么换姓和换衣服一样随意,所以,今天的潜氏子孙们只认雁门潜氏为家族源头。潜氏也只关心雁门一脉的先祖们的奋斗历程和优秀品质,从而增强家族自豪感和认同感。 七、建祠和家谱是配套产品,祠堂是家谱精神宣传落实的地方,是对家族精神凝聚与弘扬的场所,承载着家族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在祠堂中,供奉家族的祖先牌位,举行各种祭祀活动,表达对祖先的缅怀和敬仰,在现代社会,祠堂可以成为家族成员聚会、交流的场所,增进家族成员之间的感情。同时,祠堂也可以作为家族文化的展示窗口,向外界展示家族的历史和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家族。 八、修谱建祠有助于增强家族的凝聚力。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家族成员平常都很少有时间交流。家族修谱建祠可以让家族成员在忙碌的生活中停下脚步,回归家族感受家族的力量。通过共同参与修谱建祠的过程,家族成员之间可以加强沟通与交流,增进彼此的了解和信任,从而增强家族凝聚力。 九、家族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规范、价值观念和人文精神。修谱建祠可以将家族文化以文字和实物的形式保存下来,传承给后代。让后代在了解家族历史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家族文化的魅力,从而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十、修谱建祠,让家族更和谐,促进家族的团结发展,不仅捍卫了民族的特色文明,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也具有积极意义。家族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家族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通过修谱建祠,家族成员可以树立正确的家族观念和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同时,家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也可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总之,修谱建祠在新时代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振兴乡土文化是振兴乡村的前提,倘若我们对自己的传统文化不自信,首先是分支内斗,家族内斗,姓氏之间斗,民族也将面临涣散,不等外侵,内部就乱了。让我们在新时代,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看待家族修谱建祠,让家族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公众号所发表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公众号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代表支持其观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