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骑行前必看的 4 个小知识

 sonytv 2024-11-16

那座椅高度怎样才算合适?很简单,将脚后跟放在脚踏(脚蹬子)上,脚踏踩到最低点时,膝盖正好能打直,就是合适高度。

然后再将脚放回正确位置(脚的拇指球部位放在脚踏上),你会发现这时候脚踏踩到最低点,腿是稍微弯曲的。

既利于踩踏时发力,也能防止伤膝盖。

再教大家一招,如果你骑车过程中觉得膝关节痛——

痛点在膝盖前,把座椅调高 2~3 毫米。痛点在膝盖后,座椅降低 2~3 毫米。

看完记不住的,一定要收藏哦!

另外,刹车把手的位置也要根据自己的手掌大小、手指长度,调整到容易刹车的角度。

让食指和中指的第二节可以稳稳地放在刹车把手上,这样遇到紧急情况,刹车的反应时间和力度才足够。

➌ 买车篇

大家有所不知,现在骑行圈已经卷上天了,万元级别的自行车,可能只是玩车人的入门门槛。

号称是公路车天花板的 Pinarello Dogma F。全碳纤维车架,气动性无敌,空气在车架前半部分几乎没有阻力。搭配禧玛诺 DA 套件,整车重量只有 6.9 kg。当然,骑上它也不会起飞,新手最多能感觉到挺轻挺快。售价超 10 万,溜了😅

图片来源:网络

别被吓退。

对于咱们大多数人来说,无非就是想骑车溜达溜达,运动运动。完全不用一上来就追求什么高级装备。

如果你只为通勤运动,平时骑行不超过 5 公里,那共享单车就很香,用不着专门买辆车。

如果除了通勤休闲骑,还想经常去郊外骑个 20 公里,可以考虑买个公路自行车。

比起山地车,公路车会更适合公路路面骑行。

常见自行车类别及适用场景

自行车类别

特点

适用场景

公路车

重量轻、风阻小,速度快,适合公路路面骑行

城市通勤代步

郊区长距离骑行

山地车

比较重,轮胎粗抓地力好,适合野外颠簸路面

越野骑行

长途骑行骑

城市自行车(比如过去的 28 大杠、26 女车)

比较重,一般无变速无减震,适用于城市平坦路面

城市通勤代步

在挑选公路车时注意以下 5 点,基本不会被车店老板忽悠:

公路车种类很多,价位跨度也很大。什么空气动力学公路车、铁人三项公路车、大组公路车、GRAVEL 碎石公路车……

不用管。咱们不竞赛不拉练的,2000~5000 块的入门款就足够。

也不必为品牌过度纠结,作为大众骑友,骑起来差别真不大,一二三线品牌都可以选。

在国内,公路车高端品牌有闪电(specialized)、崔克(TREK)、LOOK 。

还有涵盖入门、中端及高端各级别的大品牌,捷安特、美利达、喜德盛。

买车时最重要的,是根据身高选择合适的车架尺寸。千万别信有些廉价自行车宣称同一尺寸自行车可以满足不同身高需求。

车架不合适,不仅会形成错误的骑行姿势,导致腰酸背痛,还有可能造成运动损伤。

正规自行车都有尺寸推荐图。

然后确定车架材质,新手选个铝合金的就挺好。

铝合金车架的公路车,一般价位比较低,车子轻、韧性好,不容易断裂。

钛合金不怕风雨、刮蹭,任何条件下都不会生锈,很抗造。

长距离骑行时,能明显感受到对地面颠簸的吸收能力,很适合旅游骑,但造价也相对昂贵。

钢材质车架,优点是抗冲击能力强,不过容易腐蚀。

碳纤维车架,大家应该都听过,价格属于鄙视链顶端了。最大的特点就是轻,甚至两根手指就能拎起来,但公认使用寿命不超过 8 年。

同品牌的公路车,碳纤维车架的价格是铝合金车架的 5 倍。

再嘱咐大家两句。

如果平时很少骑自行车,可以选平把公路车,弯把公路车会不太好掌控。

还有啊,自行车销售可能会跟你一顿安利碟刹、桶轴、内走线的公路车,价格蹭一下就上去了。

别上头,其实 C 刹、快拆、外走线的也不错。

说到底就一句话:骑什么车不重要,重要的是路途中的风景和好心情。

图片来源:网络

一时消化不了这么多知识点的朋友,记得收藏文章,等需要买自行车的时候翻出来看!

