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是在肝细胞广泛坏死的基础上产生肝脏纤维组织弥漫性增生,形成结节、假小叶,进而使肝脏正常结构和血供遭到破坏。 图片来源于网络 病因 导致肝硬化的病因有10余种,我国目前仍以乙型肝炎病毒(HBV)为主;在欧美国家,酒精及丙型肝炎病毒(HCV)为多见病因。 肝炎病毒、脂肪性肝病、免疫疾病及药物或化学毒物作为肝硬化常见的病因。 其他的病因包括:胆汁淤积、循环障碍、寄生虫感染、遗传和代谢性疾病等。 临床表现 肝硬化通常起病隐匿,病程发展缓慢,临床上将肝硬化大致分为肝功能代偿期和失代偿期。 代偿期 大部分病人无症状或症状较轻,可有腹部不适、乏力、食欲减退、消化不良和腹泻等症状,多呈间歇性,常于劳累、精神紧张或伴随其他疾病而出现,休息及助消化的药物可缓解。 病人营养状态尚可,肝脏是否肿大取决于不同类型的肝硬化,脾脏因门静脉高压常有轻、中度肿大。肝功能试验检查正常或轻度异常。 失代偿期 症状较明显,主要有肝功能减退和门静脉高压两类临床表现。 1、肝功能减退 (1)消化吸收不良:食欲减退、恶心、厌食,腹胀,餐后加重,荤食后易腹泻,多与门静脉高压时胃肠道淤血水肿、消化吸收障碍和肠道菌群失调等有关。 (2)营养不良:一般情况较差,消瘦、乏力,精神不振,甚至因衰弱而卧床不起,病人皮肤干枯或水肿。 (3)黄疸:皮肤、巩膜黄染、尿色深,肝细胞进行性或广泛坏死及肝衰竭时,黄疸持续加重,多系肝细胞性黄疸。 (4)出血和贫血:常有鼻腔、牙龈出血及皮肤黏膜瘀点、瘀斑和消化道出血等,与肝合成凝血因子减少、脾功能亢进和毛细血管脆性增加有关。 (5)内分泌失调:肝脏是多种激素转化、降解的重要器官,但激素并不是简单被动地在肝内被代谢降解,其本身或代谢产物均参与肝脏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 2、门静脉高压 多属肝内型,常导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腹腔积液、脾大,脾功能亢进、肝肾综合征、肝肺综合征等,是继病因之后推动肝功能减退的重要病理生理环节,是肝硬化的主要死因之一。 (1)门腔侧支循环形成:持续门静脉高压,促进肝内外血管增殖。肝内分流是纤维隔中的门静脉与肝静脉之间形成的交通支,使门静脉血流绕过肝小叶,通过交通支进入肝静脉。 (2)脾功能亢进及脾大:脾大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较早出现的体征。脾静脉回流阻力增加及门静脉压力逆传到脾,使脾脏被动淤血性肿大,脾组织和脾内纤维组织增生。 此外,肠道抗原物质经门体侧支循环进入体循环,被脾脏摄取,抗原刺激脾脏单核-巨噬细胞增生,脾功能亢进,外周血呈不同程度血小板及白细胞减少,增生性贫血,易并发感染及出血。血吸虫性肝硬化脾大常较突出。 (3)腹腔积液:肝功能减退和门静脉高压的共同结果,是肝硬化失代偿期最突出的临床表现之一。病人常诉腹胀,大量腹腔积液使腹部膨隆、状如蛙腹,甚至导致脐疝;横隔因此上移,运动受限,致呼吸困难和心悸。 诊断 诊断内容包括确定有无肝硬化、寻找肝硬化原因、肝功能评估及并发症诊断。 确定再无肝硬化 临床诊断肝硬化通常依据肝功能减退和门静脉高压两大同时存在的证据群。影像学所见肝硬化的征象有助于诊断。 当肝功能减退和门静脉高压证据不充分、肝硬化的影像学征象不明确时,肝活检若查见假小叶形成,可建立诊断。 寻找肝硬化原因 诊断肝硬化时,应尽可能搜寻其病因,以利于对因治疗。 肝功能评估 主要通过对肝性脑病、腹水、血清胆红素、白蛋白、凝血酶原时间等项目的评分,得出肝硬化患者肝脏功能水平,预测患者预后。一般常用Child-Pugh分级进行评估。 患者教育 1、休息:休息不宜进行重体力活动及高强度体育锻炼,代偿期病人可从事轻体力 劳动,失代偿期病人应多卧床休息。保持情绪稳定,减轻心理压力 2、酒精及药物:严格禁酒。避免不必要且疗效不明确的药物、各种解热镇痛的复方感冒药、不正规的中药偏方及保健品,以减轻肝脏代谢负担,避免肝毒性损伤 失眠病人应在医生指导下慎重使用镇静、催眠药物。 3、对已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者,进食不宜过快、过多,食物不宜过于辛辣和粗糙,在进食带骨的肉类时,应注意避免吞下刺或骨。 4、食物应以易消化、产气少的粮食为主,持续少量蛋白及脂肪食物,常吃蔬菜水果,调味不宜过于辛辣,保持大便通畅,不宜用力排便EGVB的诱因多见于粗糙食物、胃酸侵蚀、腹内压增高及剧烈咳嗽等。未行TIPS的肝硬化病人,以低盐饮食为宜;TIPS术后病人可不必限盐和水。 5、避免感染:居室应通风,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着凉及不洁饮食。 6、了解肝硬化的病因,坚持使用针对病因的药物,如口服抗乙肝病毒的药物等,病情稳定者,每3-6个月应进行医疗随访,进行相关的实验室检测和超声CT及MRI检查。 7、有轻微肝性脑病病人的反应力较低,不宜驾车及高空作业。 8、乙肝及丙肝病人可以与家人、朋友共餐。应避免血液途径的传染,如不宜共用剃须刀等可能有创的生活用品;接触病人开放伤口时,应戴手套。性生活应适当,如没有生育计划,建议使用避孕套。 ★本文涉及专业知识,仅供医疗卫生等专业人士参考,不代表本平台观点。 |
|