➍ 装备篇

想要更舒适安全地骑行,装备该买就买,不要把预算全堆到车上,但是也别整个「差生文具多」。

骑行新手需要的装备就这些——

先说必买的两样👇

头盔危险时刻靠它保命。

买头盔不在贵,关键是适合自己的头型。头的两侧不要过紧,以能塞进去一个小手指为宜。

另外要有 MIPS 认证,在受到撞击后可以降低脑部的旋转冲击力,避免更严重的伤害。

图片来源:电商平台

比较知名且适合亚洲人头型的品牌有,闪电(Specialized)和禧玛诺代理的 OGK Kabuto、LAZER。

骑行手套。吸汗防滑,保护手掌、腕关节和手臂。

日常通勤可选择通勤用骑行手套,长距离骑行选择硅胶掌垫的。

图片来源:电商网站

下面 5 件装备,属于 20 公里以上长距离骑行必备👇

如果你只是日常通勤代步或城市里转悠,可以不花这个钱。

速干衣。排汗快不会黏黏糊糊。跑步、健身时穿的速干衣就可以,不用再单独买。

骑行裤。排汗、降低风阻,重点是内置坐垫可以避免卡裆、保护会阴部位,大大减少长距离骑行时屁股的不适感。

图片来源:电商平台

认真说,穿骑行裤就不要穿内裤了!内裤会影响骑行裤的排汗功能,加大摩擦力反倒不舒服。

骑行眼镜。防止户外强光刺激,以及骑行中昆虫和异物飞到眼睛里。

品牌的话,拓步、迪卡侬性价比很高,一百多块搞定。

锁鞋。纠正骑行姿势,让踩踏更省力,长期骑车能保护你的膝盖。

多啰嗦一句,如果长途骑行过程中要时不时停下来走走,不建议穿锁鞋,鞋底微硬的越野登山鞋就行。

打气筒。如果你买了公路车或山地车需要定期打气补充胎压。很多骑友几个月不给车打气,还抱怨骑着又沉又累,属实是冤枉车。

气筒价格也不高,15~100 块。一定要选脚踩式的,金属的,不要选手打气的。

➎ 路线篇

骑行的乐趣有一半都来自路线。

建议大家提前做功课,再结合地图做好规划——确定骑行距离,合理安排体力。

有车的朋友可以体验一下现在很流行的「4 轮+2 轮」骑行,先开车到郊区或不拥堵的地段后,再开始骑行。

另外,我们也专门整理了北京、上海、广州 3 个城市的「口碑骑行路线」,供大家参考,赶紧收藏起来去打卡!

北京

🚴🏻 地安门内大街 → 景山后街 → 景山东街 → 景山公园

一路红墙绿荫,结束时去景山公园看日落,无比浪漫。

🚴🏻 蓝色港湾亮马食街北 → 亮马河东北方向直行

亮马河边有专门的骑行步道,夕阳很美晚风惬意。

🚴🏻 永定楼 → 三家店水库 → 担礼隧道 → 妙峰山牌楼 → 金顶妙峰山

北京骑行圈公认的「公路车圣地」。

上海

🚴🏻 世博大道地铁站 → 卢浦大桥 → 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 → 南浦大桥 → 外滩十六铺码头

据说是上海最美骑行路线。

🚴🏻 徐汇滨江公园 → 老码头

日落爱好者必追,结束可以到码头坐个轮渡。

🚴🏻 长宁外环生态绿道

隐藏在城市里的绿野仙踪。

广州

🚴🏻 洛溪 → 祈福新村 → 大夫山森林公园

满目绿意,骑行林间清凉舒服。

🚴🏻 阅江路碧道,广州塔 → 琶洲大桥

不只沿途景美,公共设施也非常齐全和人性化。

好啦朋友们,干货就先分享到这。

你在哪个城市,有什么特别爱骑的路线吗?快来留言区推荐,大家一起互抄作业!

🚲

最后再唠点有的没的吧。

写这篇文章的初衷,倒不是为了输出硬核理论知识,而是希望大家能重拾这种简单的快乐。

这几年,疫情加深了我们对户外和健康的渴望,骑行正好填补了当下生活中最容易缺失的部分。

骑着小车看沿途的风景,嗅街边的美食,和陌生人擦肩而过,重新认识自己生活的这座城市。

你会发现生活还是可以抢救一下的。

走吧朋友们,萎靡的时候就去骑车!让迎面的风吹散糟心的事,让久在樊笼里的自己感受松弛和自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